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戏里奇怪的中文翻译

突发奇想,把一些游戏里见到的奇怪的中文翻译截图列出来。

最近更新
2025-02-12



目录

  1. 概述
  2. 零散的中文翻译展示区 [跳转]
    • Beach Buggy Racing
    • Batman (TTG)
    • 黑暗之魂3 Dark Souls III
    • 狙击精英 狙擊之神 Sniper Elite 系列
    • 亚当冒险传奇 Adam's Venture: Origins
  3. SCE/SIE发行 [跳转]
    • 对马岛之魂 Ghost of Tsushima
    • 血源诅咒 Bloodborne
    • 漫威蜘蛛侠 Marvel's Spider-Man
  4. 说明
    • 关于例外
    • 游戏里中文奇特的简明历史
    • 踢牙老奶
    • 老滚
    • 厂商态度


概述


一个观察,很可能不准确。
现有的开发-发行的体系下,翻译作业很可能是由发行商挑选翻译服务进行作业。

所以只要不是开发商自己相熟的语种,很有可能是由发行商挑选的翻译服务,并进行验收。

一些体量较大,且重视语种的厂商自己筹办有专门的翻译人员,
比如说日本的光荣特库摩 KOEI Tecmo,其中文翻译可能可以追溯到90年代末。
一些厂商如SEGA也开始筹备有自己的中文化团队;
索尼SIE比较特别,是以发行商身份来进行旗下开发游戏的中文化。

明晰这点,棒子即便要打,也不要错打了一些小体量的独立团队或者开发者。


零散的中文翻译展示区 Scattered


◇Beach Buggy Racing

来自Vector Unit,原本是手机游戏。

我截图的是PS4版,
其实很多机翻和拼音输入打错,例如图里的
「或與冰」,怎么看都是 火与冰





◇Batman (TTG)

开发商 Telltale Games,大家简称TTG,做了很多流程互动电影。
当然,和底特律那种又不太一样,分支线性上不会那么……展开,却也有自己魅力。



TTG公司在中文上花费的功夫,还蛮神秘的。
除了一些明显机器翻译品质,还经常出现丢字,这种字库匹配已经不是翻译问题了,
一个标准的软件测试流程是可以发现这些问题的。

《蝙蝠侠》也被一些玩家,称作口口侠。





◇黑暗之魂3 Dark Souls III

2016年的黑暗之魂3,可以说是魂系列风潮的一个重要里程碑。
可能是受到之前开发《血源诅咒》的什么经验启发,黑魂3带繁简中文。
翻译品质比 Bloodborne 有很高提升,几乎繁简同文本。

而魂系列的物品描述浩如牛毛,确实有翻车的地方。
例如哈维尔的武器「大龙牙」,繁中翻译 使用者 还马马虎虎,简中翻译作 用户 就太出戏了。



黑暗之魂3的DLC,环印城,似乎没有进行字库匹配,出现了字符缺失。


◇狙击精英 狙擊之神 Sniper Elite 

《狙击精英》Sniper Elite 系列在主序列编号第4的游戏开始,有了官方中文。

这款游戏的中文翻译也是非常神秘,
游戏本身在2017年登场,跨越PC、PlayStation与Xbox平台;
但是港服PS Store的上架却是2020年11月19日,甚至和PS5上市重合了。

据说不是开发商Rebellion Interactive的问题,而是亚洲区域的代理。
他们介入,并募集团队提供了文本。

最后也带来了一个奇观,
即该作的Steam有中文,
PS Store的欧版和亚版有中文,
但Xbox平台无中文。

在游戏内容方面,很多机翻类型的中文,
比如如果被敌方发现位置,
会莫名其妙显示「掩體已炸毀」,
原文为 Cover Blown 显然这里是暴露的意思;

「掩體已炸毀」


还有引诱敌方的石子等声响,不论其来源,均为「槍聲已聽見」,
至少校对验收的这关,发行是完全没有把控。

就系列翻译而言,不知道是不是什么传统,白金奖杯的错误也得以延续。

「贏得所有其餘的獎杯,成為世上最厲的狙擊手」

在2022年推出了编号5的作品,整体相比4好了不少,但依然有一些很迷离的部分。
在2025年登场,沿用5系统的抵抗也类似5的表现。

亚当冒险传奇 Adam's Venture: Origins

这款游戏的品质可以说……有目共睹,
其中的中文翻译也是一言难尽。
上线50刀,稳定打折常年0.99刀,或许可见一斑。

不仅有很多类似机翻的生硬情况,还有错译等。
比如常见的无线电用语 Adam To Base,通常“亚当呼叫大本营”,
游戏中文本实际为“亚当直捣大本营”。

O对应的英文为Hide,意为隐藏这一提示单,
这边翻译成无关的“躲藏”

像、向不分,虽然不一定是低文化水平,但至少校对水平是很低的




SCE/SIE发行 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


对马岛之魂 Ghost of Tsushima

讲道理 Ghost of Tsushima 的中文翻译大部分做的还是四平八稳,
其中俳句部分因为转化为汉俳,可圈可点。

但是在2020年10月来临的免费DLC更新中,也许是翻译仓促,或者本身就没有代入情景造成了翻车。


为了增加重复游玩关卡的趣味性,加入了称作「Modifier」的项目,繁体中文翻译作「變數」,可以说是准确的;
简体中文就展现了机翻的性质,可能是从了词条第一释义,译作「修改器」,多少让人云里雾里。

而道具的其中一个属性,即引燃敌兵的名称,英文作「Fired Up」,繁体中文译作「已發射」,应该属于明显误译。

根据之前推断,繁简中文都是由中国大陆团队完成的,大概还是不认识的平行团队。

血源诅咒 Bloodborne

讨论血源的中文翻译是一些论坛“月经”问题。

发行时间是2015年初,正好是PS4主机在中国大陆官方发售的时期。
简体中文翻译由SCE上海负责,繁体中文翻译依然是SCE台湾区块施行。
两个团队应该是没有交流,平行做了两份中文翻译文本。

本博客有大量对照可以查看。

举个例子,治愈教会上层的字条:
The sky and the cosmos are one. "The Choir"


这里的"The Choir"后不带句点,为署名意味。

到了简体中文为:

天空与宇宙是一个整体。这就是“圣诗”

简中翻译认为引号内是对前一句的总结定性;这个判断未发生在日文与繁体中文版本。

此外的例子,不胜枚举,感兴趣可以自行游玩比照。


漫威蜘蛛侠 Marvel's Spider-Man

游戏所在的1048宇宙,蜘蛛侠依然是一名嘴炮达人,
整个游戏流程都在滔滔不绝地说话。
而且蜘蛛侠奇怪的幽默感,又喜欢去做一些英文里的双关等,
这一点上可以说非常难为翻译人员。

作为基础线,2018年的漫威蜘蛛侠可以说翻译的不错。
似乎是由于本来以为有望中国大陆上市,那年好像还做了简体中文独占,结果没成行,所以最后是亚版只有繁体中文。

翻车在 Photo Mode 的菜单中,Lens可以做「镜头」解,有时则是「镜片」,
具体要根据上下文判断。

这个错误一直不修正



说明



这一帖子也在Twitter上更新:


关于例外

有几种情况,不在展示列里:
1. 独立游戏体量,作者可能就是自学给填上
2. 第三方的字幕组/汉化组,这种基本就是「用爱发电」,怎能苛求?
3. 同人游戏、免费游戏,可能与前面有所交叠


还有一种,是原本就是谐音,或者双关幽默等等,无法确切翻译出意思,
虽然说学术上永无止境,但也不应该苛求。


还有一些低级失误,都不是翻译的问题了



游戏里中文奇特的简明历史

中文使用者的游戏开发,起步相对晚,势必有大量的非中文游戏,要输入成中文。
以中国大陆这种洪水猛兽的视角,这种翻译也是不体面的活,多少也有影响。

在电子游戏的发展历史上,奇葩翻译例子
比较知名的,「踢牙老奶奶」「老头滚动条」
刚好是来自两岸的例子各一。

踢牙老奶

这一梗来自2002年的《无冬之夜》,
涉及一个俚语用法 「a kick in my teeth」,“漠视我”。

但实际上此处是一个引申玩梗,原文“she kicked me right in my teeth”,
即便是英文玩家,第一眼看错,第二眼也是惊讶,因为老奶奶真的踢我牙。

也就是说,这个不是误译,但是经常被认为是误译的代表。
代理商英宝格台湾背锅了~


老滚

《上古卷轴3:晨风》,在由天人互动引进中国大陆,也是使用了机器翻译。
其实机器翻译本不是问题,做好人工纠错即可 —— 但是如果翻车被发现,显然纠错这关就没做好。

系列的上古卷轴文本为“Elder Scrolls”,机翻确实可能造成“长者滚动条”等效果。

引入中国大陆的时间,大约也是在2002年,
一时之间,这两个词组也成为了中文翻译品质的代名词。


厂商的态度

如果阅读本文的是开发者或者发行商,也希望不要对中文翻译感到頭大,而失去耐心。

品质提升,从来都是孜孜以求而来。
跨越语言的藩篱,才能更好地传递想法。




之乎
于2020-05-30 发布

评论

  1. 作为游戏翻译真的太懂了,老头环出来也被说了一波,不是说没有好翻译,但是人厂家不愿意给钱给时间啊,反正有汉化玩家就会买单了,汉化质量不会影响购买决定,所以厂家根本不在意好吧

    回复删除

发表评论

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

God of War Ragnarök 战神 诸神黄昏 NG+新装备数值

Nier:Automata 尼尔机械纪元 武器升级素材、性能及故事

《太鼓之達人 合奏咚咚咚!》PS4版曲目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