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ujifilm 富士胶片的特殊排布图像传感器尝试
富士胶片 Fujifilm 是一家制造胶片起家的企业,所以在迈入数码化领域后,对于各厂都在使用的“大路货”,也就是 Bayer Filter 拜耳传感器似乎并不是特别满意。
由此出发,也一直在进行自己的传感器排布的研究,并且在历史上确实做出了相当的一些量产型实例。
中文领域似乎没有一个较为完整的回顾,
本文对此做一个笔记梳理。
在CCD时代,关于新排布的尝试就已经开始。
特别的排布被视作一种高端元素,应用于其高阶产品上;
富士胶片也销售常见类型排布的产品。
在2000年富士展出了其FinePix S1 Pro产品,
スーパーCCD 即Super CCD这一类型在稍早的1999年10月公开。
富士胶片宣称其兼顾高感光度和高分辨率,
同样的传感器像素,可以生成1.6倍传统CCD的分辨率。
「Super CCD III」2002,S2 Pro
「Super CCD SR II」
スーパーCCDハニカムSR II ?2004,S3 Pro
「Super CCD SR Pro」2006,S5 Pro
到这里,大概是前半期的Super CCD的历程,
正好也与富士在这一阶段,与尼康合作打造的S机型,告一段落。
在2008年S100FS上,称作第8代;
同一年「Super CCD EXR」在2008年 Photokina 上公开,但在2009年的F200EXR上实装。
EXR可能可以分作两代,末代以实验性地加入了嵌入式的相位对焦点为尝试,
仅有 Z800EXR 和 F300EXR 两台机型。
富士可能还没有意识到,这一技术未来会极大的影响无反光镜取景条件下的自动对焦可用性。
以上机型列表,重点参考来自博客「大八洲徘徊記」关于使用Super CCD的机型统计。
迈入了CMOS时代,新的尝试也已经在酝酿中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2011年,富士做出了具备APS-C规格的X100,
这一机型成为其日后跻身高端相机市场,乃至主流制造商的序幕。
初代的X100上用的还是12MP的拜耳传感器,
而在2012年推出的X-Pro1,也就是其可换镜头系统的第一款作品上,
推出了命名为 X-Trans CMOS 的图像传感器。
富士胶片的公开材料来看,
X-Trans本身可以认为是一种Bayer的传感器,但改变了排布。
原本的排布为2x2构成一组,而富士采用了6x6一组。
通过观察可以发现,
X-Trans的每一行、每一列都具有三类型子像素
而RGB的比例成为了8:8:20,相比常规1:1:2,绿色像素更多。
同样是富士胶片官方的说法,因为降低了阵列中的规律性,宏观上的无序更强,
所以在不应用低通滤镜 low-pass filter 的情况下,也对数码摄影中的摩尔纹 moiré 有比较好的抑制效果;
反过来,去除低通滤镜则增强在普遍环境下的成像锐利度。
2013年1月,X100S登场
「X-Trans CMOS II」,这一代最大的改变,是引入片上相位对焦点。
即传感器上部分像素用于相位对焦,这也是因应无反世代而引入的技术之一。
「X-Trans CMOS III」在2016年1月,伴随 X-Pro2 机型一同登场。
工艺上从铝布线更换到铜布线,整体提升了读取速度,在噪声抑制和自动对焦速度上均有一些提升。
这一代的像素数大概在24.3MP规格。
在2018发布的X-T3上,宣告推出了「X-Trans CMOS 4」传感器。
标题这里有一处虽然不大的变化,但不妨一提,
即原先使用的罗马数字的3,即 III 标识,改成了阿拉伯数字的4。
4代伴随的一个大的变化,即前3代的X-Trans,都属于「前面照射型传感器」,
而4代开始,变成了「背照式传感器」 BSI或BI, Back-illuminated sensor。
背照式传感器在索尼早年2009时以小尺寸进行实践,
之后其他厂商如OmniVision厂牌,更多应用于手机摄影的场合。
图像传感器制造的巨擘,三星半导体与索尼半导体将其推进到更大幅面传感器上;
三星在2014年9月推出了APS-C规格的BSI构造传感器,并应用于其NX1机型上;
索尼则在2015年,A7R2机身上配置了全画幅规格的背照传感器。
从图像传感器的技术发展路径来看,接下来就是应用堆叠式,
或日文汉字称呼的「積層型」的型号,来应用于 X-Trans 上。
在2022年,5代应时而至。
X Summit OMIYA 2022 上,5月31日发布的「X-H2S」搭载了称作「X-Trans CMOS 5 HS」的型号;
随后,「X-Trans CMOS 5 HR」的类型一并诞生,即在第5世代,出现了并行的两组。
其中称作HS的型号依然保持26MP的规格,而HR型号,推至40MP。
Super CCD在其出现的时候是一个异端,但以其存续时期,也确实提及了当时传感器,乃至数码相机发展的痛点。
在4代目出现的SR和HR分野,明确指出了关于分辨率和灵敏度的需求。
特别是SR,以今天的视角来看,片上WDR、高感光可用性等均有涉及,甚至本博客讨论的双原生感光度,也可以将后期SR类型的SuperCCD作为一种先锋探索的案例。
在CMOS的优势被不可阻挡地由业界认可后,SuperCCD短暂的尝试将其扩展到CMOS类型上,但未获成功;
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,例如富士胶片的财务情况。
在2011年X100大获成功后,富士应该是步入了良性财务反馈循环,
抓紧推出了自己的可换镜头卡口系统,而X-Trans应该就是富士为自己设立的一种保护性技术壁垒。
其后的发展可以发现,其也有如SuperCCD在HR、SR的分野。
制造方面,高可信度的消息,推测是具体由索尼半导体(SSS)进行代工制造;
这种模式差不多要求索尼为X-Trans特殊排布保留一条同时期的产线,或至少为同产线上略为不同的工序段。
富士胶片同期也销售非X-Trans排列的款式,列为低端的如X-A子序列。
作为中画幅的GFX,应该是另外一个开发团队的作品,对于特别排布就不太感冒,
GFX机型都采用通用款的传感器排布,即RGBG类型。
以2018~2023视点来说,图像传感器除了 背照 - 堆栈 的普及,也会在改变排列的Quad Pixel方向上变化。
但是Quad Pixel的变化方案,恰好与,至少说现有的X-Trans存在冲突。
像40MP的X-H2款,并不能切换10MP模式来实现高灵敏度,颇为可惜。
之乎
于2024-02-22
由此出发,也一直在进行自己的传感器排布的研究,并且在历史上确实做出了相当的一些量产型实例。
中文领域似乎没有一个较为完整的回顾,
本文对此做一个笔记梳理。
目录
- Super CCD
- X-Trans CMOS
- 得失讨论
- 参考与引用
Super CCD
在CCD时代,关于新排布的尝试就已经开始。
特别的排布被视作一种高端元素,应用于其高阶产品上;
富士胶片也销售常见类型排布的产品。
在2000年富士展出了其FinePix S1 Pro产品,
スーパーCCD 即Super CCD这一类型在稍早的1999年10月公开。
富士胶片宣称其兼顾高感光度和高分辨率,
同样的传感器像素,可以生成1.6倍传统CCD的分辨率。
「Super CCD III」2002,S2 Pro
「Super CCD SR II」
スーパーCCDハニカムSR II ?2004,S3 Pro
S3 Pro |
「Super CCD SR Pro」2006,S5 Pro
到这里,大概是前半期的Super CCD的历程,
正好也与富士在这一阶段,与尼康合作打造的S机型,告一段落。
在2008年S100FS上,称作第8代;
同一年「Super CCD EXR」在2008年 Photokina 上公开,但在2009年的F200EXR上实装。
EXR可能可以分作两代,末代以实验性地加入了嵌入式的相位对焦点为尝试,
仅有 Z800EXR 和 F300EXR 两台机型。
富士可能还没有意识到,这一技术未来会极大的影响无反光镜取景条件下的自动对焦可用性。
代表机型 | 特性 |
---|---|
初代 2000~2001 | |
FinePix 4700Z FinePix 40i FinePix 4900Z FinePix 4500 FinePix 4800Z FinePix 50i FinePix S1 Pro | 1/1.7,与APS-C 前者原始像素240万 |
第2代 2001 | |
FinePix 6800Z FinePix 6900Z | 1/1.7 原始像素提升到330万 信号处理能力加强 |
第3代 2002 | |
FinePix F601 FinePix S602 FinePix F401* FinePix F402* FinePix M603 FinePix S2 Pro | 原始像素降低 多数为1/1.7, 还有视频特化的M603 S2 Pro为这一世代 |
第4代 2003~2004 | |
IV HR | |
FinePix F410 FinePix S5000 FinePix F420 FinePix S7000 FinePix F610 FinePix F810 FinePix E550 | 首次出现HR、SR分流 HR强调高分辨率 原始630万,输出1230万 |
IV SR | |
FinePix F700 FinePix F710 | |
第5代 2005~2006 | |
V HR | |
FinePix F10 FinePix Z1 FinePix S9000 FinePix S5200 FinePix F11 FinePix Z2 FinePix V10 FinePix Z3 FinePix S9100 FinePix A600 FinePix A900* | |
SR II | |
FinePix S3 Pro | 特供S3 Pro 5世代的SR变体里唯一款式 |
第6代 2006~2007 | |
VI HR | |
FinePix F30 FinePix S6000fd FinePix F31fd FinePix Z5fd FinePix A610* FinePix A800 FinePix F10 FinePix F40fd | |
SR Pro | |
FinePix S5 Pro | 特供S5 Pro 后为绝唱 |
第7代 2007~2008 | |
FinePix F50fd FinePix F60fd | |
第8代 2008 | |
FinePix S100FS FinePix F100fd | |
SuperCCD EXR 2009~2010 | |
FinePix F200EXR FinePix F70EXR FinePix S200EXR FinePix Z700EXR FinePix F80EXR | |
EXR 相位检测 2010 | |
FinePix F50fd FinePix F60fd |
- 在第4世代出现了HR、SR两种特化类型,强调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的类型
在随后的日子中,SR类型似乎较难制作,或富士认为其不适合小尺寸市场,而仅在APS-C类型的系列上出现 - S5 Pro的SR Pro没有列作第6代
- 7代其实回归了传统拜耳的方形阵列
- 在EXR世代,不按照代际,但也可以认为是9、10代际。
- 最后的EXR其实是F550EXR,但是其基底是CMOS
以上机型列表,重点参考来自博客「大八洲徘徊記」关于使用Super CCD的机型统计。
X-Trans CMOS
迈入了CMOS时代,新的尝试也已经在酝酿中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2011年,富士做出了具备APS-C规格的X100,
这一机型成为其日后跻身高端相机市场,乃至主流制造商的序幕。
初代的X100上用的还是12MP的拜耳传感器,
而在2012年推出的X-Pro1,也就是其可换镜头系统的第一款作品上,
推出了命名为 X-Trans CMOS 的图像传感器。
富士胶片的公开材料来看,
X-Trans本身可以认为是一种Bayer的传感器,但改变了排布。
原本的排布为2x2构成一组,而富士采用了6x6一组。
厂商公开图像 |
左为拜耳阵列的6x6规模,右为X-Trans的6x6规模 |
通过观察可以发现,
X-Trans的每一行、每一列都具有三类型子像素
而RGB的比例成为了8:8:20,相比常规1:1:2,绿色像素更多。
Bayer与X-Trans单色比例 | ||
项目 | 普通Bayer | X-Trans |
---|---|---|
G | 1/2 =50% | 5/9 ≈55.56% |
R | 1/4 =25% | 2/9 ≈22.22% |
B | 1/4 =25% | 2/9 ≈22.22% |
同样是富士胶片官方的说法,因为降低了阵列中的规律性,宏观上的无序更强,
所以在不应用低通滤镜 low-pass filter 的情况下,也对数码摄影中的摩尔纹 moiré 有比较好的抑制效果;
反过来,去除低通滤镜则增强在普遍环境下的成像锐利度。
2013年1月,X100S登场
「X-Trans CMOS II」,这一代最大的改变,是引入片上相位对焦点。
即传感器上部分像素用于相位对焦,这也是因应无反世代而引入的技术之一。
「X-Trans CMOS III」在2016年1月,伴随 X-Pro2 机型一同登场。
工艺上从铝布线更换到铜布线,整体提升了读取速度,在噪声抑制和自动对焦速度上均有一些提升。
这一代的像素数大概在24.3MP规格。
在2018发布的X-T3上,宣告推出了「X-Trans CMOS 4」传感器。
标题这里有一处虽然不大的变化,但不妨一提,
即原先使用的罗马数字的3,即 III 标识,改成了阿拉伯数字的4。
在参与相位点对焦的像素有很大提升 图片来自于 DC Watch Impress |
4代伴随的一个大的变化,即前3代的X-Trans,都属于「前面照射型传感器」,
而4代开始,变成了「背照式传感器」 BSI或BI, Back-illuminated sensor。
背照式传感器在索尼早年2009时以小尺寸进行实践,
之后其他厂商如OmniVision厂牌,更多应用于手机摄影的场合。
图像传感器制造的巨擘,三星半导体与索尼半导体将其推进到更大幅面传感器上;
三星在2014年9月推出了APS-C规格的BSI构造传感器,并应用于其NX1机型上;
索尼则在2015年,A7R2机身上配置了全画幅规格的背照传感器。
从图像传感器的技术发展路径来看,接下来就是应用堆叠式,
或日文汉字称呼的「積層型」的型号,来应用于 X-Trans 上。
在2022年,5代应时而至。
X Summit OMIYA 2022 上,5月31日发布的「X-H2S」搭载了称作「X-Trans CMOS 5 HS」的型号;
随后,「X-Trans CMOS 5 HR」的类型一并诞生,即在第5世代,出现了并行的两组。
其中称作HS的型号依然保持26MP的规格,而HR型号,推至40MP。
代表机型 | 特性 |
---|---|
X-Trans CMOS | |
2012~2013 | |
X-Pro1 X-E1 | |
X-Trans CMOS II | |
2013~ | |
X100S X100T X20 X-Q1 | 嵌入相位对焦点 |
X-Trans CMOS III | |
2016~2018 | |
X-Pro2 X100F X-H1 X-E3 | 改进 |
X-Trans CMOS 4 | |
2018~2022 | |
X-T3 X-T4 X100V | 背照式 [] [] |
X-Trans CMOS 5 HS X-Trans CMOS 5 HR | |
2022 | |
X-H2S X100V | |
X-H2 |
得失讨论
Super CCD在其出现的时候是一个异端,但以其存续时期,也确实提及了当时传感器,乃至数码相机发展的痛点。
在4代目出现的SR和HR分野,明确指出了关于分辨率和灵敏度的需求。
特别是SR,以今天的视角来看,片上WDR、高感光可用性等均有涉及,甚至本博客讨论的双原生感光度,也可以将后期SR类型的SuperCCD作为一种先锋探索的案例。
在CMOS的优势被不可阻挡地由业界认可后,SuperCCD短暂的尝试将其扩展到CMOS类型上,但未获成功;
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,例如富士胶片的财务情况。
在2011年X100大获成功后,富士应该是步入了良性财务反馈循环,
抓紧推出了自己的可换镜头卡口系统,而X-Trans应该就是富士为自己设立的一种保护性技术壁垒。
其后的发展可以发现,其也有如SuperCCD在HR、SR的分野。
制造方面,高可信度的消息,推测是具体由索尼半导体(SSS)进行代工制造;
这种模式差不多要求索尼为X-Trans特殊排布保留一条同时期的产线,或至少为同产线上略为不同的工序段。
富士胶片同期也销售非X-Trans排列的款式,列为低端的如X-A子序列。
作为中画幅的GFX,应该是另外一个开发团队的作品,对于特别排布就不太感冒,
GFX机型都采用通用款的传感器排布,即RGBG类型。
以2018~2023视点来说,图像传感器除了 背照 - 堆栈 的普及,也会在改变排列的Quad Pixel方向上变化。
但是Quad Pixel的变化方案,恰好与,至少说现有的X-Trans存在冲突。
像40MP的X-H2款,并不能切换10MP模式来实现高灵敏度,颇为可惜。
参考与引用
- 富士フイルム、レンズ交換式一眼レフ「FinePix S2 Pro」
~有効画素617万、最大記録画素1,212万
https://pc.watch.impress.co.jp/docs/2002/0530/fuji2.htm - SuperCCD出现不具合的情况
https://dc.watch.impress.co.jp/cda/other/2005/10/04/2416.html - 富士フイルム、ボディが進化したデジタル一眼「FinePix S5 Pro」
https://dc.watch.impress.co.jp/cda/dslr/2006/09/25/4683.html - X-Trans CMOS技术
https://fujifilm-x.com/global/products/x-trans-cmos/ - 4Debunking 6 Myths About the Fujifilm X-Trans Sensor
https://petapixel.com/2018/02/02/debunking-6-myths-fujifilm-x-trans-sensor/ - Blind Test: Fujifilm X-Trans vs Bayer Filter, Which is Better?
https://petapixel.com/2020/05/29/blind-test-fujifilm-x-trans-vs-bayer-filter-which-is-better/
之乎
于2024-02-22
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