缅怀一台角落相机 尼康DL 18-50

2016年,我一度要成为尼康用户。

这一年的2月份,尼康公司宣布了几款新机的计划。
以1英寸传感器作为基底,配置不同焦距;
在先期的命名里,直接把等效焦距标注到机器脑门上,倒是一目了然:
  • DL 18-50
  • DL 24-85
  • DL 24-500



目录

  1. 超广角便携机的简明史
    • 便携机风潮
    • 小机器,大世界
    • 无反登场
    • 另一股势力
  2. 相机的演出
    • 可换镜头的成绩单
    • 尼康与一英寸
    • 尼康的试错



超广角便携机的简明史


便携机风潮

1956年,战后的日本百废待兴,虽然十年建设颇有成就,社会机能逐渐恢复,但是广大人民的收入还在爬坡。
这一年,早稻田大学机械工程毕业的米谷美久进入了「して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」,也就是今日的奥林巴斯。
他的课题是没有人做过的方向,要求是结构简单、性能可靠、成本低廉。

1959年,脑袋上写着 OLYMPUS-PEN ,造型有些怪异的相机登场,全世界爱好者很快都会认识他。
零售价格6,000円,虽然以当时的消费水平来看,还是不便宜,相当于大学毕业生的半个月工资;
但衡量市场同期产品售价,按照今天的话说,“交个朋友”。

初代Olympus Pen 图片来自Ashley Pomeroy


省着用不如用着省,一卷标准的135胶卷提供36张拍摄数目,
对于一些不那么标准的135胶卷,可能卷要长那么一点点,小心装配使用的话,每卷可以多1~2张,这种消息也是在资金紧张的用户群里不胫而走。
半格机一次使用一半画幅拍摄,经济型72变,诱惑力太大;
用于拍摄练习或是生活记录,不二之选。

左右两条是半格机拍摄,中间为标准135;可以看到,同样的胶片,不一样的应用方式。
图片来自Ashley Pomeroy
这一设计的副作用,在于小巧不张扬的机身,吸引了女性用户。
到了1961年,PEN EE发行,统计中的女性用户达到了33%。

总而言之,一时间,半格机蔚为风行,日本所有相机厂,都扎堆要赶上这趟车。
抓紧点还能赶上口热汤,迟疑些连汤都没了。

Canon Demi
佳能的Demi EE17 图片由Dmitri K.拍摄,以BY-NC-ND 2.0协议分发

当时的半格机市场多火呢?
佳能自己有一个说法
「当Demi上市时,市场上已存在12款竞争机型。」

这种风靡不仅仅是日本,而是全球范围。
在事情变得过分诡异之前,禄来 Rollei 在1966年的Photokina带来了 Rollei 35。

一台Rollei 35 S,半格机尺寸,全画幅配置。图片来自D. Meyer


伴随着自动测光,乃至后来自动对焦技术的出现,作为一个新类型的 Point&Shoot 类别越来越成熟好用。
奥林巴斯XA、美能达TC-1等等,不一而足。


小机器,大世界

1996年,理光推出了GR1相机。
虽然当时PS机市场好手林立,美能达TC-1、徕卡CM以及康泰时T系列,RICOH GR还是凭借自身的魅力,站稳了阵脚。
这一系列甚至和一位摄影师的名字捆绑在了一起,互相成为一种代表符号。

成功之后,理光在2000年推出了GR21。
21代表的并不是迭代数,而是其配置的镜头焦距,21mm F3.5。

理光的GR21,正面。
图片来自Lordcolus,原发于Flickr,以CC-BY-2.0授权

这一机型打破了禁忌,在小不丁的PS机上,也可以去塞入庞杂的花花世界。

来自博客摄影二三事拍摄的香港深水埗,使用GR21/KODAK EKTACHROME 100D
虽然价格高昂,但GR21有着不少拥趸,理光自己显然就是;
在步入了数码年代后,GR变成了GRD,虽然在诸如1/1.8或是1/1.7的传感器上,也会细心保留着一颗传承附加镜 Supplementary Lens

附加镜构成倍率初始搭配机型接口重量
GW-13片3组GW10.75xGRD
GRD II
Φ37mm72g
GW-23片3组GW20.75xGRD III
GRD IV
Φ43mm124g
GW-3?0.75xGR (2013)
GR II
Φ49mm188g
GW-4?0.75xGR IIIΦ49mm? g
理光虽然不再单独出21mm的PS机,但是情怀一直在,2005~2019,真的是每代都在出。
0.75 x 28mm = 21mm
附加镜这个东西可不是绝对万能的,虽然你可以买来GW-1配合松下的12-32mm镜头,但那也只是凑巧对上了光心。
我曾经在Leica Q上尝试用GW-3,偏离严重,无法正常使用。

可惜的是,装配了附加镜的等效21mm,体积大了一圈,似乎不是那么回事了。
装配GW-2的GR Digital III,图片来自DC Watch Impress




数码世代,反而是Casio接过了超广角集成的设计。
2010年,卡西欧推出了一款新相机,主打视频录制,有一定的实验性,所以命名的TRYX,暗合一个TRY,也包含了关于旋转的X-Y轴概念。

如果你是港台新马或者中国大陆用户,你多半不知道这个名字。
因为后来这款叫做TR100的机型因为另外的原因而火爆。
卡西欧EX-TR100,很大程度上启发了如今的自拍设计

造型上非典型的相机,迅速被女性用户开发了关于 自拍 Selfie 的新玩法。
关于「自拍神器」的话题在一些,我也不知道的渠道口耳相传。

卡西欧在这一波浪潮赚得盆满钵满,但是当它想回归正经的超广角应用,新推出FR系列时,市场却十分冷淡。

卡西欧 EX-FR100 (2015),等效16mm,采用分体设计 之乎摄

除此之外,便携机们对广角的尝试,几乎不多。
大家似乎心照不宣地,将等效24mm划入了数码相机的限定。
例如松下的LX系列,2008年推出的LX3,具备了等效24-60mm的,首次下探到24mm,就以其便携设计和细致的成像,打动了用户。
这一系列后来也推出了续作,LX5 (2010)、LX7 (2012)都是其中佳作。



无反登场

在1995年,也就是理光的GR相机登场的前一幕,
也是卡西欧公司,在自己的数码相机上装配了 Live View ,实时取景。


2008年,奥林巴斯给出的无反概念机。 图片来自Ole1981



另一股势力崛起

GoPro以几乎个人的期许,从无到有地创生了一个新的相机领域,称作 Action Camera 的新类别,中文译作「运动相机」。

从其 Hero HD 世代开始,真正创造出一片消费者的购买热潮。
这类相机带有一枚有鱼眼性质的广视角镜头,以及相当可观的视频记录能力,还有大多数相机缺乏的防水防尘的能力。
而且由于其体积小巧,可以相对轻易的安装在身体或器械上,以进行拍摄,于是在传统的相机达不到的地方,它可以实现拍摄。



相机的演出


可换镜头的成绩单

数码相机不愿意涉足超广角,
可换镜头无反带来了可能。

作为新兴的可换镜头系统,重新依照法兰距设计一系列镜头,自然是路线图上应该有的。
作为补足焦段,或者展现实力的一部分,超广角镜头自然在其中。

这一时期,135幅面(不含)以下的超广变焦镜头,大约有这些:
镜头推出时间等效焦距
奥林巴斯9-18/4-5.6201018-36mm
奥林巴斯7-14/2.8201514-28mm
松下7-14/4200914-28mm
松下10-25/1.7201920-50mm
索尼10-18/4201215-27mm
佳能11-22/4-5.6201317-35mm
富士10-24/4201315-36mm
徕卡11-23/3.5-4.52015 ?17-35mm
三星12-24/4-5.6201218-36mm
也许有疏漏,但大致是这么一个规模。

这些新兴的超广角镜头,得益于短法兰距以及新的设计辅助,以及机身内修正等技术,体积相比单反上的超广镜头,有了很大的缩减,整体尺寸,在收纳状态下,可能就以往一枚135上标准镜头的尺寸。

奥林巴斯9-18与松下7-14镜头 图片来自Jordan Steele

三星NX 12-24mm镜头 图片来自DCFever

这些镜头体现了精致之美,但在装上机身后,往往就不那么协调。
特别是过分强调机身本体轻薄的设计,例如索尼NEX系机型。

三星NX 12-24,与NX2000,镜头体积就显得巨大 图片同样来自DCFever
索尼的E10-18/4镜头,装配在α6500上,也比较突兀
图片来自Camera Madness

通常来说,定焦镜头要比同规格的变焦镜头小,但是很可惜,这一时期的变焦头,体积也还是相当可观。

135幅面(不含)以下,等效21mm及以下的定焦,非鱼眼
镜头推出时间等效焦距
福伦达 10.5/0.95201521mm
興和 8.5/2.8201517mm
长庚 7.5/2201715mm
富士 14/2.8201221mm
蔡司 12/2.8201318mm
三阳 12/2201418mm

尼康与1英寸

传感器幅面一直是争夺的焦点。
除了数码起步初期,在我的印象里,到了差不多2003年后,传感器尺寸基本稳定在了几种常见规格:
  • 1/2.3
  • 1/1.7
  • 2/3
当然,这一年还出现了 4/3英寸 规格,
而另一方面,APS-C 规格的传感器,这时候还被称作 1.8英寸。

2008年,奥林巴斯和松下把4/3带入了无反系统,一炮而红;
大传感器、便携机身、随心搭配,加在一起就是天然的营销点。

有没有可能再降低成本?

尼康公司在2011年9月21日,迈出了一步。
推出了1英寸传感器为基础的可换镜头无反系统。

尼康1的J1机型。 图片来自Gnilenkov Aleksey

尼康将这一新系列,称作 Nikon 1 。
而这一传感器规格,尼康公司将其命名为CX,平行于135的FX、APS-C的DX格式。
也可看出尼康公司对发展这一规格的决心。

顶着2.7倍的焦距折换率,CX幅面并不优势;
在绝对的画质上没有优势,就要找到营销点,那除了天然的小巧外,
尼康则是将目光集中到了问题,速度上。

在2008年,卡西欧的设计师提出,未来相机设计的重点,是速度。
并且拿出了EX-F1作为这一理念的实践者。
F1可以高速对焦,高速连拍,甚至还有着当时首屈一指的视频拍摄规格(1080p 60fps)。
这一星火无疑点燃了尼康。
在之前的一年,富士胶片公司,推出了F300 EXR与Z800 EXR,其上实践了一种那时相当先进的技术,片上相位对焦 —— 今日在无反市场几乎普及,智能手机也多有应用。

将一些像素发动起来,成为对焦点。在高像素条件下,损失忽略不计。

顺理成章,尼康找到了图像传感器厂商Aptina,
生产了CX规格的传感器,其上配置有73个相位对焦点。

次年,索尼也盯上了1英寸这一黄金尺寸,
但索尼头批的RX100、RX10,并未配置相位对焦点。
这一时期,RX100的传感器表现,在诸如宽容度和ISO表现上,好于J1,但对焦不及。
而在市场敏感的体积方面,RX100缩回镜头小如烟盒,Nikon 1 的10-30套头输了一手。

CameraDecision的对比照,直观地表达了这一点。图片来自CameraDecision

「小,但还不够小」成为了Nikon 1的软肋,与此同时,诸如DPReview等也批评道另外一个项目,定价策略。
简而言之「便宜,但还不够便宜」,对比的对象就是尼康那时候的D3200机型。


1英寸在RX100的带动下,迅速成为黄金尺寸。
在智能手机的摄像头加持下,这可能是数码相机最后一道壁垒。
于是1英寸+固定镜头成为市场宠儿。
1英寸机型推出时间类型
索尼RX1002012口袋标变
等效28-100mm
索尼RX100 II2013-09口袋标变
等效28-100mm
索尼RX100 III2014-06口袋标变
等效24-70mm
索尼RX100 IV2015-07口袋标变
等效24-70mm
索尼RX100 V
索尼RX100 VA
2016-11
2018-07
口袋标变
等效24-70mm
索尼RX100 VI2018-07口袋长焦机
等效24-200mm
索尼RX100 VII2019-07口袋长焦机
等效24-200mm
索尼RX102013-10标准长焦机
等效24-200mm
索尼RX10 II2015-10标准长焦机
等效24-200mm
索尼RX10 III2016-03标准长焦机
等效24-600mm
索尼RX10 IV2017-09标准长焦机
等效24-600mm
索尼RX02017-08主打视频
等效24mm定焦
索尼RX0 II2019-03主打视频
等效24mm定焦
松下LX10
LX9
LX15
2016-09口袋标变
等效24-72mm
松下ZS110
TX1
TZ100
2016-01口袋长焦
等效25-250mm
松下ZS2002018-02口袋长焦
等效24-360mm
松下CM1
松下CM10
2014-09手机
松下FZ10002014-09标准长焦机
等效25-400mm
松下FZ1000 II2019-02标准长焦机
等效25-400mm
松下FZ2500
FZ2000
2016-09标准长焦机
等效24-480mm
佳能G7 X2014-09等效24-100mm
佳能G7 X II2016-02等效24-100mm
佳能G7 X III2019-07等效24-100mm
佳能G9 X2015-10等效28-84mm
佳能G9 X II2017-02等效28-84mm
佳能G3 X2015-06平顶长焦机
等效24-600mm
佳能G5 X2015-10等效24-100mm
内置EVF
Lytro Illum2014-04长焦机造型,但功能别致
大疆Mavic2 Pro2018-08无人机

尼康在1英寸上,属于
「起了个大早,赶了个晚集」。
但是转头没有那么容易,尼康将J系列出到了J5,成为了末代机;
生产活动延续到了2018年,才宣告1系列的停止。

这一期间,尼康也尝试了超广角可换镜头,
1 NIKKOR 6.7-13mm F3.5-5.6


6.7-13镜头实装图。图片来自m43club.jp

但系统已无人问津。

尼康的试错

大厂家其实有大把试错的空间,
即便失败,也获得“这条路现在走不通”的经验,而不会危及生命线。

相比歇业收摊的那些同行,尼康算是有机会的。
在2013年,尼康就也有一手前瞻之举。

同样是春季,3月5日,尼康推出了一款紧凑型相机 Coolpix A。
最大的特点,在于便携机的机身内,装入了APS-C规格的传感器。
这款传感器16MP,很可能就是当时市面上风靡的索尼半导体IMX071的衍生款。

在镜头方面,尼康安上了等效28mm,开放光圈F2.8的配置。

银色,或者说香槟色CA。尼康官方图片


尼康CA,图片来自台湾的玄史生

Coolpix A,简称CA,与该年稍迟到来的理光GR —— 传奇系列的复苏之作,成为了一时瑜亮。

图片来自ephotozine

在固定式大底上,适马的DP显然有一席地,但是X3孱弱的性能,以及适马自己的研发力度,使得DP系列圈在一个小范围内。
富士胶片的X100,显然场面上阔气得很,也让大家知道这条路走得通,但它选择了等效35mm。
上一年(2012)登场的索尼RX1,全画幅配置,价格却略孤高。

于是28mm便携机,在尼康和理光之间展开了竞赛。
也许以今天视角来看,两台机器都很不错,适合你的某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出行。
但是理光多年的28mm经验,稍微老辣一些,比如上图中可以发现,左侧无重要操作按钮,几乎可以右手单手完成主要配置;
尼康还是DSLR的开发经验,塞入了一台便携机内,或许算不得错,但拥趸自有评判。

299g的尼康CA,245g的理光GR,即便在重量方面都有看不见的竞争。
最后我们也知道,镜头方面稍领先的GR,后面有了二代三代;
尼康CA再无续作。

尼康这时可能内外交困,D600原本设定为大卖款,却陷入快门帘幕材质问题,消费者怨声载道,而尼康自己的售后也是叫苦不迭。

绕了一圈,已经是2014年,「一英寸传感器便携机」已成大热,
光是新来的松下,都交出了好几份答卷:
塞入手机的CM1、退烧长焦的FZ1000,这些还都毫不吝惜配置上了4K视频。
尼康应该也痛定思痛,开启了本文开头时的DL项目。


后续



DL 18-50
尼康开发了专属的 Nikon DF-E1 部件,这是一款EVF产品

尼康在2月,也发布了摄影师带着去迪拜拍摄的BTS视频。


但这台相机迟迟不出,直到2017年2月,
尼康宣布其发售计划终止。
这在当时也引起了相当大的反响。





2020年,尼康财报显示,其在相机业务上的持续减少。





其他



尼康DL

Nikon 一吋隨身機三兄弟 DL 18-50 / DL 24-85 / DL 24-500 動手玩
https://chinese.engadget.com/2016/02/25/nikon-dl-18-50-dl-24-85-dl-24-500-hands-on/

Nikon DL 18-50 preview
https://www.cameralabs.com/nikon-dl-18-50-review/


CP+ 2016に出展されている注目カメラを一気にチェック (1/3)
2016-02-25
https://www.itmedia.co.jp/dc/articles/1602/25/news123.html

ニコン、開発中のコンデジ「DLシリーズ」発売中止 不具合で収益見込み立たず
2017-02-13
https://www.itmedia.co.jp/news/articles/1702/13/news089.html

ニコン「DL」発売中止でTwitterに悲鳴広がる 赤字拡大に「大丈夫か」の声も
2017-02-13
https://www.itmedia.co.jp/news/articles/1702/13/news115.html




之乎
于2020-05-20 发布

这篇文章多数照片来源于厂商提供之产品图、由爱好者拍摄然后按CC协议分发的图片,也有一些刊载于个人博客但未声明授权的图片;
除了第一类,我尽量标注了出处。

评论

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

《太鼓之達人 合奏咚咚咚!》PS4版曲目列表

God of War Ragnarök 战神 诸神黄昏 NG+新装备数值

God of War Ragnarök 战神 诸神黄昏 盔甲性能及介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