索尼A7C的展望与vlog镜头
2020年大家过得可能都还蛮一言难尽的,数码新品扎堆的9月反而更接近往年热闹的气息。
软件功能和硬件规格的刷新,也多少让人唤起往日秩序生活的记忆。
在相机界EOS R5、Z5,以及本月的S5后,是原本传说的alpha 5,但现在看起来据说是A7c,那姑且以这个名字来说吧。
不仅仅是视频拍摄方面的停步不前,大家也越来越多地感觉到“挤牙膏”,或者说得更严重一些:不思进取。
相机设计方面,之前诸如NEX系的7、6机身的刚健朴实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,不少粉丝都是那时加入了E口阵营。这一设计延续在后来的alpha 6x00机身上持续使用,也可见一斑。
而隶属于 Cybershot 系列的 RX100及RX1 设计也相当出众。
在某一个时间点,“相机设计”似乎止步不前,反而能看到的都是“传感器设计”。
今天要说起新用户选择FE机型的理由,往往是:
2020或许大家暗含的主题都是「Start Over」重启,索尼可能也有意于此;
ZV-1带来了侧翻屏;A7S3不仅侧翻,还把菜单逻辑都给改了。
作为通用款的图像传感器 IMX410 的下一台,A7C面临了不晓得压力,但又不是承受不了的那种期待。
一方面,市面上诸如 Z 6、Lumix S1H 等机型在传感器调校方面推陈出新;
另一方面,索尼继续持有FE的用户的领先优势。
A7C的24mp配置,应该是一款面向主流的10周年献礼款,只要四平八稳之外带一些甜点,就可以叫好叫座。
以这个用途来说,又和准专业的视频制作要求不同,
你可能不需要支持 RAW视频格式,甚至可以不要Log模式,双原生ISO这种功能虽然很好,但是没有也办法说什么(虽然松下打到了万元机门口了);
只要色彩科学合理,甚至有一些讨喜的滤镜(比如富士),就足够满足以手机平台传播的需求。
在硬参数之外,反而一些功能型的改动更加重要,例如
A7C在目前的基础上,几乎都是唾手可得。
A7 III 带电池重量 650g,A7c配置上差球不多,也蛮拿650g估算。
[2020-09-12更新]
根据泄漏,应该在约510g,不明确是否带电池
小结
[2020-09-15更新]
以vlog,或者说,自拍为主的视频短片制作来说,现有的索尼套头不太友好。
2013年,初代FE诞生,28-70mm的 Kit lens 出现,多少年没变,除了相对便宜,这枚镜头既不紧凑,焦段也不特别。
2020年,松下有20-60mm,尼康有24-50mm,都是相当有野心的套头,索尼是否会更新它们的镜头配置?
请注意,如果你专注于静态照片拍摄,那以下这些镜头推荐、评价的思路可能并不适用于你。而且一人一个拍法,即便是都专注于视频,也不一定就非要这么选。
如果以自我拍摄为考量的话,有几枚镜头可以考虑:
2020年新冒出来的镜头,单独一个G标没有GM。
这枚镜头北美$898,中国大陆电商在¥7499。
价格还是不够友好,但是这是原厂里还不错的选择了。
镜头外直径73.5mm,长度为84.7mm
重量373g。
Photohito网友样张
这枚镜头北美$399,中国大陆成交价差不多在¥3000内。
如果你找到了直营的渠道,也许更便宜。
特别一提,三阳镜头在不同区域有不同的贴牌上,北美似乎喜好Rokinon,欧洲可能是Bower或者Walimex。
这枚镜头最大的特点就是小、紧凑。
来自使用者的比划更加清晰:
除了小,就是轻便,145g“轻若无物”。
有时候会忘记这是一枚超广角。
如果A7c真的要进行vlog,这款镜头的价位和轻便度都非常有竞争力。
可以参考劉影老师的这篇体验
Photohito网友样张 太少了,目前只有6枚
Samyang 三阳还有一枚AF 24mm F2.8,更便宜。
官方代号F050,为无反短法兰距原生设计,目前只有FE卡口。
是腾龙自己无反光镜广角三剑客的一元……虽然整体来看可能乏善可陈。
相比前述三阳产品,略大;但还是小于索尼 20/1.8 。
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对焦,
标称11cm的对焦距离,这是从传感器开始算起的,所以其实非常近的对焦。
以前端来算差不多是46mm,对于拍菜来说相当不错。
重量在220g。
可参考生不逢時還是另闢蹊徑?
Photohito网友样张
短片拍摄来说,又是一种形式大于画质的艺术表现手段,镜头可以不那么锐利(其实也只需要喂饱8mp),必要的时候可以开启数码变焦,例如从135全宽度,到大约S35区域的1.5x倍率 —— 20mm大约到30mm、18mm等效27mm的样子 ;
如果你目标制作1080p内容,使用点对点方式又可以“贪”上两倍。
举个例子,你配置18mm定焦,可以在APS-C区域拍摄获得27mm,即便机身没有点对点,也可以在后期获得1080p规格的54mm。
按手机的流行说法,是18-54mm的等效焦距,对于视频拍摄的自由度还是可以的。
我个人也更看好轻便的18mm,而不是20mm镜头。
另外,以下这些镜头可能不错,
但是对于自拍的vlog用途稍显不适,但你感兴趣可以了解一下:
2022年更新
2022年2月份,适马 Sigma 推出了 Sigma 20mm F2.0 DG DN | C 镜头,紧凑型370g。
应该也是相当有利的竞争者。
2020年9月15日晨间(UTC+8),A7C发布。
在消息泄漏方面,类似S5;不过整体规格来说嘛,感觉到了传感器大厂的“挤牙膏”。
在拍照方面,或者说静态摄影,
A7c作为IMX410的另一款作品,表现得只能说中规中矩。
为了偷懒,或者说简略,它的摄影部分几乎可以当作是 A7 III 的存在即可。
在一些细部小修小补,例如自动对焦等。
而摄影之外,诟病许久的菜单虽然在A7S III 上得到了改造,却并未惠及A7c。
屏幕不仅翻折方式改进,亮度也比A73有所提升。
新款的Kit镜,相比2013年登陆的FE 28-70mm,短了10mm,采用了类似2011年 松下X 14-42mm 的沉胴设计。
轻便小巧几乎是一种不犯错的主旋律,它可以相当大地改善拍摄时的体验。
这点来说,A7c即便参数保守,但似乎也无可厚非。
视频拍摄则是本次宣传的一大重点。
今年以来,索尼的ZV-1、A7S3,多少都带上了关于蹭Vlog热的营销。
但就A7c而言,这种营销很复杂。
首先是很多人注意到的,索尼继续保持了8bit的采样色深;
这在当下10bit渐成标配的气氛下,显得十分尴尬 —— 奥林巴斯和索尼成为了视频拍摄的后进厂商。
当然,这话也不尽然,就在同一天,奥林巴斯宣布了自己关于 ProRes RAW 的支持计划……这使得索尼在民用相机领域成为了最后的“保守派”。
但我其实不这么看,视频是一种关于时间和形式的艺术,所以落实到参数上也是可以有分阶段需求的,大致如下:
对于vlog来说,需求的素材保持在前两项居多,
即便是flat的视频,只要颜色合适,其他多数基本只是时间轴操作的问题。
也就是说,8bit色深其实在进阶范畴;但回过头来,索尼在第一项的视角就不尽如人意。
本次A7c,
根据DP Review的说法,其在4K24p录制保持传感器的全宽度使用,但在4K30p的时候有1.2x的裁切;这一点与A7 III 类似。
而 sony.jp 为代表的索尼官方,指出在4K24p时,为全传感器近乎6K画面的超采样,但在备注栏指出,在4K30p时,会出现1.6x的裁切。
DPR与索尼官方,目前来看有一位搞错了这种裁剪率,期待修正。
更期待,索尼可以通过后期固件,修正这种不太……甚至于接近EOS R 的1.7x裁剪率的“事故”。
还有诟病的就是关于定价。
无论中外区域,都反馈贵了。
A7M3发布于2018年,到现在约2年时间,中国大陆行货价格稳定在约¥11000附近。
但另外一方面,北美地区$1799的上市价,低于A7 III的$1999,持平 A7 II 的$1799;
其价格可能只是一个标杆式的宣称,其后自由定价还需要观察。
一款是模组化面向扩展的FX3的专业机型的出现,说明这类型也在外延探索。
而消费端,到了2023年,出现了以A7S3的核心打造的,面向vlog应用的ZV-E1;
稍迟一些,宣布了A7C2与A7CR机型。
一系列的E卡口全画幅,在A7C之后也有了活跃迹象。
这种小浪潮,上一次,可能还要追溯到NEX初登场的2011~2013间。
比如索尼在2021年3月更新的几枚小于F2的定焦。
另一方面是第三方厂商,在Sigma适马的带动下——特别是他们的fp缺乏足够小巧的镜头——似乎也兴起了一波新的小镜头发布热潮。
所以配合如fp、A7C这类机型,有了一些相趁的镜头,E卡口罗列如下:
之乎
于2020-09-08 发布
于2020-09-11 更新泄露图片
于2020-09-12 更新重量
于2020-09-15 更新发布后消息
于2021-03-19 更新小镜头进展
软件功能和硬件规格的刷新,也多少让人唤起往日秩序生活的记忆。
在相机界EOS R5、Z5,以及本月的S5后,是原本传说的alpha 5,但现在看起来据说是A7c,那姑且以这个名字来说吧。
目录
- 索尼
- 逆风,但仍然是优势局
- 我要拍短片
- A7C的镜头配置展望
- SONY 索尼 FE 20mm F1.8 (2020)
- Samyang 三阳 18mm F2.8 (2019)
- Tamron 腾龙 20mm F2.8 (2019)
- 小结
- 发布复盘
- 更新
- 后继者
- 小镜头,小浪潮
索尼
逆风,但仍然是优势局
虽然率先将“Log视频”引入了无反光镜相机领域,但这么多年下来,索尼可能反而是最久负盛名的 4K 8bit 采样的无反相机厂商。不仅仅是视频拍摄方面的停步不前,大家也越来越多地感觉到“挤牙膏”,或者说得更严重一些:不思进取。
相机设计方面,之前诸如NEX系的7、6机身的刚健朴实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,不少粉丝都是那时加入了E口阵营。这一设计延续在后来的alpha 6x00机身上持续使用,也可见一斑。
而隶属于 Cybershot 系列的 RX100及RX1 设计也相当出众。
“中性灰”老师在2019年的改造,削去了EVF并跳过自检, 成为一款NEX-6造型的全画幅FE机型。 |
在某一个时间点,“相机设计”似乎止步不前,反而能看到的都是“传感器设计”。
今天要说起新用户选择FE机型的理由,往往是:
- 图像传感器优秀,甚至是独占,别家没有;
- 积攒的FE镜头群,无论原厂或第三方;
- 虽然作为新手不太了解,但是这个饭馆人最多……
2020或许大家暗含的主题都是「Start Over」重启,索尼可能也有意于此;
ZV-1带来了侧翻屏;A7S3不仅侧翻,还把菜单逻辑都给改了。
作为通用款的图像传感器 IMX410 的下一台,A7C面临了不晓得压力,但又不是承受不了的那种期待。
一方面,市面上诸如 Z 6、Lumix S1H 等机型在传感器调校方面推陈出新;
另一方面,索尼继续持有FE的用户的领先优势。
A7C的24mp配置,应该是一款面向主流的10周年献礼款,只要四平八稳之外带一些甜点,就可以叫好叫座。
— 王之乎 (@zhihuwong) September 10, 2020
我要拍短片
vlog 是一个具有新鲜热度的关键词,现在新出的相机要不去蹭这个热度,对于市场部的工作人员来说还是蛮难的。以这个用途来说,又和准专业的视频制作要求不同,
你可能不需要支持 RAW视频格式,甚至可以不要Log模式,双原生ISO这种功能虽然很好,但是没有也办法说什么(虽然松下打到了万元机门口了);
只要色彩科学合理,甚至有一些讨喜的滤镜(比如富士),就足够满足以手机平台传播的需求。
在硬参数之外,反而一些功能型的改动更加重要,例如
- 一个可以看到自拍者自己的可翻转屏幕,也就是侧翻方案;
- 较好的收声效果,或者可扩展外置麦克风的3.5mm TRS接口;
- 可以部分替代Anti-Shake Gimbal 的IBIS功能;
- 轻松的握持,重量和握把设计;
- 合理的焦段
A7C在目前的基础上,几乎都是唾手可得。
A7 III 带电池重量 650g,A7c配置上差球不多,也蛮拿650g估算。
[2020-09-12更新]
根据泄漏,应该在约510g,不明确是否带电池
ソニーα7Cの主なスペックは、2420万画素裏面照射型CMOS、ISO100-51200(拡張:50-204800)、最大5.0段の補正効果を実現するボディ内手ブレ補正、最高約10コマ/秒の連写性能、3.0型タッチパネル式バリアングル液晶、NP-FZ100バッテリー、サイズ124x71.1x59.7mm、重さ509gになるらしい。#噂— 軒下デジカメ情報局 (@nokishita_c) September 11, 2020
小结
索尼A7 III | 索尼A7C | 松下S5 | |
---|---|---|---|
照片拍摄与综合
| |||
像素 | 24MP 6000x4000 | 24MP 6000x4000 | 24MP 6000x4000 |
传感器结构 | 背照 | 背照 | 背照 |
防抖 | 传感器五轴防抖 5档 | 传感器五轴防抖 5档 | 传感器五轴防抖 5档 |
格式 | RAW JPG | RAW JPG | RAW JPG HLG |
屏幕 | 3英寸 触摸可折叠 | 3英寸 全向侧翻转 | 3英寸 全向侧翻转 |
屏幕规格 | 92万点 640x480 | 92万点 640x480 | 184万点 960x640 |
EVF | 236万点 1024x768 | 236万点 1024x768 | 236万点 1024x768 |
视频
| |||
内录规格 | 4K24 全宽度 4K30 1.2x裁剪 | 4K24 全宽超采 | 4K30 全宽度 4K60 APS-C 5.4K |
色深 | 8bit | 8bit | 10bit 4:2:2 |
视频进阶格式 | S-Log S-Log3 | S-Log2? S-Log3? | V-Log |
RAW | - | - | 外录 Atomos 5.9K RAW |
其他
| |||
存储 | 双SD, 其中一个UHS-II | 单SD 支持UHS-II | 双SD, 其中一个UHS-II |
尺寸 | 127 x 96 x 74 mm | 124 x 71.1 x 59.7mm 124 x 71.1 x 53.5mm | 133 x 97 x 82 mm |
重量 | 650g | 509g | 714g |
机身上市价 | $2000 | $1799 | $2000 |
[2020-09-15更新]
配置新的套头整机676g,新套头167g |
A7C的镜头配置展望
以vlog,或者说,自拍为主的视频短片制作来说,现有的索尼套头不太友好。
2013年,初代FE诞生,28-70mm的 Kit lens 出现,多少年没变,除了相对便宜,这枚镜头既不紧凑,焦段也不特别。
2020年,松下有20-60mm,尼康有24-50mm,都是相当有野心的套头,索尼是否会更新它们的镜头配置?
请注意,如果你专注于静态照片拍摄,那以下这些镜头推荐、评价的思路可能并不适用于你。而且一人一个拍法,即便是都专注于视频,也不一定就非要这么选。
如果以自我拍摄为考量的话,有几枚镜头可以考虑:
SONY 索尼 FE 20mm F1.8 (2020)
索尼页面规格2020年新冒出来的镜头,单独一个G标没有GM。
这枚镜头北美$898,中国大陆电商在¥7499。
价格还是不够友好,但是这是原厂里还不错的选择了。
从定位来说,索尼全系可能都没有vlog镜头,20/1.8也是以摄影为考量。 |
镜头外直径73.5mm,长度为84.7mm
重量373g。
Photohito网友样张
Samyang 三阳 18mm F2.8 (2019)
三阳规格页面这枚镜头北美$399,中国大陆成交价差不多在¥3000内。
如果你找到了直营的渠道,也许更便宜。
特别一提,三阳镜头在不同区域有不同的贴牌上,北美似乎喜好Rokinon,欧洲可能是Bower或者Walimex。
这枚镜头最大的特点就是小、紧凑。
来自三阳镜头官网,不带遮光罩更小。 |
和SD卡的比较,劉影老师的对比 |
除了小,就是轻便,145g“轻若无物”。
有时候会忘记这是一枚超广角。
如果A7c真的要进行vlog,这款镜头的价位和轻便度都非常有竞争力。
可以参考劉影老师的这篇体验
Photohito网友样张 太少了,目前只有6枚
Samyang 三阳还有一枚AF 24mm F2.8,更便宜。
Tamron 腾龙 20mm F2.8 (2019)
腾龙规格页面官方代号F050,为无反短法兰距原生设计,目前只有FE卡口。
是腾龙自己无反光镜广角三剑客的一元……虽然整体来看可能乏善可陈。
相比前述三阳产品,略大;但还是小于索尼 20/1.8 。
2028上机,与索尼的对比。 图片来自CameraLabs |
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对焦,
标称11cm的对焦距离,这是从传感器开始算起的,所以其实非常近的对焦。
以前端来算差不多是46mm,对于拍菜来说相当不错。
重量在220g。
可参考生不逢時還是另闢蹊徑?
Photohito网友样张
镜头 | SONY 20/1.8 | Samyang 18/2.8 | Tamron 20/2.8 |
---|---|---|---|
售价 | $899 ¥7499 | $299 <¥3000 | $299 <¥3000 |
最近对焦距离 | 190mm | 250mm | 110mm |
前端最近工作距离 | 105mm | 189mm | 46mm |
滤镜口径 | φ67 | φ58 | φ67 |
尺寸 | 85xø74mm | 61xø64mm | 64xø73mm |
重量 | 373g | 145g | 220g |
小结
以人带景的拍摄而言,16:9规格下,差不多24mm会有不错的平衡,低于这个焦距会更广,容纳更多的景物。短片拍摄来说,又是一种形式大于画质的艺术表现手段,镜头可以不那么锐利(其实也只需要喂饱8mp),必要的时候可以开启数码变焦,例如从135全宽度,到大约S35区域的1.5x倍率 —— 20mm大约到30mm、18mm等效27mm的样子 ;
如果你目标制作1080p内容,使用点对点方式又可以“贪”上两倍。
举个例子,你配置18mm定焦,可以在APS-C区域拍摄获得27mm,即便机身没有点对点,也可以在后期获得1080p规格的54mm。
按手机的流行说法,是18-54mm的等效焦距,对于视频拍摄的自由度还是可以的。
我个人也更看好轻便的18mm,而不是20mm镜头。
另外,以下这些镜头可能不错,
但是对于自拍的vlog用途稍显不适,但你感兴趣可以了解一下:
- SONY 24mm F1.4 GM
大浪淘沙的优秀GM镜头,$1400/10000元,445g - Tamron 17-28mm F2.8 Di III
900美元,420g,摄影挂机可能还不错 - Samyang AF 14mm F2.8
有些太广了,而且体积一下子变大了
镜头 | SONY 24/1.4 | Samyang 14/2.8 | Tamron 17-28/2.8 |
---|---|---|---|
售价 | $1398 ¥10000+ | $639? ¥5399 | $899 ¥5980 |
最近对焦距离 | 240mm | 200mm | 190mm |
前端最近工作距离 | mm | mm | mm |
滤镜口径 | φ67 | - | φ67 |
尺寸 | 92.4xø75.4mm | 97.5xø86mm | 99xø73mm |
重量 | 445g | 505g | 420g |
2022年更新
2022年2月份,适马 Sigma 推出了 Sigma 20mm F2.0 DG DN | C 镜头,紧凑型370g。
应该也是相当有利的竞争者。
发布复盘
2020年9月15日晨间(UTC+8),A7C发布。
在消息泄漏方面,类似S5;不过整体规格来说嘛,感觉到了传感器大厂的“挤牙膏”。
在拍照方面,或者说静态摄影,
A7c作为IMX410的另一款作品,表现得只能说中规中矩。
Lok Cheung老师在SONY体验会上与7S3并排的对比。 |
为了偷懒,或者说简略,它的摄影部分几乎可以当作是 A7 III 的存在即可。
在一些细部小修小补,例如自动对焦等。
而摄影之外,诟病许久的菜单虽然在A7S III 上得到了改造,却并未惠及A7c。
屏幕不仅翻折方式改进,亮度也比A73有所提升。
新款的Kit镜,相比2013年登陆的FE 28-70mm,短了10mm,采用了类似2011年 松下X 14-42mm 的沉胴设计。
FE 28-60mm 新套头,也可能是未来的主力Kit镜,替换现在的28-70mm 图片来自Lok Cheung的视频 |
轻便小巧几乎是一种不犯错的主旋律,它可以相当大地改善拍摄时的体验。
这点来说,A7c即便参数保守,但似乎也无可厚非。
视频拍摄则是本次宣传的一大重点。
今年以来,索尼的ZV-1、A7S3,多少都带上了关于蹭Vlog热的营销。
但就A7c而言,这种营销很复杂。
首先是很多人注意到的,索尼继续保持了8bit的采样色深;
这在当下10bit渐成标配的气氛下,显得十分尴尬 —— 奥林巴斯和索尼成为了视频拍摄的后进厂商。
当然,这话也不尽然,就在同一天,奥林巴斯宣布了自己关于 ProRes RAW 的支持计划……这使得索尼在民用相机领域成为了最后的“保守派”。
但我其实不这么看,视频是一种关于时间和形式的艺术,所以落实到参数上也是可以有分阶段需求的,大致如下:
- 相机的视角有没有裁剪,会不会变得太多?
- 帧率是否满足创作需求?
- 给出的录制分辨率、码率会不会太低,清晰度不匹配?录制色深是否满足后期要求?
- 有没有进阶的选项,比如Log、HLG或者是RAW?
对于vlog来说,需求的素材保持在前两项居多,
即便是flat的视频,只要颜色合适,其他多数基本只是时间轴操作的问题。
也就是说,8bit色深其实在进阶范畴;但回过头来,索尼在第一项的视角就不尽如人意。
本次A7c,
根据DP Review的说法,其在4K24p录制保持传感器的全宽度使用,但在4K30p的时候有1.2x的裁切;这一点与A7 III 类似。
而 sony.jp 为代表的索尼官方,指出在4K24p时,为全传感器近乎6K画面的超采样,但在备注栏指出,在4K30p时,会出现1.6x的裁切。
30p記録時は、約1.6倍です如果你没有概念的话,28mm的套头,在1.6x的状态下,差不多是等效45mm的样子,对于宣传片中的自拍式vlog,这位女士的臂展可能不太够用。
DPR与索尼官方,目前来看有一位搞错了这种裁剪率,期待修正。
更期待,索尼可以通过后期固件,修正这种不太……甚至于接近EOS R 的1.7x裁剪率的“事故”。
2019年推出的a6600,在4K30p时,有1.23x的裁切率 |
还有诟病的就是关于定价。
无论中外区域,都反馈贵了。
A7M3发布于2018年,到现在约2年时间,中国大陆行货价格稳定在约¥11000附近。
但另外一方面,北美地区$1799的上市价,低于A7 III的$1999,持平 A7 II 的$1799;
其价格可能只是一个标杆式的宣称,其后自由定价还需要观察。
更新
后继者
A7C的实际市场反响应该很好,也促成了平顶-全画幅机型的继续推进。一款是模组化面向扩展的FX3的专业机型的出现,说明这类型也在外延探索。
而消费端,到了2023年,出现了以A7S3的核心打造的,面向vlog应用的ZV-E1;
稍迟一些,宣布了A7C2与A7CR机型。
小镜头,小浪潮
[2021-03更新,2023-09合并到本章节]一系列的E卡口全画幅,在A7C之后也有了活跃迹象。
这种小浪潮,上一次,可能还要追溯到NEX初登场的2011~2013间。
比如索尼在2021年3月更新的几枚小于F2的定焦。
来週発表されるソニーの新レンズは「FE 50mm F2.5 G」「FE 40mm F2.5 G」「FE 24mm F2.8 G」になる? #噂
— 軒下デジカメ情報局 (@nokishita_c) March 19, 2021
另一方面是第三方厂商,在Sigma适马的带动下——特别是他们的fp缺乏足够小巧的镜头——似乎也兴起了一波新的小镜头发布热潮。
所以配合如fp、A7C这类机型,有了一些相趁的镜头,E卡口罗列如下:
镜头名称 | 推出时间 尺寸 重量 |
---|---|
SONY 索尼 | |
FE 28mm F2 | 2015-03 |
60mm Φ64 | |
200g | |
FE 35mm F1.8 | 2019-07 |
73mm Φ66 | |
280g | |
FE 40mm F2.5 | 2021- |
- | |
- | |
FE 24mm F2.8 | 2021- |
- | |
- | |
FE 50mm F2.5 | 2021- |
- | |
- | |
SIGMA 适马 | |
45mm F2.8 DG DN | 2019-07 |
45mm Φ64 | |
215g | |
35mm F2 DN DG | 2020-12 |
65mm Φ70 | |
325g | |
24mm F3.5 DG DN | 2020-12 |
49mm Φ64 | |
225g | |
65mm F2 DN DG | 2020-12 |
75mm Φ72 | |
405g | |
24mm F2 DG DN | 2021-09 |
72mm Φ70 | |
365g |
之乎
于2020-09-08 发布
于2020-09-11 更新泄露图片
于2020-09-12 更新重量
于2020-09-15 更新发布后消息
于2021-03-19 更新小镜头进展
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