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机的平顶设计
最近因为多在做松下Lumix的回顾,注意到这个设计范式,
虽然并不是什么创新类的设计,或有功能上的用途,只是因为好玩不妨总结一下。
本博客也时不时有稀奇古怪的关注点,这一话题倒是契合这一风格。
本文不少使用来自APOTELYT的对比图片,由于其上也有水印,可能不会一一说明,还请注意。
最后更新日期
2025-01-07
常见相机从大致轮廓来划分,大概就是有明显凸起军舰部,以及平顶的机型,
这是传统的相机造型范畴,此外可能还有一些标新立异,或者特种用途的广义相机可能有其他造型。
「軍艦部」说法来源于日文,指的是相机主体上方高耸部分。
通常来说,是容纳单反类型的取景器总成区域而形成。
所谓的平顶是一种抽象,相对于有明显隆起的机型而言。
仔细观看,很少有相机能做到上表面“一马平川”。
本文所关注的这种设计,属于平顶大分类下的一种变体,即存在高低两个阶段,但均为水平;
然后以斜面或阶梯来连接两个阶段。
如果审视最早的135相机设计,没有太多的需求,就是从正面看可能是一个长方形的投影。
但旁轴为了取景,需要安置一个取景窗,从习惯上来说,是偏向左侧的一个观景窗机构,内部带有黄斑联动等功能;这就使得左侧会高出一截来。
不仅仅是取景器,在黄斑联动发明之前,可能还需要配置专门的测距装置,以及安排转盘、快门钮等装备;
装配取景窗的左侧选择高出一截,而将这些设备移动到右侧,可以稍微矮一些。
如果仅仅考虑功能堆叠,往往是在长方形的上表面,堆砌许多零件。
如果我们要追求设计感,或者至少看上去不那么凌乱,就可以将这些设备包裹进去,成为机身的一部分。
1932年诞生的「Leica II」机型实践了这个想法。
这带来额外的好处,或者说既定副目标,
即在收纳时,相机包接触的是相机上表面,是带取景窗的较高阶,就相对不太会碰到转盘快门钮等位置。
无论是保护你的设置不会乱跳,还是这些相对精密的部分不会直接被碰撞,都是有好处的。
就135规格的发明者,徕卡而言,他们的标志性处理,
在二战后,其自行开发的新M卡口上实践,首见于「Leica M3」。
连接高低两个水平阶段的,是直角落,或者说阶梯。
阶梯式的段落成为了徕卡相机的一种特色或者说风格化线条。
仔细考虑的话,一体化成型的加工其实比斜角会更加复杂一些。
徕卡的旁轴相机设计成为典范,被后期者进行效仿;
在顶部设计的高低台连接中,有的为了致敬会采用阶梯,有的为了“避讳”选择斜角。
较近的胶片旁轴相机如Bessa是后者。
关于平顶上连接设计的说法,我没有找到相对通用的类型,无论是中文日文或者英文。
本文暂且以斜角/斜坡和阶梯/台阶来称呼,如果是对应的英文,我想用Slope以及Step;
不过前者在英文里有亚裔歧视的用途,使用时需要适当注意。
在相机发展历史上,平顶造型并不是旁轴类型专属,例如奥林巴斯在1963年推出的PEN F,即为单反类型,只是通过普羅稜鏡(英語:Porro prism)改变光路而实现了紧凑设计。
比如会对斜角的前段进行再倒角的设计,所以我觉得应该有以下:
项目3的混合过度,是结合了1、2的类型,在讨论松下部分机型,以及富士胶片的章节,可以发现。
项目4的纯粹平顶,可以见如索尼RX100、富士XQ1等型号,将按键或拨钮以下沉式嵌入了平顶中,给予了顶部一个视觉上无凸起的效果。
提及了LC1,不得不说徕卡。
德国的徕卡相机 Leica Camera,在数码相机方面与松下有深度合作。
LC1大概是「双厂牌机型」中的第一台,其徕卡版本称作 Digilux2。
但是在外观上其实有非常鲜明的差异,就是在顶部两个阶梯平台之间的处理;
徕卡使用了直角式台阶,松下则是斜角。
2005年柯尼卡美能达相机业务结束,一批相关的相机设计与制造人才进入了索尼及松下,为这两家在可换镜头相机领域的新兴势力,注入力量。
2006年,松下推出L1,这是他们第一台数码单反,也顺带拉了徕卡下水,加入了43阵营,推出了Digilux3机型。
值得一提的2005年的LZ2,虽然是平顶,但是在前脸上勾画出这种线条。
这种斜角后来几乎成为了松下相机事业的一种吉祥痕,或者福将,在可换镜头到固定镜头机型上都有出现。
在2008年,M43系统登场,松下和奥林巴斯也开始将重心转入M43,松下先推出具有EVF的机型,被描述为 SLR-like 的G1;
而奥、松都致力于平顶机的研发,即后来的「PEN E-P1」与「DMC GF1」。
在2011年,GF系列出现分流,留在GF的是入门的圆滑曲线定位。
GF3下沉面向经济型市场,而原先刚健朴实的风格被新序列的GX1继承;
GX系列就成为平顶斜角的主要实施机型,而GF系列到了9、10世代才回归这种风格。
GX1其实也具有平顶斜角设计,但是不明显,
甚至可以观察到拨盘和热靴高于上表面。
接下来GX7比较离经叛道,它的斜角在非常边缘的位置,使得转盘在顶部一个明显突出的位置。
GX8可以说是GX系列配置的巅峰,采用的机壳大了一圈,稳健不出错的设计。
GX9或者说GX7 MarkIII则是违背了传统,采用了近直角落。
前序提过,GF9世代有所回归,且高度差距更大。
2024年登场的全画幅规格的S9,采用平顶设计,同样是传统的斜角连接。
但松下在2016年推出的TX1机型,1英寸配置等效25-250mm的机型上,采用了直角阶梯处理。
两年后,2018年的续作,TX2上,并没有延续直角落,而是回归了松下常用的斜角。
在GX7 MarkIII (GX9)世代,松下出乎意料改变了平顶斜角范式,改用了正面看起来为阶梯的样式。
至于松下为什么摒弃传统,很可能是在功能上,塞入内置可弹出闪光灯而做出的退让。
斜角斜坡部分不太可能容纳空间,但阶梯处就可以完整存放,松下也确实在GX9顶边缘收纳了闪光灯。
在双厂牌战略下,徕卡也依然坚持直角,
传奇的M机型,以及在2015年登场的Q系列相机上,都可以看到,是直角落。
自徕卡与松下在21世纪展开合作以来,
徕卡即便在这类机型上也保持自己坚持的台阶段差造型。
首当其冲是LC1,与徕卡版本的DIGILUX2。
之后,松下迈入可换镜头领域,其4/3机型L1,以及徕卡版本的DIGILUX3。
例外其实发生在2014年,9月份发布了D-Lux的第7代机身,并没有命名为7,而是称作 D-Lux Typ109,
这是以LX100为基底的机型,同样保留了斜角。
之前的D-Lux 6则是不加修饰的平顶外露拨盘等元件。
不过可以看出,D-Lux迭代并不是完全套用外壳,尺寸上存在差异,但是这一斜角得以保留。
2018年登场的C-Lux与松下第二代的TX2 (ZS200)机型为双厂牌机型,也是采用斜角设计。
所以这种设计更是一种选择的结果。
这种选择,成为了厂牌的一种风格象征。
近些年伴随重心转向L系统,松下在M43可换镜头机型上推出上放缓;
特别是在过去15年间受好评的代表机型,GF、GX亦难见新作。
个人意愿来说,想看到这类型产品出现,特别是GX8的接续者。
不过这种相机以Bessa旁轴相机为基础而构成,使用的是来自索尼的6MP的CCD传感器。
R-D1、R-D1s、R-D1x都是类似的设计,甚至从传感器来看都是使用索尼半导体当时的劳模款式。
即便在复古稍有苗头的2012,RX1也是以近似纯平顶的面貌出现。
同一时期的RX100,在我看来更成熟,
电源开关、变焦钮、模式转盘等都下沉入平顶内部。
无论是NEX7还是延续到如A6700世代,APS-C的E口无反大多都延续了单阶平顶。
反而是在2020年的A7C机身上,玩起了这个斜角设计。
同时期的如ZV-E1、FX3等都是平顶,甚至工业风形象出现。
A7C序列接下来登场的是A7C2与A7CR,都带有斜角;
倒是ZV-E1采用了一种复合式构成。
前文之所以说大多,其实索尼在NEX-6上,短暂且隐秘地进行了一个斜角的尝试。
在NEX-7上,右肩是平行双转盘,进行了下沉设计;
而α6000开始,又改为彻底平顶。
多说几句,个人而言,喜欢这种将功能浓缩的小巧机型设计;
但索尼似乎颇后知后觉,虽然在外人看来他们具有丰富的资源。
直到2020年才由A7C开始制作全画幅平顶机型,之后则陆续将A7系列的三系传感器都制作了对应的平顶机。
他们要做外形设计,只需要回溯过往都可以拎出来好多灵感;他们也确实是这么做的。
在M43时期,他们将平顶机称作「E Pen」,具有「軍艦部」的机型称作「OM-D」,
分别是Pen系列和OM系列的造型新作。
严格来说,Pen系列无论是胶片世代还是M43,其上部都不是纯平,而是一种带有坡度的造型设计;但这种坡度抽象来看,也可以归为广义平顶。
至最近的E-PL10机型,哪怕由Olympus重组为OMDS,都保持了这种外观设计风格。
在1958年机型S3上有稍微那么点意思,但也没有避开转盘等零件。
到了数码世代,在2013年,与理光GR类似定位的「Coolpix A」也是统一平顶。
尼康的机型设计似乎特别不讲究顶部,放在与GR一起就看得出来。
在2015年「Nikon 1 J5」出现形式化的下沉双平面,但按键及转盘高于上平面。
反而是到了2016年预计发行的DL机型上,顶部设计又讲究起来了。
不过DL系列最终被叫停,并没有实际发售。
虽然有着富士龙 Fujinon 镜头厂牌,富士胶片在胶片时代的消费级相机设计,还是以PS机更为知名。
在数码世代则是以2011年推出X100的时间点为契机,这是非常明确的仿照旁轴风格的设计。
其后更是开辟了X卡口系统,其中制造了相当多的旁轴造型机身,使得该话题下,值得将富士胶片单独作为一个段落叙述。
涉及该造型的大概有:
但是在前三代的处理上,都是以直角落来完成的,
也就是说,都是徕卡式的直角阶断处理。
这个转折出现在4代目「X100F」,其改换为斜角形式。
在X100F之后的X100V、X100VI均延续了这一设计。
所以你看最初代到最新款的X100,完成了该细节的变化。
作为X100系列的衍生,富士也制造有等效28mm的机型,在一定程度上想与GR系列进行竞争。
2016年的X70,以及在意外因传感器停产后,2018年推出的续作XF10。
很相似,但是存在差别。
上图可以看到热靴有无、前脸对焦模式转盘,
仔细看会发现顶部转盘从「快门速度+曝光补偿」变成「模式选择+自定义」更现代的配置,
而在手柄处理和机身分段上也不同。
整体感觉X70会更高端,XF10偏向精简集约。
仅就顶部设计来说,X70是介于阶梯和斜角之间,更偏向阶梯。
实际上在中部进行了避让,为快门速度转盘让出了空间。
XF10是斜角变体,即使用近圆弧来完成两个平面连接。
两者之间还不太一样。
X-E1就是常见的这种两阶段水平顶,以斜角连接的范式。
当然,从背后视角来看,这个斜角也不是从前脸直通后背;
在机顶处,X-E1的斜角还是为转盘避让了空间。
X-Pro1就不一样了,在其右肩是非水平的设计,整体为向右侧继续下滑。
也就是说,也可能才是真的“斜肩”或者说“溜肩”的形态。
从个人审美来说并不喜欢这种设计,其造就了一种不平衡感。
X-E的下位机型,紧凑款的X-M1、X-A1则将这个斜角,演变为圆弧来处理过渡。
以上说的是富士胶片平顶初代机的情况,
X-Pro成为X品牌里,一个孤高的存在,性能上也许未必是旗舰,但是因为有着混合取景器及旁轴的设定,所以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子系列;
不过都没有什么外形上的巨大变动。
X-E则完全采用EVF,在水平比较中,大概是索尼的A6x00系列。
1、2世代都是直接的斜角,X-E3带上了弧度连接;
在4代时,设计系列有了更多变化,甚至让人想起X-M1;
本文关注的部分,变成了近垂直的段落;从俯视角度。
X-M子系列在仅1台后绝迹,富士胶片并未推出续作;
可能是想将这类取消X-Trans与EVF机型继续专注于下沉入门市场,而仅在X-A系列上施展。
X-A系列从弧度到直线,再回归弧度。
仅为2018年9月发布的GFX 50R,其有一个……看上去模棱两可的过渡。
而富士胶片其实在GFX50S,以及后续不带S的GFX100系列上,实践了可拆卸EVF的设计。
在拆去电子取景器后,这些GFX机型也出现了类似平顶的效果。
X100发布一年后,2011年,富士推出X10机型,采用2/3"尺寸的传感器,
且类型为末代EXR CMOS。
2012年生产XF1机型,同样为2/3";但其为单水平面顶部设计,类似RX100。
2013年有X20,2/3",基本就是X10的翻版。
稍迟于10月,XQ1,2/3",是一种更平的过度。
2014年8月,更新了X30,依然为2/3"。
2015年,XQ2登场,基本就是XQ1外壳复用。
我查询了相关记录,2011年登场的NEX-7进行了一个尝试,即为转盘位置开槽,让转盘下沉与上表面平齐,在视觉上得到纯平顶。
这个设计后来蔓延到5R及RX100机型上,成了纯平顶的一项可用且常见的设计。
除了以下沉式做成无凸起平顶,还有复合式结构而造成了复杂顶部。
这在索尼针对Vlog市场的ZV的可换镜头系列上常见;
例如ZV-E1通过错落排布,避开了凸起。
之乎
发布于 2024-12-21
虽然并不是什么创新类的设计,或有功能上的用途,只是因为好玩不妨总结一下。
本博客也时不时有稀奇古怪的关注点,这一话题倒是契合这一风格。
我绘制的概念示意,右侧为相机使用者的左手端 相机高低平面以斜角连接 |
本文不少使用来自APOTELYT的对比图片,由于其上也有水印,可能不会一一说明,还请注意。
最后更新日期
2025-01-07
目录
- 定义
- 何谓平顶机
- 平顶阶梯起源
- 平顶类型
- 松下 Lumix [跳转]
- 从诞生到传统
- 反动
- Leica的合作机型
- 其他厂牌
- 爱普生 EPSON
- 索尼 SONY
- 奥林巴斯 Olympus
- 富士胶片 Fujifilm [跳转]
- X100系列
- X-Pro、X-E与X-A
- GFX50R
- 小尺寸固定镜头机型
- 新的范式
- 参考与引用
概述
何谓平顶机
先要详细描述一下这个定义。常见相机从大致轮廓来划分,大概就是有明显凸起军舰部,以及平顶的机型,
这是传统的相机造型范畴,此外可能还有一些标新立异,或者特种用途的广义相机可能有其他造型。
左「α7CR」、右「α7R V」 右侧高耸的EVF,确保了拨盘在放在包里的时候天然不被触碰 图片来自DC Watch Impress |
「軍艦部」说法来源于日文,指的是相机主体上方高耸部分。
通常来说,是容纳单反类型的取景器总成区域而形成。
所谓的平顶是一种抽象,相对于有明显隆起的机型而言。
仔细观看,很少有相机能做到上表面“一马平川”。
本文所关注的这种设计,属于平顶大分类下的一种变体,即存在高低两个阶段,但均为水平;
然后以斜面或阶梯来连接两个阶段。
平顶阶梯起源
这种设计推断来说,是从旁轴上来的。如果审视最早的135相机设计,没有太多的需求,就是从正面看可能是一个长方形的投影。
但旁轴为了取景,需要安置一个取景窗,从习惯上来说,是偏向左侧的一个观景窗机构,内部带有黄斑联动等功能;这就使得左侧会高出一截来。
不仅仅是取景器,在黄斑联动发明之前,可能还需要配置专门的测距装置,以及安排转盘、快门钮等装备;
装配取景窗的左侧选择高出一截,而将这些设备移动到右侧,可以稍微矮一些。
如果仅仅考虑功能堆叠,往往是在长方形的上表面,堆砌许多零件。
(上述引用Twitter中为「Leica I」相机)不動品としていただいたまま、長らく飾りとして愛でていたライカA型、重修理からもどりました…! 今はキレッキレに動いて写真も撮れるようになって本当に嬉しい。詳しくは後ほど。 pic.twitter.com/S0cQ79ranr
— 柊サナカ (@hiiragisanaka) December 22, 2024
如果我们要追求设计感,或者至少看上去不那么凌乱,就可以将这些设备包裹进去,成为机身的一部分。
1932年诞生的「Leica II」机型实践了这个想法。
Leica II 型,取景器和靴结构都被包进了凸起的顶部,旋钮不高于这部分 图片来自Kameraprojekt Graz |
这带来额外的好处,或者说既定副目标,
即在收纳时,相机包接触的是相机上表面,是带取景窗的较高阶,就相对不太会碰到转盘快门钮等位置。
无论是保护你的设置不会乱跳,还是这些相对精密的部分不会直接被碰撞,都是有好处的。
就135规格的发明者,徕卡而言,他们的标志性处理,
在二战后,其自行开发的新M卡口上实践,首见于「Leica M3」。
Leica M3 正脸 图片来自Andrew Basterfield |
连接高低两个水平阶段的,是直角落,或者说阶梯。
阶梯式的段落成为了徕卡相机的一种特色或者说风格化线条。
仔细考虑的话,一体化成型的加工其实比斜角会更加复杂一些。
徕卡的旁轴相机设计成为典范,被后期者进行效仿;
在顶部设计的高低台连接中,有的为了致敬会采用阶梯,有的为了“避讳”选择斜角。
较近的胶片旁轴相机如Bessa是后者。
Bessa T 图片来自Zebrio |
关于平顶上连接设计的说法,我没有找到相对通用的类型,无论是中文日文或者英文。
本文暂且以斜角/斜坡和阶梯/台阶来称呼,如果是对应的英文,我想用Slope以及Step;
不过前者在英文里有亚裔歧视的用途,使用时需要适当注意。
在相机发展历史上,平顶造型并不是旁轴类型专属,例如奥林巴斯在1963年推出的PEN F,即为单反类型,只是通过普羅稜鏡(英語:Porro prism)改变光路而实现了紧凑设计。
Olympus 奥林巴斯 PEN F,使用135胶卷拍摄半格 图片来自Hiyotada |
平顶类型
在平顶机型的范式中,前述的斜角与直落是两大基本类型,在后续的设计里,其实出现了非常多的变体。比如会对斜角的前段进行再倒角的设计,所以我觉得应该有以下:
- 阶梯过度
- 斜角过度
- 混合过度
- 纯粹平顶
- 新的范式
项目3的混合过度,是结合了1、2的类型,在讨论松下部分机型,以及富士胶片的章节,可以发现。
项目4的纯粹平顶,可以见如索尼RX100、富士XQ1等型号,将按键或拨钮以下沉式嵌入了平顶中,给予了顶部一个视觉上无凸起的效果。
松下 Lumix
从诞生到传统
Lumix的第一台机型是LC5,但第一台高端机型则是LC1。提及了LC1,不得不说徕卡。
德国的徕卡相机 Leica Camera,在数码相机方面与松下有深度合作。
LC1大概是「双厂牌机型」中的第一台,其徕卡版本称作 Digilux2。
但是在外观上其实有非常鲜明的差异,就是在顶部两个阶梯平台之间的处理;
徕卡使用了直角式台阶,松下则是斜角。
LC1,在往后的Lumix平顶中,你都可以找到它的影子 |
2005年柯尼卡美能达相机业务结束,一批相关的相机设计与制造人才进入了索尼及松下,为这两家在可换镜头相机领域的新兴势力,注入力量。
2006年,松下推出L1,这是他们第一台数码单反,也顺带拉了徕卡下水,加入了43阵营,推出了Digilux3机型。
值得一提的2005年的LZ2,虽然是平顶,但是在前脸上勾画出这种线条。
DMC-LZ2 图片来自Slo-mo |
这种斜角后来几乎成为了松下相机事业的一种吉祥痕,或者福将,在可换镜头到固定镜头机型上都有出现。
在2008年,M43系统登场,松下和奥林巴斯也开始将重心转入M43,松下先推出具有EVF的机型,被描述为 SLR-like 的G1;
而奥、松都致力于平顶机的研发,即后来的「PEN E-P1」与「DMC GF1」。
GF系列命运多舛,在1、2两代机型上定下了刚健朴实的设计风格,但
在2011年,GF系列出现分流,留在GF的是入门的圆滑曲线定位。
GF3下沉面向经济型市场,而原先刚健朴实的风格被新序列的GX1继承;
GX系列就成为平顶斜角的主要实施机型,而GF系列到了9、10世代才回归这种风格。
GX1其实也具有平顶斜角设计,但是不明显,
甚至可以观察到拨盘和热靴高于上表面。
接下来GX7比较离经叛道,它的斜角在非常边缘的位置,使得转盘在顶部一个明显突出的位置。
GX8可以说是GX系列配置的巅峰,采用的机壳大了一圈,稳健不出错的设计。
GX9或者说GX7 MarkIII则是违背了传统,采用了近直角落。
前序提过,GF9世代有所回归,且高度差距更大。
GF10 图片来自DC Watch Impress |
2024年登场的全画幅规格的S9,采用平顶设计,同样是传统的斜角连接。
反动
虽然松下似乎很喜欢平顶斜角,但松下在2016年推出的TX1机型,1英寸配置等效25-250mm的机型上,采用了直角阶梯处理。
两年后,2018年的续作,TX2上,并没有延续直角落,而是回归了松下常用的斜角。
在GX7 MarkIII (GX9)世代,松下出乎意料改变了平顶斜角范式,改用了正面看起来为阶梯的样式。
GX9的正面 图片来自DPReview |
至于松下为什么摒弃传统,很可能是在功能上,塞入内置可弹出闪光灯而做出的退让。
斜角斜坡部分不太可能容纳空间,但阶梯处就可以完整存放,松下也确实在GX9顶边缘收纳了闪光灯。
GX9的内置闪光灯 图片同样来自DPReview |
徕卡 Leica 合作机型
把徕卡作为松下章节的一段,好像是有点不尊敬了……不过作为描述外观设计演变的线索,也不是那么不妥。在双厂牌战略下,徕卡也依然坚持直角,
传奇的M机型,以及在2015年登场的Q系列相机上,都可以看到,是直角落。
自徕卡与松下在21世纪展开合作以来,
徕卡即便在这类机型上也保持自己坚持的台阶段差造型。
首当其冲是LC1,与徕卡版本的DIGILUX2。
Leica DIGILUX2 与 松下 LC1 图片来自PC Watch Impress |
之后,松下迈入可换镜头领域,其4/3机型L1,以及徕卡版本的DIGILUX3。
例外其实发生在2014年,9月份发布了D-Lux的第7代机身,并没有命名为7,而是称作 D-Lux Typ109,
这是以LX100为基底的机型,同样保留了斜角。
之前的D-Lux 6则是不加修饰的平顶外露拨盘等元件。
不过可以看出,D-Lux迭代并不是完全套用外壳,尺寸上存在差异,但是这一斜角得以保留。
2018年登场的C-Lux与松下第二代的TX2 (ZS200)机型为双厂牌机型,也是采用斜角设计。
小结
松下Lumix是一个没有往昔漫长相机设计历史的厂牌,其大热即是数码世代。所以这种设计更是一种选择的结果。
这种选择,成为了厂牌的一种风格象征。
松下Lumix机型平顶设计 | |
斜角 | 阶梯 |
---|---|
Four Thirds | |
L1 | - |
Micro Four Thirds | |
GF1 GF2 GX1 GX7 GX8 GX85 GF9 GF10 | GX9 |
L卡口 | |
S9 | - |
特别是在过去15年间受好评的代表机型,GF、GX亦难见新作。
个人意愿来说,想看到这类型产品出现,特别是GX8的接续者。
其他厂牌
爱普生 EPSON
在2010之前时期制作了以APS-C规格传感器的数码旁轴相机,不过这种相机以Bessa旁轴相机为基础而构成,使用的是来自索尼的6MP的CCD传感器。
R-D1、R-D1s、R-D1x都是类似的设计,甚至从传感器来看都是使用索尼半导体当时的劳模款式。
索尼 SONY
索尼很早以Mavica涉足,在数码世代以Cybershot闻名,复古或者仿旁轴倒移一直不是索尼的风格。即便在复古稍有苗头的2012,RX1也是以近似纯平顶的面貌出现。
RX1与X100比较,RX1机顶凸起没有保护 图片来自DPReview |
同一时期的RX100,在我看来更成熟,
电源开关、变焦钮、模式转盘等都下沉入平顶内部。
RX100机顶为一个齐整平面 图片来自DC Watch Impress |
无论是NEX7还是延续到如A6700世代,APS-C的E口无反大多都延续了单阶平顶。
反而是在2020年的A7C机身上,玩起了这个斜角设计。
同时期的如ZV-E1、FX3等都是平顶,甚至工业风形象出现。
A7C序列接下来登场的是A7C2与A7CR,都带有斜角;
倒是ZV-E1采用了一种复合式构成。
前文之所以说大多,其实索尼在NEX-6上,短暂且隐秘地进行了一个斜角的尝试。
NEX-6,右肩叠加双转盘位置的下沉 |
在NEX-7上,右肩是平行双转盘,进行了下沉设计;
而α6000开始,又改为彻底平顶。
多说几句,个人而言,喜欢这种将功能浓缩的小巧机型设计;
但索尼似乎颇后知后觉,虽然在外人看来他们具有丰富的资源。
直到2020年才由A7C开始制作全画幅平顶机型,之后则陆续将A7系列的三系传感器都制作了对应的平顶机。
奥林巴斯 Olympus
与索尼或者松下这样的厂商不同,奥林巴斯有更长的,追溯至战后时光的相机设计制造历史。他们要做外形设计,只需要回溯过往都可以拎出来好多灵感;他们也确实是这么做的。
在M43时期,他们将平顶机称作「E Pen」,具有「軍艦部」的机型称作「OM-D」,
分别是Pen系列和OM系列的造型新作。
严格来说,Pen系列无论是胶片世代还是M43,其上部都不是纯平,而是一种带有坡度的造型设计;但这种坡度抽象来看,也可以归为广义平顶。
初代目 E-PL1 与 E-P1 图片来自DC Watch Impress |
至最近的E-PL10机型,哪怕由Olympus重组为OMDS,都保持了这种外观设计风格。
尼康 Nikon
尼康在20世纪,二战后的是管理,曾经推出过S卡口的旁轴机型,不过在顶部处理都很随意,并没有高低平面的讲究。在1958年机型S3上有稍微那么点意思,但也没有避开转盘等零件。
到了数码世代,在2013年,与理光GR类似定位的「Coolpix A」也是统一平顶。
Coolpix A 图片来自DC Watch Impress |
尼康的机型设计似乎特别不讲究顶部,放在与GR一起就看得出来。
2013年前后脚的机器,GR与CA 来源同上图 |
在2015年「Nikon 1 J5」出现形式化的下沉双平面,但按键及转盘高于上平面。
反而是到了2016年预计发行的DL机型上,顶部设计又讲究起来了。
DL 18-50,它的热靴处理采用了侧置下沉, 同系列的DL 24-85是中置突出 |
不过DL系列最终被叫停,并没有实际发售。
富士胶片 Fujifilm
虽然有着富士龙 Fujinon 镜头厂牌,富士胶片在胶片时代的消费级相机设计,还是以PS机更为知名。
在数码世代则是以2011年推出X100的时间点为契机,这是非常明确的仿照旁轴风格的设计。
其后更是开辟了X卡口系统,其中制造了相当多的旁轴造型机身,使得该话题下,值得将富士胶片单独作为一个段落叙述。
涉及该造型的大概有:
- X100系列,不可换镜头
- X-Pro与X-E等可换镜头无反
- GFX的平顶机型
- 小尺寸传感器固定镜头机型
Fujifilm平顶机类型 | |
斜角 | 阶梯 |
---|---|
大传感器 固定镜头 | |
X100F X100V X100VI XF10 | X100 X100S X100T X70 |
X系统可换镜头无反 | |
X-E1 X-E2 / X-E2s X-E3 X-M1 X-M5 X-A1 X-A2 X-A3 X-A5 X-A10 X-A7 | X-E4 |
GFX | |
GFX50R | |
小传感器 固定镜头 | |
X10 X20 X30 |
X100及衍生系列
X100但是在前三代的处理上,都是以直角落来完成的,
也就是说,都是徕卡式的直角阶断处理。
这个转折出现在4代目「X100F」,其改换为斜角形式。
在X100F之后的X100V、X100VI均延续了这一设计。
所以你看最初代到最新款的X100,完成了该细节的变化。
作为X100系列的衍生,富士也制造有等效28mm的机型,在一定程度上想与GR系列进行竞争。
2016年的X70,以及在意外因传感器停产后,2018年推出的续作XF10。
左X70,右XF10 |
很相似,但是存在差别。
上图可以看到热靴有无、前脸对焦模式转盘,
仔细看会发现顶部转盘从「快门速度+曝光补偿」变成「模式选择+自定义」更现代的配置,
而在手柄处理和机身分段上也不同。
整体感觉X70会更高端,XF10偏向精简集约。
仅就顶部设计来说,X70是介于阶梯和斜角之间,更偏向阶梯。
X70前脸 |
实际上在中部进行了避让,为快门速度转盘让出了空间。
段落处为快门速度转盘进行了避让 |
XF10是斜角变体,即使用近圆弧来完成两个平面连接。
X-Pro、X-E及X-A
其实富士胶片最早采用斜角设计的并不是X100系列,而是在2012年,X卡口开山作的X-Pro1和X-E1上。两者之间还不太一样。
X-E1就是常见的这种两阶段水平顶,以斜角连接的范式。
当然,从背后视角来看,这个斜角也不是从前脸直通后背;
在机顶处,X-E1的斜角还是为转盘避让了空间。
X-Pro1就不一样了,在其右肩是非水平的设计,整体为向右侧继续下滑。
也就是说,也可能才是真的“斜肩”或者说“溜肩”的形态。
从个人审美来说并不喜欢这种设计,其造就了一种不平衡感。
从X-Pro1到X-Pro3,都是溜肩 |
X-E的下位机型,紧凑款的X-M1、X-A1则将这个斜角,演变为圆弧来处理过渡。
X-M1的斜角变成了一种圆弧角 图片来自DC Watch Impress来自DC Watch Impress |
以上说的是富士胶片平顶初代机的情况,
X-Pro成为X品牌里,一个孤高的存在,性能上也许未必是旗舰,但是因为有着混合取景器及旁轴的设定,所以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子系列;
不过都没有什么外形上的巨大变动。
X-E则完全采用EVF,在水平比较中,大概是索尼的A6x00系列。
1、2世代都是直接的斜角,X-E3带上了弧度连接;
在4代时,设计系列有了更多变化,甚至让人想起X-M1;
本文关注的部分,变成了近垂直的段落;从俯视角度。
X-E4顶部设计 图片来自DC Watch Impress |
X-M子系列在仅1台后绝迹,富士胶片并未推出续作;
可能是想将这类取消X-Trans与EVF机型继续专注于下沉入门市场,而仅在X-A系列上施展。
X-A系列从弧度到直线,再回归弧度。
GFX系列
富士胶片还涉足中画幅机身,即GFX或说G卡口交换机身,但其原生平顶机型目前来看,仅为2018年9月发布的GFX 50R,其有一个……看上去模棱两可的过渡。
而富士胶片其实在GFX50S,以及后续不带S的GFX100系列上,实践了可拆卸EVF的设计。
在拆去电子取景器后,这些GFX机型也出现了类似平顶的效果。
卸去EVF的GFX50S 图片来自DC Watch Impress |
卸除了EVF的GFX100 II 图片来自PCMag |
小尺寸传感器机型
X100发布一年后,2011年,富士推出X10机型,采用2/3"尺寸的传感器,
且类型为末代EXR CMOS。
2012年生产XF1机型,同样为2/3";但其为单水平面顶部设计,类似RX100。
2013年有X20,2/3",基本就是X10的翻版。
稍迟于10月,XQ1,2/3",是一种更平的过度。
2014年8月,更新了X30,依然为2/3"。
2015年,XQ2登场,基本就是XQ1外壳复用。
平顶机的新范式
我查询了相关记录,2011年登场的NEX-7进行了一个尝试,即为转盘位置开槽,让转盘下沉与上表面平齐,在视觉上得到纯平顶。
NEX-7右肩双拨轮下沉,不过旧式i-ISO热靴还是凸起了 图片来自DC Watch Impress |
这个设计后来蔓延到5R及RX100机型上,成了纯平顶的一项可用且常见的设计。
除了以下沉式做成无凸起平顶,还有复合式结构而造成了复杂顶部。
这在索尼针对Vlog市场的ZV的可换镜头系列上常见;
例如ZV-E1通过错落排布,避开了凸起。
参考与引用
之乎
发布于 2024-12-21
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