博文

相机使用USB存储介质

图片
章节调整中 数码相机支持使用USB存储介质,来进行(主要是视频类应用)存储; 这是一个正在发生,且有扩大化的趋势。 本文尝试梳理诞生背景和目前应用情况。 松下英国官网作为示意列出的SSD 图片 来自Panasonic UK 新世代视频需求、存储卡标准 2008年一般被视作大尺寸图像传感器相机参与到视频拍摄的元年,这一年的尼康D90与佳能5D2加入了视频拍摄功能。 之后迈入了无反流行世代,这一功能渐渐成为标配,并且开始进入4K规格流行。 越来越高的码率要求存储部分的性能需要跟上需求; 视频拍摄是持续性写入,静态影像拍摄不太一样,则是爆发式。 也就是说,视频拍摄需要满足以不低于某种速度,持续式写入。 同一时期,迎来了存储卡界面的换代。 存储卡的两强,在2010~2015世代,基本确定是SD与CF两个区块。 SD在由「UHS I」转向「UHS II」, CF更加复杂,一开始讨论是以CFast为标准,但尼康为首的代表推出XQD,即CFexpress的前身,其使用NVME标准构建,即今日在消费级PC上最为流行的高速SSD接口。  值得一提的是,在2024年的CP+上,为了标榜其稳定性,松下进行了一个长时间录制挑战。 (称呼为「GH6 79時間耐久Rec」) 但掉链子的一环恰恰是内部存储卡。 在这种情况下,厂商开始转向性能和可靠性更强的外部SSD。 GH6的79小时耐久Rec 图片 来自Sumizoon博客 支持机型 支持表格: 细说厂商的支持 印象里最早支持的是适马,在L卡口机身fp上带来了外部录制功能。适马似乎没有什么视频方面的编码经验,直接使用了CinemaDNG序列,缺点也是占用空间巨大。 2023年2月的5.0版本固件,追加了4TB SSD支持。 松下似乎也不想在存储方面 2023年1月推出的S5IIx机型,支持USB-SSD; 很快,这些支持也蔓延到以视频录制见长的机身上,如GH6、GH7 富士胶片 Fujifilm 在2023年9月,推出「GFX100S II」,其支持了经由USB Type C接口的外部录制。 2024年5月推出的「GFX100S II」跟随这一特性。 徕卡的AF相关机型开发背后,有松下的影子,这方面的支持也跟随松下的节奏。 在2025年发售的「SL3-S」上,配置了USB SSD支持。 SL3-S的技术说明中表...

索尼的全画幅平顶机型

图片
在2020年发布了A7C机型,到2024年的现在,这一系列相对丰富。 说起来,在2010年推出无反机型时,索尼的NEX系列便是一系列的平顶机型。 伴随这一系列壮大与丰富,本文总结这些机型设计。 本文最后更新日期 2025-01-03 目录 系列集结 设计共性 造型 能源系统 电子取景器 屏幕 诞生的背景 造型分歧 试水之作 参考与引用 系列集结 模糊定义的索尼全画幅平顶机型,其开山之作,是2020年登场的A7C; 根据官方的解释,C是代表「Compact」,紧凑。 这一造型类型在2019年由 Sigma FP 拔得头筹,可能是受到其市场看好的影响, 索尼终于转向而推出这类造型。 到2024年,索尼推出了相当一族外观造型类似2020年A7C,配置有135规格全画幅图像传感器的相机。 包括不限于: A7C (2020) ILME FX3 (2021) ZV-E1 (2023) A7C2 (2023) A7CR (2023) 可以说,全画幅 × 便携 概念大行其道, 双世代的「α7C II」、「α7C」 图片 来自DC Watch Impress 至2024世代,在索尼无反上,其图像传感器涵盖了不同分辨率和用途。 图像传感器划分 主流 高像素 灵敏/视频特化 24MP 61MP 12MP A7C A7CR FX3 ZV-E1 33MP A7C2 设计共性 造型 外形部分,区别于性能参数之外,可以发现索尼对于平顶机型的设计有了一个回环, 即在多年后加入了斜切式的设计,这一设计最早在2012年的NEX-6出现,之后再也没有在平顶的NEX系列上实现。 这一类相关设计在之前 相机的平顶设计 中有所讨论。 左「α7CR」、右「α7R V」 右侧高耸的EVF,确保了拨盘在放在包里的时候天然不被触碰 图片 来自DC Watch Impress 在以摄影为长的A7C系列上,使用了高低双平面,配以斜角连接的设计; 而摄像或者说视频录制机型上,ZV-E1和FX3更趋向模块化的整体平面,其中FX3密布了螺纹孔以供拓展所需。 能源系统 「NP-FZ100」电池在2017年登场,是对「NP-FW50」的一个升级。 其体...

相机的平顶设计

图片
最近因为多在做松下Lumix的回顾,注意到这个设计范式, 虽然并不是什么创新类的设计,或有功能上的用途,只是因为好玩不妨总结一下。 本博客也时不时有稀奇古怪的关注点,这一话题倒是契合这一风格。 我绘制的概念示意,右侧为相机使用者的左手端 相机高低平面以斜角连接 本文不少使用来自APOTELYT的对比图片,由于其上也有水印,可能不会一一说明,还请注意。 最后更新日期 2025-01-07 目录 定义 何谓平顶机 平顶阶梯起源 平顶类型 松下 Lumix [ 跳转 ] 从诞生到传统 反动 Leica的合作机型 其他厂牌 爱普生 EPSON 索尼 SONY 奥林巴斯 Olympus 富士胶片 Fujifilm [ 跳转 ] X100系列 X-Pro、X-E与X-A GFX50R 小尺寸固定镜头机型 新的范式 参考与引用 概述 何谓平顶机 先要详细描述一下这个定义。 常见相机从大致轮廓来划分,大概就是有明显凸起军舰部,以及平顶的机型, 这是传统的相机造型范畴,此外可能还有一些标新立异,或者特种用途的广义相机可能有其他造型。 左「α7CR」、右「α7R V」 右侧高耸的EVF,确保了拨盘在放在包里的时候天然不被触碰 图片 来自DC Watch Impress 「軍艦部」说法来源于日文,指的是相机主体上方高耸部分。 通常来说,是容纳单反类型的取景器总成区域而形成。 所谓的平顶是一种抽象,相对于有明显隆起的机型而言。 仔细观看,很少有相机能做到上表面“一马平川”。 本文所关注的这种设计,属于平顶大分类下的一种变体,即存在高低两个阶段,但均为水平; 然后以斜面或阶梯来连接两个阶段。 平顶阶梯起源 这种设计推断来说,是从旁轴上来的。 如果审视最早的135相机设计,没有太多的需求,就是从正面看可能是一个长方形的投影。 但旁轴为了取景,需要安置一个取景窗,从习惯上来说,是偏向左侧的一个观景窗机构,内部带有黄斑联动等功能;这就使得左侧会高出一截来。 不仅仅是取景器,在黄斑联动发明之前,可能还需要配置专门的测距装置,以及安排转盘、快门钮等装备;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