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能达Vectis可换镜头系统

Minolta Vectis 是美能达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的一次出走。
本文稍微回顾其可换镜头的系统产品。

美能达的Vectis S-1机身,以及V口镜头群。
图片来自gururu

目录

  1. 背景
    • APS,先进摄影系统
    • 接环的电子化
  2. 可换镜头系统
    • 17mm F3.5
    • 400mm F8 Reflex
    • Dimage RD-3000
  3. 后续
    • 转接 电子接环的困难
    • 突破


背景


美能达公司在80年代率先推出了自己的自动对焦单反系统,也带领进入了新的时代。
伴随着用户转型,公司运营反倒是接连遭遇不顺。

一个是大环境下的日本的80末景气破灭,或称作泡沫经济。
居民的自由可支配财富大幅缩水,作为个人消费品的照相机器材,多少受到冲击。
不过这属于行业特性,大家都不好过。

另外则是大名鼎鼎的,美能达与霍尼韦尔 Honeywell 的自动对焦专利侵权官司;
这一仍有争议的判决在1992年下达,美能达需向霍尼韦尔赔偿 9千6百万美元,加上法务方面指出,上亿的说法也站得住脚。
今日仍然可以在美联社AP纽约时报的历史报道中找到该事件。
The New York Times当时的报道版面

两个原因导向了一个共同的新领域
APS,Advanced Photo System 先进摄影系统。

APS,先进摄影系统


相比传统的135胶卷,APS致力于把一些新特性纳入其中;
比如DX编码 —— 这是一种胶卷盒与相机交互的语言,可以声明自己的感光度宽容度等属性。
但是柯达1983年的这种微创新还是有局限性,
能不能在胶卷盒上声明已经拍摄的张数、剩余张数,并且防止业余爱好者不小心打开导致的“走光”?

带着这种愿景,柯达、富士、佳能、美能达、尼康在1996年推出了APS。
另一个不常拿来说的原因,APS的底片比135的小,一张APS-C规格的只有135的一半不到,成本大大缩减;多少也有点新时代半格的意味。
伴随这种经济上的低靡,“口红效应”必然兴盛,以低价切入的APS看起来大有可为。

APS胶卷还可以标示状态
1-未拍摄 2-部分拍摄 3-全部拍摄 4-已冲洗
图片来自用心阁
富士胶片和柯达是两家胶卷提供商,虽然也有生产APS相机,但也是玩票和入门级为主。
这一系列的生产还是落在了佳能、尼康以及美能达的身上。

佳能IXUS Z65,或者叫做IXY 230,使用APS胶卷,只有掌心大小。
图片来自佳能相机博物馆


这一时期的APS相机,可说是一时盛放,有打造三防概念的游玩用产品,也有主攻轻便小巧的随身机型,当然也不乏以准专业单反姿态进军的可换镜头系统。


APS给出了三种标准:
  • APS-C,同样为3:2规格
  • APS-H,采用16:9规格
  • APS-P,3:1比例

以所谓「完全体」来说,APS-H其实才是正统,其使用了完整的APS胶卷高度,并相比135的3:2扩展了视觉宽度。
APS-C是一种对135的继承式利用,同样为3:2规格,长边为其2/3。

Panorama则是在APS-H基础上,上下遮幅实现的准全景效果。


接环的电子化

据信最早的电子接口,可以追溯到1969年,由Practica带来的创新。
这台机器本质上装配一个M42接口,但是加装了用于传输信号的金属区块。
Practica LLC,可以清楚看到卡口上的金属接触区
图片来自
My Camera Cabinet


电子化这一名称可能并不适用,当时来说,微电子电路还没有普及;
接口还是通过模拟量的测量,来实现不同状态的传递。

迈进接口电子化的,是 Rollei。
1974年的 Rolleiflex SLX 采用了全电触点。
镜头上具有两个马达,分别操控光圈叶片,和镜间快门叶片。

今时今日说起“德味”仿佛是一种古板化的经典形象,
其实在50年前的光景里,德味也可以是非常积极进取的。

到了80年代的自动对焦浪潮,电子化卡口就成为了刚需。
这其中,佳能走的是最为彻底,最后诞生的EOS系统,配置了全电子化的接口。
EF接口历尽修订,也一直沿用到今天。
佳能自己的页面说明。
佳能的产品页一直都是做的有模有样,技术介绍较为容易查询得到。


为每一枚镜头设计对焦马达,以及控制光圈叶片的步进马达,从而简化机身与接口的机械设计,缩短传动链.
我想,佳能的这种激进举动多少也触动了美能达的工程师们。
即便抛开这些长久的益处,光是实现这一目标,其成就感就相当值得期待。


可换镜头系统


美能达为 Vectis 品牌打造了两线战略:
一条是固定镜头的紧凑型、傻瓜化操作的机型;
一条则是类似 Alpha 的可换镜头系统。

但是与佳能与尼康不太一样,美能达选择了新起炉灶,打造一条不一样的产品线。

这里做一个说明,尼康公司这一时期对应的是 Pronea 产品(1998),佳能则是 EOS IX 50(1998)。
两者有一个共同点,就是使用了135系统的卡口。
这种选择有自己的考量,就是用户可能有意愿升级到135系统,那么镜头投资可以复用。
缺点也很明显,就是大部分镜头都是针对于135的焦距设计,放在APS上,焦距折换就没了广角。


美能达则有自己的一番计较,例如广角端的特别利用等等。
许多年以后,这种产品线路显然不合时宜,也加剧了美能达财务状况的恶化。
但当时处于迷雾中的人,又如何知晓一切呢?


机身发布时间
S-11996
S-1001996
Dimage RD 30001999

镜头名称
定焦镜头 Prime Lens
17mm F3.5
50mm F3.5 Marco 1:2
400mm F8 Reflex
变焦镜头 Zoom Lens
22-80mm F4-5.6
25-150mm F4.5-6.3
28-56mm F4-5.6
56-170mm F4.5-5.6
80-240mm F4.5-5.6 APO



特别值得一提的有两枚镜头和一个机身~

17mm F3.5

前面说过,APS-H是APS的完全体,焦距折换率为大约1.3x。
17mm大约为22mm~23mm的折换。

在1995~1996这段时间,刚好是理光的便携机崛起的时代,
作为前GR的R1,其上可变身24mm F8的入门超广焦段受到了消费者极大的欢迎。

那能不能在新系统上,打造一枚超广镜头呢?
大约是抱持着这种想法,V系统得到了这枚17mm镜头。



美能达V系统的17mm F3.5镜头,装配在索尼A7系机身上,依然紧凑。
图片来自gururu

根据这个系统发布多年后的实测,几乎可以覆盖135幅面,略有遮挡;
很难不让人猜想,美能达当年是不是自己暗藏一份A系统的预备设计案,结果先供给了V系统。
(美能达A上最广的是一枚20mm F2.8,以及一款16mm鱼眼镜头)


400mm F8 Reflex

严格来说折返并不是一种镜头设计结构,而只是为了紧凑排布镜片使用的一种构造。
这种构造诞生于望远镜研发时期,差不多是牛顿、列文虎克时代,比照相机本身出现得还要早。

所以很自然地,照相机出现后,这些光学仪器都多多少少贡献了一些先进经验;
折返因为在长焦距方面实现紧凑体积,而受到青睐。


美能达在折返方面有不少例子,例如MD时代的 250mm F5.6 ,虽然焦距不短,体积却只是标准镜头50mm的样子。
而在AF时代,美能达破天荒地实现了500mm折返的自动对焦。
紧接着,就在V口带来了400mm。

一位ebay卖家手上的400mm Reflex镜头,状况不错,不到$200

与Minolta AF系统上的500mm Reflex相似,这枚400mm镜头同样选择了F8光圈;
这点在当时没有啥好抱怨的,虽然结合胶片条件来说,基本就是一枚阳光镜,但能以轻便小型的尺寸获得超长焦,还是相当不错的选择。

在APS-H的1.3x焦距折换率下,可以实现约520mm等效。
除了作为阳光镜的野生动物,或者体育赛事拍摄,拿来拍月亮也是不错的。

满月的曝光法则遵循「月亮11法则」Looney 11 rule,如果使用ISO/ASA 400的胶卷,按照F11需要配合1/400s的速度,但 400 Reflex 因为F8光圈大F11一档,所以在1/800s的速度曝光,即便是手持曝光的场合都可以有不错的清晰度。

AF 500mm F8,以及V系统上的400mm Reflex,共同构成了目前世界上仅有的可自动对焦折返镜头,虽然伴随诸如图像传感器对焦灵敏度的升级,按说继续打造自动对焦折返的可能性更好,但似乎没有公司愿意为这种需要保养反射面的镜头进行更新。


Dimage RD-3000

1996年推出APS后,普遍来说,销量情况并不理想,很大原因在于一只脚迈入了数码时代。
从消费者到设计师,多多少少都有这样的认识。

在这样的风气下,胶片相机方面,人们更愿意购买不可换镜头的机身,而不是需要进行大投资的可换镜头系统。
美能达也将 Vectis 进行了数码尝试。

之前,美能达有RD-175数码单反(1995),之后也开始了自己的数码进程;
数码系列称作 Dimage,这一系列类似诸如佳能PowerShot、尼康Coolpix。
但是罕见的是,美能达1999年推出的这台 RD 3000,也命名为 Dimage前缀。

RD3000发布时的图片,有V口镜头,以及i-ISO热靴的闪光灯系统。



美能达RD3000机身
图片来自PC Watch Impress

我们甚至可以找到 DP Review上的报道
https://www.dpreview.com/articles/6862798985/rd3000
1999年的发布消息,当时DPR也刚刚起步



最为特殊的一点,是使用了两片较小的CCD进行了拼装,
组成了一块相对较大的图像传感器。
这方面资料多有欠缺,我猜测可能是前一年,1998年在模块化EX1500上使用的1.5MP传感器,尺寸1/2英寸的CCD。

这一行为在2020年的时点来看,也是颇有意思。
2020年,科学家们用189片传感器,组成了一块3200MP的等效传感器。

不过RD3000显然没有那么夸张的分辨率,合成的分辨率仅仅是 1984x1360。
为了得到合适的焦距,美能达在RD3000上安装了RD175的减焦机构,
还设置了分光棱镜,来实现双片CCD合成的无缝化。



柯尼卡美能达官方的回顾页面,1999年的代表机型,列的是RD3000

值得一提,Watch Impress是在2004年才成立了专属的DC,即数码相机字头,这部分的报道,当时由PC Watch Impress完成,主要是由 山田久美夫 先生进行。

ミノルタ、「Dimage RD 3000」β機実写レポート

使用4枚5号电池即可驱动,重量来到了1公斤。
使用CF卡。

当时的上市价格在约360,000円,根据一些欧洲爱好者回忆,可能定价约4000欧元,以这个参数来说售价不菲,在当时可能是不多的选择里还算不错的 —— 传感器成本占比较大,是那时机型的一大问题。

谁能想到,在RD3000发布的20年后的2019年,日本爱好者居然还整出来一本
『ミノルタ Dimage RD3000 完全活用本 ~今、RD3000で撮る~』,也是爱得深沉了


由先進写真機構的xkim编撰,之后在2022年,CM100时发售了增补修订版本。
感兴趣可以访问:


后续


在许多年以后,伴随无反光镜相机的兴起,大家津津乐道的是“复活”各类老镜头。
其实所谓老镜头并不是真的死去了,而是在各类卡口更迭的浪潮里黯淡下来。

在单反时代要进行改造,简直是螺蛳壳里做道场,135单反的法兰距都差不多,操作空间没多少,更不要说遇到那种短法兰距的镜头想在长法兰距机身上应用的情况。

无反光镜一下拓展了这种操作空间,MFT 或者索尼E,都可以轻松拿下以往的从M42到佳能FD、美能达MC/MD以及尼康F;
但在这个天生为APS系统设计的Vectis系列上,遇到了麻烦。

转接 电子接环的困难

前面提到了接环的电子化。

Vectis采用了这一在Alpha接口上未实现的设计。

这一设计在自有操作上有独特的便利性,
但是到了需要转接的时候,就带来了难度。
光圈、对焦都不是如手动镜头的直观操作,而也不像一些AF镜头那般还可以退而求其次,手动操作 —— Vectis自己的对焦离合需要在通电在线的情况下才可以操作。

美能达也为了用户群,推出了称作「MC-V1」的转接环,可以将AF卡口上的镜头转接到法兰距较短的Vectis S机身(S-1、S-100)上使用。
但因为AF卡口镜头相对复杂的特性,转接并不能实现自动对焦功能。



随着美能达相机业务退出,接受α的是索尼,自然也对V系列遗产没有多大兴趣。
这使得V成为了事实断代。

突破

相对地,也由于美能达业务的退出,使得由第三方个人研发兼容接环的法律风险降低
—— 不过其实第三方个人多是出于兴趣,IP持有方也一般不会为难自己的用户。

gururu曾经做过 Minolta V 转 Sony E 的接环,产量并不多 —— 也是和V镜头存量有关。
据说当时第一批,做了10枚出来,其中2枚存在问题,所以实际上发货了8枚出去,买家是世界各地的V镜持有者。

不过受限于产量和成本……还有时间的关系,这一批接环并没有实现自动对焦功能,而是集中在对于光圈控制传递这块。

产品命名为 「Monster Adapter」 ,直译为怪兽环,官方现在逐渐统一到「魔环」的称呼上。

https://www.dpreview.com/forums/post/56672845

DP Review的用户 neilt3曾经 就展示过接环的实拍。
可能是同一位,在Dyxum论坛也有自己的评测

这一款接环在2014~2015年期间,其实只是试制产品,大概投放了10枚不到,gururu寄往了世界各地。
由于产品稀少,一度成为了都市传说一般的存在。

在2020的10月,这枚转接环又进行了复刻,并且以「LA-VE1」称号进行了发布。


另一方面,前文在RD3000处提到的日本的kim小哥,他自己想到了一个蛮奇妙的办法。
利用天工的徕卡M-FE的接环「LM-EA7」,然后自己3D打印了一个Vectis到徕卡M的结构件,实现了在最大光圈下的自动对焦 —— 采用的还是推拉的方式。

到了2022年9月,MosterAdapter正式宣告了「LA-VE2」产品,终于是解决了自动对焦问题,也就是达成了全功能接环完全体。



之乎
于2020-09-30 发布
于2020-11-04 更新「LA-VE1」情况

头图的镜头群全家桶合影来自gururu授权,多年前也已经上传维基媒体,以 cc by-sa 方式分享。
其余图片均有说明,未说明者来源于厂商或截图。

评论

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

God of War Ragnarök 战神 诸神黄昏 NG+新装备数值

《太鼓之達人 合奏咚咚咚!》PS4版曲目列表

Nier:Automata 尼尔机械纪元 武器升级素材、性能及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