索尼的全画幅平顶机型
在2020年发布了A7C机型,到2024年的现在,这一系列相对丰富。
说起来,在2010年推出无反机型时,索尼的NEX系列便是一系列的平顶机型。
伴随这一系列壮大与丰富,本文总结这些机型设计。
本文最后更新日期
2025-01-03
模糊定义的索尼全画幅平顶机型,其开山之作,是2020年登场的A7C;
根据官方的解释,C是代表「Compact」,紧凑。
这一造型类型在2019年由 Sigma FP 拔得头筹,可能是受到其市场看好的影响,
索尼终于转向而推出这类造型。
到2024年,索尼推出了相当一族外观造型类似2020年A7C,配置有135规格全画幅图像传感器的相机。
包括不限于:
至2024世代,在索尼无反上,其图像传感器涵盖了不同分辨率和用途。
即在多年后加入了斜切式的设计,这一设计最早在2012年的NEX-6出现,之后再也没有在平顶的NEX系列上实现。
这一类相关设计在之前相机的平顶设计中有所讨论。
在以摄影为长的A7C系列上,使用了高低双平面,配以斜角连接的设计;
而摄像或者说视频录制机型上,ZV-E1和FX3更趋向模块化的整体平面,其中FX3密布了螺纹孔以供拓展所需。
其体型更大,但电量等参数更好,在2017以来基本实现了对FW50的逐渐替换。
平顶系列机型虽然追求小巧,依然选择了高容量的FZ100电池;
突出的部分正好构建握持便利的手柄位置 Handle。
这一选择与 Sigma FP (2019)、Lumix S9 (2024) 等都不相同。
索尼是在USB机身充电、供电上建设较早的厂家,平顶机一样支持这些特性。
不过平顶机身目前基本只配置了单一的 USB Type C 口,所以在一些特定条件下会存在占用的情况;
也因为此,有以FZ100为基底的「假电池」产品。
「假电池」是一种俗称,指的是电池形态,但由外部连线进行稳定供电的模组。
其中的“假”不应理解为真伪,而是假借的含义。
英文一般称作「D-Tap」或者正式一些「DC Coupler」;
索尼对应「DC-C1」,同时支持FW50与FZ100型号。
一般以观感说来,面板越大越好,大面板做高分辨率也容易,这世代流行的0.5英寸面板,很容易实现369或者576万点(分别为1280×960及1600×1200)。
而0.39英寸目前封顶似乎在236万点(约1024×768)。
小面板带来了相对小的光学目镜尺寸,在初代实现了0.59的放大率,
到了α7C II,实现了0.7x放大率。
据说是索尼针对客户调查做出的调整。
而定位专业视频制作以及Vlog的FX3与ZV-E1,直接取消了EVF。
准确来说是2020年7月的A7S3率先配置,因为其适配性更好,就顺理成章登陆平顶机型。
至本文发布的2024年,索尼的平顶FE机型,都使用侧翻全向方案。
关于屏幕翻转方案,之前已撰文数码相机的屏幕翻转方案介绍。
作为配套于左侧翻开式屏幕的设计,左侧插口盖的设计也有一定的改变。
主要出现在A7C2世代,在左侧的上下位置为上翻,即尽量不对屏幕翻开时的插线造成干涉。
要说索尼做平顶全画幅机型,真是有一种「起了个大早,赶了个晚集」的感觉。
这一章我们来梳理一下。
厂商们受到鼓舞,特别是松下GF1的热销,也纷纷加快了自己的步伐。
这就出现了取舍,在技术层面以外,就是造型的部分。
厂商们通常分成了两种:
通常来说,这种平顶-军舰顶的区分,以取景器有无作为等效界定,但在富士胶片的X-Pro1上是一个例外;
而在索尼自己推出NEX-7,及松下推出GX7,这一区隔也取消了。
索尼则相对复杂,我们分作APS-C世代,和FE世代说明。
在2010年,索尼推出了NEX系统,初代的NEX5及NEX3均为平顶;
有相当理由相信,其目的对标热度颇高的松下GF系列。
索尼之后在部分地区发布了类单反造型(SLR-like)的α3000、α3500。
3000机型的发布已经是2013年了,
到了这一年的9月,索尼终于下定决心将E卡口推向135,即FE,并且以α7、α7R作为开山之作。
FE系统自发布以来,在消费级摄影环节,都是以军舰顶造型出现;
直到2020年的A7C形成了转折。
就此来看,索尼找无反的造型方面,还多少有些不走寻常路的意味。
而造就了 平顶-军舰顶-平顶 的一个大圈,用了10年时间。
即摄像机业务的VG900,以及固定镜头的RX1。
都和135规格图像传感器有关。
索尼在这款及衍生系列上的耐性显然不足,在2015年「RX1R II」后就不再推出续作。
值得比较的是徕卡Q,在2015年推出,并且延续三代,在2024年依然推出了变体Q3 43,韧性很足。
两者的处境可能也有不同,即RX1带有技术验证的目的;
而徕卡SL应该是与Q同步的,都在2015年推出。
RX1可能会冲击到FE系统,而Q对于SL系,则更多视作一种补充。
话说回RX1,我之前在平顶设计的文里也说过,RX1更有一种粗旷的感觉。
同为2012年的RX100,其采用了全平顶部的设计,旋钮以下沉方式摆放,与上表面平齐,这方面体现了相机设计的部分。
而RX1则是把零件摆放在顶部,任由其突出,这样在收纳入相机包时,会触碰到可能的设定等内容 —— 即所谓粗旷感。
之乎
发布于 2024-12-31
说起来,在2010年推出无反机型时,索尼的NEX系列便是一系列的平顶机型。
伴随这一系列壮大与丰富,本文总结这些机型设计。
本文最后更新日期
2025-01-03
目录
- 系列集结
- 设计共性
- 造型
- 能源系统
- 电子取景器
- 屏幕
- 诞生的背景
- 造型分歧
- 试水之作
- 参考与引用
系列集结
模糊定义的索尼全画幅平顶机型,其开山之作,是2020年登场的A7C;
根据官方的解释,C是代表「Compact」,紧凑。
这一造型类型在2019年由 Sigma FP 拔得头筹,可能是受到其市场看好的影响,
索尼终于转向而推出这类造型。
到2024年,索尼推出了相当一族外观造型类似2020年A7C,配置有135规格全画幅图像传感器的相机。
包括不限于:
- A7C (2020)
- ILME FX3 (2021)
- ZV-E1 (2023)
- A7C2 (2023)
- A7CR (2023)
双世代的「α7C II」、「α7C」 图片来自DC Watch Impress |
至2024世代,在索尼无反上,其图像传感器涵盖了不同分辨率和用途。
图像传感器划分 | ||
主流 | 高像素 | 灵敏/视频特化 |
---|---|---|
24MP | 61MP | 12MP |
A7C | A7CR | FX3 ZV-E1 |
33MP | ||
A7C2 |
设计共性
造型
外形部分,区别于性能参数之外,可以发现索尼对于平顶机型的设计有了一个回环,即在多年后加入了斜切式的设计,这一设计最早在2012年的NEX-6出现,之后再也没有在平顶的NEX系列上实现。
这一类相关设计在之前相机的平顶设计中有所讨论。
左「α7CR」、右「α7R V」 右侧高耸的EVF,确保了拨盘在放在包里的时候天然不被触碰 图片来自DC Watch Impress |
在以摄影为长的A7C系列上,使用了高低双平面,配以斜角连接的设计;
而摄像或者说视频录制机型上,ZV-E1和FX3更趋向模块化的整体平面,其中FX3密布了螺纹孔以供拓展所需。
能源系统
「NP-FZ100」电池在2017年登场,是对「NP-FW50」的一个升级。其体型更大,但电量等参数更好,在2017以来基本实现了对FW50的逐渐替换。
平顶系列机型虽然追求小巧,依然选择了高容量的FZ100电池;
突出的部分正好构建握持便利的手柄位置 Handle。
A7C配置「NP-FZ100」电池,隆起的手柄正好收纳电池 图片来自DC Watch Impress |
这一选择与 Sigma FP (2019)、Lumix S9 (2024) 等都不相同。
索尼是在USB机身充电、供电上建设较早的厂家,平顶机一样支持这些特性。
不过平顶机身目前基本只配置了单一的 USB Type C 口,所以在一些特定条件下会存在占用的情况;
也因为此,有以FZ100为基底的「假电池」产品。
「假电池」是一种俗称,指的是电池形态,但由外部连线进行稳定供电的模组。
其中的“假”不应理解为真伪,而是假借的含义。
英文一般称作「D-Tap」或者正式一些「DC Coupler」;
索尼对应「DC-C1」,同时支持FW50与FZ100型号。
电子取景器
作为妥协,在继续保留EVF的状态下,A7C换用了0.39英寸的显示面板。一般以观感说来,面板越大越好,大面板做高分辨率也容易,这世代流行的0.5英寸面板,很容易实现369或者576万点(分别为1280×960及1600×1200)。
而0.39英寸目前封顶似乎在236万点(约1024×768)。
小面板带来了相对小的光学目镜尺寸,在初代实现了0.59的放大率,
到了α7C II,实现了0.7x放大率。
据说是索尼针对客户调查做出的调整。
而定位专业视频制作以及Vlog的FX3与ZV-E1,直接取消了EVF。
屏幕
索尼之前无反机身一直以两段式俯仰翻折配置,在A7C上投向了侧翻全向式;准确来说是2020年7月的A7S3率先配置,因为其适配性更好,就顺理成章登陆平顶机型。
至本文发布的2024年,索尼的平顶FE机型,都使用侧翻全向方案。
FX3的侧翻屏幕样式 左图来自索尼官方,右图来自DPReview |
关于屏幕翻转方案,之前已撰文数码相机的屏幕翻转方案介绍。
作为配套于左侧翻开式屏幕的设计,左侧插口盖的设计也有一定的改变。
主要出现在A7C2世代,在左侧的上下位置为上翻,即尽量不对屏幕翻开时的插线造成干涉。
诞生的背景
要说索尼做平顶全画幅机型,真是有一种「起了个大早,赶了个晚集」的感觉。
这一章我们来梳理一下。
造型的分歧
进入无反世代的标志,是2008年MFT系统的建立。厂商们受到鼓舞,特别是松下GF1的热销,也纷纷加快了自己的步伐。
这就出现了取舍,在技术层面以外,就是造型的部分。
厂商们通常分成了两种:
- 率先研发平顶机型
- 平顶机型与类单反造型齐头并进
无反世代,平顶优先开发 | ||
首台平顶机 | 首台军舰顶机型 | 间隔 |
---|---|---|
Olympus 奥林巴斯 | ||
E-P1 2009-06 | E-M5 2012-02 | 2.6 |
Canon 佳能 EF-M | ||
EOS M 2012-06 | EOS M5 2016-09 | 4.25 |
Fujifilm 富士胶片 X | ||
X-Pro1 2012-01 | X-T1 2014-01 | 2 |
通常来说,这种平顶-军舰顶的区分,以取景器有无作为等效界定,但在富士胶片的X-Pro1上是一个例外;
而在索尼自己推出NEX-7,及松下推出GX7,这一区隔也取消了。
索尼则相对复杂,我们分作APS-C世代,和FE世代说明。
在2010年,索尼推出了NEX系统,初代的NEX5及NEX3均为平顶;
有相当理由相信,其目的对标热度颇高的松下GF系列。
索尼之后在部分地区发布了类单反造型(SLR-like)的α3000、α3500。
3000机型的发布已经是2013年了,
到了这一年的9月,索尼终于下定决心将E卡口推向135,即FE,并且以α7、α7R作为开山之作。
FE系统自发布以来,在消费级摄影环节,都是以军舰顶造型出现;
直到2020年的A7C形成了转折。
就此来看,索尼找无反的造型方面,还多少有些不走寻常路的意味。
而造就了 平顶-军舰顶-平顶 的一个大圈,用了10年时间。
试水之作
在大概2012年的节点,其实索尼进行了两个路线的试水项目,即摄像机业务的VG900,以及固定镜头的RX1。
都和135规格图像传感器有关。
DSC-RX1 |
索尼在这款及衍生系列上的耐性显然不足,在2015年「RX1R II」后就不再推出续作。
值得比较的是徕卡Q,在2015年推出,并且延续三代,在2024年依然推出了变体Q3 43,韧性很足。
两者的处境可能也有不同,即RX1带有技术验证的目的;
而徕卡SL应该是与Q同步的,都在2015年推出。
RX1可能会冲击到FE系统,而Q对于SL系,则更多视作一种补充。
话说回RX1,我之前在平顶设计的文里也说过,RX1更有一种粗旷的感觉。
同为2012年的RX100,其采用了全平顶部的设计,旋钮以下沉方式摆放,与上表面平齐,这方面体现了相机设计的部分。
而RX1则是把零件摆放在顶部,任由其突出,这样在收纳入相机包时,会触碰到可能的设定等内容 —— 即所谓粗旷感。
参考与引用
- ソニーα7Cのスペックと製品写真まとめ
宮澤孝周 [2020-09-15] - “フルサイズ×コンパクト”の後継機…
高解像度モデル「α7CR」/正統進化「α7C II」が同時に登場
宮本義朗 [2023-08-29] - 「α7CR」「α7C II」の動画新機能を紹介
小型ボディに4K 60p、S-Cinetone、イントラ記録など網羅
武石修 [2023-10-23]
之乎
发布于 2024-12-31
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