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icoh理光GR相机系列演变
理光公司的相机产品剑走偏锋,PS机GR系列别具一格。
本文梳理其目前的系列。
其从胶片时代迈入数码阶段,又进行了大传感器的升级,可以分作三段。
本文依循这个分段进行断代,会掺杂一些其他要素一并介绍。
最后更新日期
2024-06-16
1996年,理光的GR1登场,这是一台PS机。
PS意味着 Point&Shoot 对准/射击 ,其实是一种简单枪械的设计理念。
在此之前,现代化相机带来了诸如自动测光,光圈先决以及自动对焦等技术,
要实现用户只需要考虑构图和拍摄时机,条件已经完备。
80~90年代的PS机竞争也很激烈,就在这前后脚
都是当时市面独树一帜的PS机型。
在此之前的1994年,理光推出了一款R1相机,
这款相机可以在30mm,以及特殊的宽景 Panorama 模式下拍摄24mm。
在一片镜片实现24与30mm的变身之外,R1本身具有扎实的PS机素质;
良好的口碑带来了用户认知,该机型也被Rollei换牌以 Rollei Prego Mikron 销售。
有了成功的经验,GR1的推出顺理成章。
体积有限的便携机,安放啥基本属于「螺蛳壳里做道场」。
这就需要合理安排空间,而一旦安排好,后续机型没什么大问题,一般也可以沿用。
无论是初代的胶片机,数码初期的GRD,还是复生的新GR,
作为PS机的定位一直没有变。
差不多一个成年男性手掌尺寸,“掌握天地”的感觉油然而生。
在其后的1997,理光为GR的镜头升级了镀膜,以有更好的抗眩光表现,而推出了GR1s (1997) 。
这一升级也延续到了GR1v (2001) 其上。
其他细节方面的改进,诸如为LCD屏提供背光等等。
主系列而言,就是三台 GR1 -- GR1s -- GR1v 。
而作为衍生,理光也为1s和1v配置了一个带有日期打印功能的型号,一般在二手市场称作 GR1s DATE,及 GR1v DATE,也是当时消费级PS机的流行功能。
80s-90s时期,「自动对焦」大显身手,以今日的视点看,还很稚嫩,但有得用显然好过纯手动对焦的时候。
GR的自动对焦,采用镜头上方的一对传感器检测,也就是外置式的相位。
这种相对缓慢的速度下,如何拍得尽兴?
理光也在后续的GR系列机器上,配置了成为SNAP的模式,利用超焦距来完成无需精确对焦的步骤,只要场景合适,就按下快门。
这一模式也成为了系列的一大名片。
单手操作、SNAP快拍,成为了一种人与机器间的默契。
在主系列的之外,
为了交个朋友,也有1998年推出的GR10,定位上略低,更贴近消费级市场。
GR10,基本上就是精简了功能的GR1,以现在的观点来看,更接近 Hidden Gem,隐藏的宝石。
日期功能是标配,大概因为这一功能对于家庭用户特别好使?
对于一些淘宝与捡漏的胶片党来说,GR10的表现不会让他们失望;
相对低廉的价格,差球不多的主要性能~
只要愿意,利用(半隐藏的)固定焦点模式实现SNAP;还有对于沉默街拍党来说,更安静的电机。
作为一个话题点,之前的GR乃至R10机型,都是用长圆形的快门键设计,而GR10采用了大圆形的设计。
在2001年,伴随GR1v的推出,理光也石破天惊,带来一款天价机型,GR21 。
GR21在日本本土的发售价格为138,000円,相当……不正常。
在此之前,没有人把一款超广定焦安插在正经PS机上,当然,列宁格勒光学的lomo机除外。
虽然在单反,或者是旁轴上,有形形色色可供选择的超广角镜头,
但当拍摄对象是人,或者说陌生人时,只有毫无杀伤力的便携机才能实现较为自然的拍摄。
虽然森山大道老师的名字,与GR联系在了一起,
但多方消息来说,似乎他对于GR21的偏爱可能更多一些。
这一时期,也发生了对后来,无论是营销,还是话题上都很重要的变化。
日本的摄影师森山大道 Daido Moriyama ,拿起了GR,并且爱不释手。
一般说来,器材并不主导创作,但是对于特定类型的拍摄活动,器材也确实是有影响的。
轻盈低调的器材,对于森山大道其个人风格,无异是有帮助的;
这方面的文章很多。
这一时期,选择GR的摄影师其实不少,
沿着苏州河拍摄的上海摄影师陆元敏,英国的摄影师 Philip Jones Griffiths 均使用过GR。
理光公司预告了一款数码化的GR系列产品。
在一年后的2005年,GR Digital 问世。
在胶片时代,机身设计很多是受到了实际元件的限制。
最直接的,胶卷筒的直径。
在美能达TC-1上,机身做成了均厚,就使得机器正脸,除了镜头部分,基本没有起伏。
在GR1上,则将胶卷安置在右手位的手柄位置,这一空间被做成有厚度,而其余部分就相对较薄;这设计的优点在于兼顾了握持,和其他部分的轻薄美感。
初代的GRD,取消了观景窗和测光窗,但保留了被动式自动对焦元件。
可能是那时候的风潮,就是高端数码相机上,带有可控的ND滤镜。
这样除了方便,还有比如在强光下避免过曝、使用大光圈拍摄等目的。
这一设计,延续到后来的GR系机身设计上。
GR系列一直在意整体性,一体化的轻便和小巧,使得如镜头都成为了配角,是整场戏的一部分。
5群6枚的设计也没有太多关注,其提供了开放的F2.4光圈。
初代GRD配置了热靴,也就是允许外置的TTL闪光灯。
这是一个在胶片机时期未出现的项目,
有多少GRD用户,是使用外置闪光灯的?
我不清楚具体数字,但应该不多。
热靴采用的是TTL式,属于先进型设计了。
GR Digital,为了方便,简称GRD吧,上面也配置了内闪。
与胶片GR比起来,这是一种弹出式的设计,而不是那种固定式的。
由于可以屏幕Live View取景,原先那个旁轴取景器也省了下来,整体更加集约。
在文件格式方面,除了“直出”的jpg交换格式,理光也提供RAW支持,不过没有采用自研的格式,而是使用了由Adobe推行的通用数字底片,DNG格式来进行存储。
存储和电池部分的设计,在当时来说很有意思。
由于是紧凑型设计,电池和存储卡为共用仓位。
又由于是紧凑口袋机型,存储卡选用了MMC/SD卡,但如果你忘记了带卡,内置有26MB的空间可以应急,这也是一个后来延续性的“传统”设计。
而电池除了标注的DB-60锂离子电池外,也支持两枚AAA电池(7号电池、四號電池、単4形電池)使用。
在此之前,没有人敢于推出固定焦距的不可换镜头机型,GRD做到了。
在2007年,也就是两年后的升级款,GRD II 上,改动也是以升级、修补为主。
例如图像引擎(处理器)、图像传感器;
内置闪光灯的弹起逻辑和诸如侧面盖板材质的更换,只是要让体验变得更好。
内置闪光灯的物理开关,延续到2015年的GR II,在2019年伴随GR III取消了内闪而消失。
如果GR系列内闪回归,大概这个开关也会回来吧~
颇有意思的一点,在日本本土的销售统计中,
大约30%的用户会选配额外的OVF取景器。
虽然作为数码相机,装配Live View功能已经超过10年,但是用户习惯还是以一个凑近取景的方式存在,这也是这一时期的用户画像之一。
在2009的时间点上,其实就有了可能的分歧。
一种是延续前两代机型的步伐继续保持紧凑但较小的传感器元件,
一种则是响应适马的APS-C规格便携机的需求,而尝试更大的传感器组件。
其实还有一种,即理光在80年代未曾赶上的AF可换镜头相机系统的浪潮。
理光大概是选择了三种可能的路径,后两种我已在后续章节叙述,请记住2009的时间的。
这里还是以第一种,即延续前两代机型的方针的GRD III机型。
GRD的初代和二代,在镜头设计上有取巧的部分,
即都使用来自2005年初代的设计,6枚5组,开放光圈F2.4。
要推出三代,自然是要有一些新意,于是理光在GRD II的两年之后,采用了8枚6组的设计,提供了最大F1.9的光圈,以此为核心,打造了GRD3。
虽然最大光圈扩大了将近2/3档,但因为整体使用的传感器还是属于小尺寸,散景Bokeh的部分影响倒不是那么大,更多地影响在通光量上,配合新的传感器和处理器性能,便是GRD III可以在一些光线更加恶劣的条件下进行发挥。
由于镜头进行了更新,所以在诸如转换镜头方面,几乎都进行了更新,比如照顾到等效21mm的广角附加镜,进化到了GW-2等;要使用GW-2,也需要新的GH-2适配器。
在功能方面,系列用户很喜欢的一个功能首次在GRD3上登场,
即快速直接按下快门钮,相机将跳过合焦检测,直接以设定的对焦距离拍摄;对于抓拍类用户是非常方便的功能,也因为受到用户好评,这一功能也在后续得到保留,并成为系列传统。
其他的一些细节,即热靴定义进行了更换,主要是匹配稍迟推出的小灯,GF-1而进行的改动。
相比之下,依然保持1/1.7就显得不尽如人意。
这种心态其实很好理解。
图像传感器的升级,是压倒性的画质差异。
相对地,GRD IV的功能,就很少顾及。
4代GRD,
在自动对焦方面,把在 1 --> 2 代际时候取消的被动式AF检测器又加了上去。
较为实用的功能上,添加了基于传感器位移的光学防抖功能。
虽然标注的VC,可能与腾龙公司的VC类型镜片防抖混淆,但确实是传感器位移方式。
在成像端上一个相对激进的变化,在于CCD前的低通滤镜,或者统称作 Sensor Stack Thickness 的透明材质层变薄了,这影响了关于高频侧分辨率展现的差别;但在日常应用中可能并不显著。
而在一些拍摄上,添加了当时时兴的场景拍摄,例如间隔合成、移轴模拟。
支持了当时的Wi-Fi方案,Eye-fi存储卡。
RICOH公司这一时期,对于CMOS的态度还很保守,
CMOS传感器仅在2003年 RR211,然后就是2009年的 CX1 产品上出现;
全系GRD均为CCD传感器。
在GRD IV的研发中,据说是讨论过当时刚出现的BSI CMOS的应用,但最终是没有采纳。
而在面对像素日新月异的浪潮中,GRD系倒是起伏不大,
初代GRD为8MP,之后2、3、4保持了10MP规格。
这一时期的电池,有高密度的锂电池,也可以选择在大街小巷相对常见的7号电池,这方面便利性还是不错的。
GR DIGITAL IV : What type of batteries can I use with the camera ?
DB-65电池也延续到了之后的大底机型上。
内置存储可能在当时是一个看起来标新立异的功能,
但从这些年的数码实践来说,特别是SNS如Twitter普及世代,出门发现忘记带卡的惨案时有发生。
GRD这时候这种兼容AAA镜头,给个几十MB空间的设定,多少也是有救急救难的考量。
数码GRD系列的外观、握持上,起伏轻微。
值得一提,GRD IV上,增加了机内处理的功能,日文名称为「比較明合成」,可以保留序列照片之间,差异为明亮的部分。
这一功能延续到后来APS-C世代的GR机型上,使得GR机型也意外地,在诸如星轨、闪电和萤火虫题材的拍摄中,有了一种便利的“独门秘技”。
关于「比較明合成」功能的应用介绍,将另文叙述。
至GRD IV,理光在小尺寸便携机型上的历程告一段落,另外开启的旅程,便是向大尺寸的感光元件进发。
2006年披露的APS-C机,等效28mm焦距的适马DP1在2008年时,推出。
在更早的时候,2005年,索尼公司也出产了R1,配置略小于APS-C传感器,但整体因为使用了变焦镜头,相对巨大。
DP1的体积和成像颇为惊艳,抛开孱弱的对焦性能,真是随身机的不二之选;
但也正是在反应速度上,输了一手。
会不会有APS-C的数码GR?
2011年,GRD 4 问世。
依然在1/1.7的范畴内徘徊。
同样也是2008年,奥林巴斯拉上松下,推出了进取型的新系统,M43。
这意味着可换镜头无反这一类别的诞生。
将M43的小型机身,配合一枚14/2.5的饼干镜头,28mm视角,画质更好。
时间推进到2010年,三星和索尼在这一年,将无反系统升级到了APS-C幅面。
情况颇为紧张。
但是理光这时候,想到的对策却不太一样。
GXR在2009年推出,这是一套新的系统。
理光虽然不曾有过自动对焦可换镜头系统的开发经验,这次倒是扬长避短,走了一条新路。
取景--成像 是拍摄的两个功能分支,以此作为基础,将不同功能部件进行区隔,就是所谓模块化相机。
详见 模块化相机发展梳理
理光为此勾勒了一个遥远的图景,甚至无线传输取景,也就是后来称作图传的单元,都已经在其内。
其中就包含了一个模块,
「A12 28mm F2.5」
从后来的发布来看,A代表了采用幅面为APS-C,28/2.5是等效焦距及开放光圈。
GXR本体在2009年发售,但是配置了等效28mm的模块,在2010年3月的CP+才露面。
GXR系统在2009年发布,至2013年年中没落,一共有6款市面贩售的拍摄模块可供选择:
开头的标号其实说明了传感器的规格,“A”代表APS-C,S应对1/1.7英寸,P则是1/2.3英寸,而后面的数字代表以mp (MegaPixels)为单位的像素数。
仔细观察还可以发现,两款定焦镜头模块被标称为『GR Lens』,其他则为『RICOH Lens』。
假设你在这一时期,想利用GXR基底,来为自己配置一款28mm机型,
它大概具有这些参数:
以400g+的重量,多少也可以有一个概念。
GXR是一个大型的构想,但可惜市场并不热衷,关于其开发,可以参考:
这次出走,偏离了一条完美的、安全的航线 off the road,但不可否认又有其意义。
如果一个厂商总是选择最安全的方案 ———— 当然,指的是在相机这么有个性化的个人产品上,它就会逐渐变得无趣。
好在,把X去掉,原生GR即将回归。
GXR的市场表现,很明确,就是商业上不行。
那既然如此,只要愿意检讨,一切都还来得及。
虽然APS-C便携机已经初现端倪,前文所述的三星NX、索尼NEX;
而固定镜头的徕卡推出了X1,富士交上了X100,已然赚得盆满钵满。
那似乎再无犹疑~好在固定镜头式机器不是可换镜头系统,没有庞杂的路线图,只要把那唯一的一枚伺候好,就够了。
配置了APS-C规格的16MP图像传感器,据信来自业界风头正盛的索尼半导体;
以及一枚对应APS-C幅面设计的5组7枚的等效28mm镜头设计,最大光圈F2.8,
更重要的,是其可以在关机时完全收纳进GR的身体内。
这样的配置下,重量被精准控制在250g以内,
虽然还是增加了重量,但感觉上,仿佛依然是那个胶片时代让你轻快拍摄的PS机。
走过了不少弯路,也有不离不弃的拥趸。
铅华洗净,重又归来。
命名上也舍弃了多余的部分,Digital的名号也不要了,重归子品牌本身
简简单单的「GR」足矣。
许多系列延续的传统都得以保留,
标志性的一项如Snap Focus,允许用户预设对焦距离段落,用于抓拍有非常好的效果。
对于在自动对焦技术上没有完全、绝对竞争力的理光,这其实是一个用户足够满意的方便功能。
衍生的 Full Press Snap ,与其他厂商可能有所不同,
但时刻来临时,用户可以完全快速按下双程快门键,机器将以预设对焦距离拍摄,而不进行对焦检查。
这对于抓拍极为有利,但可能会让画面有轻微失焦——也造成了一种成像风格。
作为与传统有别的一点,侧面加入了一个Effect的独立按钮,就在闪光灯键的下方,
可以作为光圈/景深预览,以及效果模式(数字滤镜)的使用。
在焦距上,镜头本身提供的是等效28mm的视角,但得益于像素的升级,
也支持以裁切方式 Crop Mode 获得等效35mm视角,这时像素大概为10MP;
在用户的呼声下,在固件2.03版本时,追加了等效47mm视角47mm。
而更广的,对于理光有传承意义的等效21mm视角,
由附加镜GW-3完成 —— 这一附加镜延续到GR II。
在一些使用细节上,GR在2013年也做出了一些提升,
比如机身侧面留出的USB口(非标)可以用于充电,这样在旅行时就可以不带额外的充电器。
延续了GRD世代的传统,GR继续内置闪存,规格为54MB,突出一个应急之用~
“如果没有问题的,那就不要改变”
这让2015年更新的GR II,似乎有些乏善可陈,因为这款迭代机型,看上去几乎一样,像极了当年 GRD -> GRD2 的变化。
在镜头设计保持7枚5组不变,传感器也沿用的16MP,GR II 都是萧规曹随的意味。
最大的不同,就是增加了Wi-Fi与智能手机连接功能,以及针对此的NFC模组。
最快快门速度从1/2000s提升到1/2500s则不太有感觉,
还有就是伴随功能提升,而在机顶增加的起伏;以及一些关于固件方面的微调。
这一世代也跟随潮流(虽然好像慢了一些),加入了Wi-Fi连接智能手机的功能,
并且配置了NFC,方便快速建立连接。
Wi-Fi 功能被集成到 Effect 按钮中(长按),这一按钮又多兼了一份差。
CTE(色温增强 Color Temperature Enhancement)原本是宾得 Pentax 特色的功能,也在GR II引入了;
相比于完全还原到“中间档”的自动白平衡,CTE会稍加保留现场的色温。
虽然可能是乏善可陈的一代,但GR II发布在2015年(2015年7月),刚好是初代数字化GRD发布的10周年(2005年10月),所以颇有纪念意义。
DC Watch Impress还专门做了两台机器的对比。
似乎是理光宾得初入Wi-Fi领域,所以还有一些波折。
一开始设定的对应智能手机app为「Image Sync」,但是还未正式推送,就遭遇叫停;
理由是,当其中mode6时所使用的相关频段,违反了日本当地的电波管理法,于是紧急叫停,到了上市的7月才恢复下载。
这一时期还别出心裁地,制作了一个称作「GR Remote」的web端,可以在智能手机上实现部分app功能。
2016年,索尼半导体表示停止16MP的APS-C的图像传感器的生产,
也就为下一代的GR产品推了一手,于是新产品的开发必须要进行了。
2018年下半,才迎来了GR3的开发消息,发售又是隔了小半年。
2019年初上市的GR III,改动就有些多:
很可能是出于16MP到24MP的跨越,或者说对未来传感器像素进一步提升保留的潜力,
GR III启用了全新的镜头设计,但仅看构成,则是从GR的7枚5组,变成了6枚4组。
防抖机构方面,
GR在 GRD IV (2011) 时已经尝试过了,但时过境迁,业界以奥林巴斯为代表的技术先锋崛起,也让这一领域日新月异。
PENTAX方面一直致力于传感器防抖,也在其单反相机上配置了五轴机构,最为先进的即为「SR II」。
防抖机构的性能是一回事,现在实现得不错;
而小型化与轻量化,其实一直都是难题,奥林巴斯将五轴防抖塞进了 E-P5 (2013) 与 PEN-F (2016),但是重量不容小觑。
GR III 因为镜头固定,焦距明确,所以不需要有更多的假设,也在绝对性能上进行了权衡,采用的是三轴防抖机构,使得 GR III 的整体重量依然保持在约250g附近。
上市高昂的定价也一反系列的亲民形象,美国市场$899,中国大陆超过¥6000,很有力地……推动了二手市场GR II、乃至初代GR的上涨。
而关于内闪变动的话题,在一些资深拥趸里已经有了争议,
无数爱好者给出了自己的看法,
来自香港 LightPix Lab 生产的Flash Q20在一众产品里脱颖而出,虽然没有TTL,但需要闪光灯的玩家只能妥协。
另一个可以参考的设计,来自奥林巴斯FL-LM3。
热靴变动的事,我将系列演变,放在了拾遗章节。
电池方面,虽然新的DB-110能量上升(1350mAh@3.6V,4.9Wh),但是由于防抖和电机,反而续航还有所下降。
这枚DB-110,之前也在 THETA全景相机内部使用;
有人指出,其与DB-100相同,以及奥林巴斯 LI-50B、Pentax D-Li92以及松下VW-VBX090有替换性,不晓得实际情况。
在实际使用中,如果是热衷扫街的伙伴,通常是多备电池,
或者甚至是有一个充电宝,专供侧面C口。
此外在一些参数上,也与前代有一定差别,
如无线连接,相比前代的Wi-Fi,增加了额外的蓝牙LE模式;
一贯不太注重的视频拍摄,从1080p30,提升到了……1080p60;
伴随图像传感器的升级,也由原本的对比度对焦变成了混合式(相位对比度)。
此外,屏幕明显变大了一些,但参数从1.23M点变成1.04M点。
如果是3:2的RGB计算,GR III应该是720x480的分辨率屏幕。
镜头选用的是26.1mm的新设计,在APS-C等效视角约40mm,这在GR系列上尚属首次;
构成为5群7枚,比GR III的镜头多了一组单枚镜片,也同样含有两枚非球镜片。
我个人比较在意的是新设计镜头选择的26mm焦段,太过可疑,
不得不联想到全画幅镜头上的28mm设计。这点有待未来产品证实。
同时保持了整体的小体积。
16MP、APS-C尺寸的传感器,据信为索尼半导体的IMX071。
2016年下半,索尼决定停产16MP产线,除了造成富士胶片X70不到一年停产的窘境,也为如GR的后续做了推动;
这一时期,索尼自己E卡口 APS-C 机型纷纷来到了24MP位置,GR III 如此也毫不意外。
从小尺寸传感器的10MP升级到本世代的APS-C,像素的飞跃不可小视;
理光带来了数码变焦功能,但在实际应用上,更贴近摄影师习惯,即提供了直接等效35mm的裁切 Crop Mode。
这一功能也被Leica Q系列吸收,在Q3世代提供28、35、50、75及90mm。
但GR受限于APS-C规格,在第三世代的GR III也只能支持到35mm与50mm的裁切。
GR IIIx 提供的是等效40mm起跳的焦距,
可能是引擎算法上偷懒,所以提供的是与GR III相同的裁剪倍率,第一档裁切为正好的等效50mm,第二档就是看起来有点奇怪(上下不沾)的等效71mm。
关于裁切的表格整理:
但就APS-C规格的传感器发展来看,2023年最高的规格为40MP,已经颇为勉强,
GR可能不太会考虑进军40MP,也就使得进一步的应用不会像Leica Q一样有发展潜力。
同时,伴随传感器技术的进步,特别是同时代无反光镜系统的开发,基于单一传感器本身的对焦也实现了高度可用。
在GRD世代还在外部的主动式对焦机构上摇摆,APS-C世代则是以完全依赖传感器为方针;
在第三代的GR III,首次实现了内嵌相位对焦点与反差对焦的结合应用。
内置ND的功能,从官方参数表看,应该是在GRD世代就已经配置;
但是因为这一世代有了APS-C规格的传感器(与开放2.8光圈),使得除了曝光控制外,也额外有了景深控制的效用。
相机内置ND这一设计,目前除了高端的视频应用机身,一般只在固定不可换镜头的机身上实现;
因为在镜头已经确定的情况下,配置一个具有机械作动的ND更换机构更加可靠(和相对较低的成本)。
GR内置的ND为2档位减弱,或称作ND4的等级,是一个相对中庸的选择。
2024年,理光将ND替换为HDF滤镜,从而推出了GR III和GR IIIx的HDF版本,也算是一个特别的小改型。
一些拾遗的内容
差不多1994年的时候,理光内部都有声音,想要退出相机市场。
那时候,自动对焦+可换镜头的单反系统,有4家在做:
成系统的相机意味着用户黏性,理光不在其中,你认为是出局也行。
除非游戏框架有变化。
不成系统的相机,比如一台简简单单的PS机,有市场前景吗?
前一年诞生的R1无疑坚定了这种信念,这一如前文所述,理光对这台机器可能期望不大,甚至没有发行海外版本,可能原本定位只是在日本境内卖卖,贴牌款的意外成功在意料之外,从而推动了打造一款定焦PS的信念。
在大的时代看来,理光GR系的诞生太过……随机,或说偶然。
例如那枚28mm镜头,甚至还有M口的单独制品:
一共有两种规格,
一枚是与GR1系上相同的28mm F2.8镜头,出产于1997~1998年,大约生产了3000枚;
另外一枚,是与GR21上相同的21mm F3.5镜头,则在1999年推出。
GR21装载于α7S上:
也有朋友,从GR系的尸体机(失去了完整功能的损坏机型)上,取下镜头,自行改组为M卡口。
例如使用GR10的这个例子。
2009,「GR Lens」也伴随GXR系统出现,不过仅在发力的两款模块上出现,即
A12 50mm F2.5 Macro
A12 28mm F2.5
即便是装配了A16(APS-C幅面,16mp)的模块,也没能享受这一标识,看来还是颇为严格的。
除了联动,凡是GR本体,也带有 GR Lens 标识,也算是一种传承。
2014年,GR作为镜头的一个子品牌,也开启了一种跨界认证的时尚,前辈 Carl Zeiss、Leica 都是个中好手。
「GR certified」诞生
据介绍,背后还有一套关于 「GR Quality Regulation For Mobile」 的认证体系
http://news.ricoh-imaging.co.jp/rim_info/2014/20140930_005885.html
GRD世代大差不差,定义虽然有所变化,但是主要定义不变。
到了包括GR(2013)与GR II的系列上,都采用的是理光Ricoh自己的TTL定义。
这里要插入介绍一下,理光的TTL热靴定义,其实是与适马 Sigma 共享的,非常有意思。
适马在之前介绍里也进军了APS-C的口袋机,多少也有点抢先一步的意思。
在GR III,则迁移到Pentax的TTL定义上。
但不论是哪种TTL定义,似乎都缺乏……足够现代化的小型灯设计。
Ricoh为代表的是「GF-1」,在市场上有不少存量,差不多是2009年时的设计;
Pentax为代表的是「220AF」,最新的应该是2代产品。
理光GR的特别版本
GR ENGINE
乍一听,可能和丰田的引擎混淆。
自2009年,伴随索尼的处理器的大跃进,ARM基底的相机处理器面貌上有了很大不同,
小机器也有了不俗的处理能力。
到2019年的GR III,配套的GR Engine已经到了6代。
当然,具体的差异很难比较;而理光公司似乎也没有将其用作其他相机产品的宣传。
线上的「GR Blog」也声势浩大,但可惜,在2015年停止运营。
在后来,又应运呼声而重新设立。
在Youtube世代,也举办了如GR TV的节目活动。
在GRD时期,除了GR本体的开发,也存在了并行的计划,也就是GX系列。
初代 Caplio GX 在2004年5月面世,配置了5MP传感器,等效28-85mm。
RICOH Caplio GX8配置28-85mm等效焦距,2005年4月上市,与当时GRD一样,也是1/1.8英寸 8MP。
RICOH Caplio GX100在2007年3月登场,配置了一个标准变焦的等效24-72mm的焦距段。
特别值得一提的GX100,其在2007年,掀起了一轮外置可替换EVF的浪潮;
相比前作GX8,整体规格提升,并且配置了基于传感器的防抖机构,在很多方面都描绘了理光追求的理想机型轮廓。
在同时代竞争中,趋近于松下当时的LX系列。
稍后诞生的GXR系统,名字上借鉴了这两组,称呼为GXR,多少也有一些关系。
传感器更小的,如另外一线关于高倍率变焦的机型,CX,在诸如自动对焦上也有所借鉴;
其更接近于之前的Caplio R系列演变,但其几乎保持半年一款的迭代,却没有足够惊艳的功能更新,在6款后停止该系列。
理光在2013年的GR世代开始,固定式镜头相机逐渐落在THETA全景相机,WG(宾得合作)三防相机上。
在数码时代的GRD、GR机型上,都会配置特别开发的附加镜,来凑成等效21mm的焦距。
这种附加镜 Secondary Lens 的命名,以GW打头,之后以数字进行编号。
由于理光差不多是两代共用镜头设计,所以通常也会两代一换。
在2020年时点,出到了GW-4,用于GR III上的4组6枚的新设计。
为了在使用附加镜时,有一个相应合理的EXIF信息标注,所以从GRD初代开始,就留有触点,以交换信息。
也就是那时起,GR系配置装饰环也成了一记传统项目。
计有如下这些:
2021年,理光推出了 GR IIIx 机型,那会不会未来也会有等效21mm的衍生机型?
在vlog概念风行的当下,只能拭目以待。
来自非开发者的评价,多少有一些虚妄。
但有一点又还蛮确定的,GR系的产品,在哪一个时期里,都不是主流,或者说大众选择;
换句话说,只是服务于人群里不那么普遍的,相对少的一个群体。
新的世代,除了势不可挡的智能手机的分流,也有来自其他厂商的竞争。
尼康与富士胶片,先后也都推出了等效28mm的机型,都不约而同落在了APS-C这个传感器平衡点上。
徕卡在2015年以Q入局,则是少见的全画幅传感器规格。
一枝独放不是春,计这一时期还有这些定焦等效28mm的数码机型:
GR可以延续数代,并不是没有理由的;
即便是最新的 GR III (2019) 加入了防抖机构,重量浮动也控制在10g附近,整体更是不足300g。
本文也热衷于把机型的重量列出,在这个点上,推敲这个参数,多少也可以让屏幕另一头的读者了解这种“上手即知”的差异。
但是维基百科的行文多半如此。
理光GR系列年代更近,故事更多,
我能不能单独列出,这样更随心一些。
于是就有了这样的一篇。
在个别机型的把玩和品鉴上,其实不少好的作品;
很多前辈也是在技术或者艺术上挖掘了机器本身的实力。
但是以「相机系列」来作为主题,那么单独机型的参数和细节,似乎就不是绝对的重点;
相机,特别是2010年以前的消费级产品,显然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设计思路,所有的部分都是以操作者为中心而设计;
那么,在关于系列相机的时候,重要的是当时受到的人们的影响(例如创作思路和观念),以及它反过来对人们的影响(比如PEN系嫌弃的小机器风潮)。
所以这一篇,我尽量以“那个时候的这一台”为切入,而放弃了细致的描绘~
例如GR10如何开启SNAP,这个操作很Tricky,很老餮,但本文不提。
就自己而言,
2013年的时候,我以为自己会成为GR用户,
曹老师当时率先上手,颇为心动。
不过我当时购入NEX-6一年,而初代GR没有诸如Wi-Fi功能,也踌躇了一会。
再回首,我已经是Q用户,同为28mm,倒是很难再降级。
选择就是这么谜。
之乎
于2020-05-28 发布
本文梳理其目前的系列。
其从胶片时代迈入数码阶段,又进行了大传感器的升级,可以分作三段。
- GR的胶片时代
- GRD
- APS-C世代的重启GR
本文依循这个分段进行断代,会掺杂一些其他要素一并介绍。
理光GR III,2018年推出,2019年上市 图片来自金大頭 |
2024-06-16
目录
- 传奇诞生 [跳转]
- 向数码进发 [跳转]
- GR Digital
- GR Digital II
- GR Digital III
- GR Digital IV
- 世代小结
- APS-C梦,GXR [跳转]
- 梦想成真,GR重启 [跳转]
- GR
- GR II
- GR III
- GR IIIx
- 世代小结
- 拾遗
- 黎明之前,理光的发展
- GR Lens
- 热靴与闪光灯
- 特别版本
- 数码时代的“大脑”
- 用户社区
- 交错开发
- 21mm执念
- 其他
- 评价
传奇诞生 Legend Begin
1996年,理光的GR1登场,这是一台PS机。
PS意味着 Point&Shoot 对准/射击 ,其实是一种简单枪械的设计理念。
在此之前,现代化相机带来了诸如自动测光,光圈先决以及自动对焦等技术,
要实现用户只需要考虑构图和拍摄时机,条件已经完备。
GR1,魅力不减。 图片来自Kai W,2018年的节目 |
80~90年代的PS机竞争也很激烈,就在这前后脚
- 美能达的TC-1
- 徕卡CM 40
- 康泰时的T系列
- Olympus XA/μ系列
都是当时市面独树一帜的PS机型。
在此之前的1994年,理光推出了一款R1相机,
这款相机可以在30mm,以及特殊的宽景 Panorama 模式下拍摄24mm。
在一片镜片实现24与30mm的变身之外,R1本身具有扎实的PS机素质;
良好的口碑带来了用户认知,该机型也被Rollei换牌以 Rollei Prego Mikron 销售。
理光R1,传奇的奠基者。 图片来自器材老餮KenRockwell |
有了成功的经验,GR1的推出顺理成章。
体积有限的便携机,安放啥基本属于「螺蛳壳里做道场」。
这就需要合理安排空间,而一旦安排好,后续机型没什么大问题,一般也可以沿用。
无论是初代的胶片机,数码初期的GRD,还是复生的新GR,
作为PS机的定位一直没有变。
差不多一个成年男性手掌尺寸,“掌握天地”的感觉油然而生。
还是Kai W,初代的GR1到新的GR III 来自他的Youtube频道 |
GR1v和其内部。 图片来自photogreedy.com |
在其后的1997,理光为GR的镜头升级了镀膜,以有更好的抗眩光表现,而推出了GR1s (1997) 。
这一升级也延续到了GR1v (2001) 其上。
其他细节方面的改进,诸如为LCD屏提供背光等等。
主系列而言,就是三台 GR1 -- GR1s -- GR1v 。
而作为衍生,理光也为1s和1v配置了一个带有日期打印功能的型号,一般在二手市场称作 GR1s DATE,及 GR1v DATE,也是当时消费级PS机的流行功能。
DATE功能感觉上很家用,但是被设定为了高级版。 图片来自Zebrio |
80s-90s时期,「自动对焦」大显身手,以今日的视点看,还很稚嫩,但有得用显然好过纯手动对焦的时候。
GR的自动对焦,采用镜头上方的一对传感器检测,也就是外置式的相位。
这种相对缓慢的速度下,如何拍得尽兴?
理光也在后续的GR系列机器上,配置了成为SNAP的模式,利用超焦距来完成无需精确对焦的步骤,只要场景合适,就按下快门。
这一模式也成为了系列的一大名片。
单手操作、SNAP快拍,成为了一种人与机器间的默契。
在主系列的之外,
为了交个朋友,也有1998年推出的GR10,定位上略低,更贴近消费级市场。
GR10,基本上就是精简了功能的GR1,以现在的观点来看,更接近 Hidden Gem,隐藏的宝石。
日期功能是标配,大概因为这一功能对于家庭用户特别好使?
对于一些淘宝与捡漏的胶片党来说,GR10的表现不会让他们失望;
相对低廉的价格,差球不多的主要性能~
只要愿意,利用(半隐藏的)固定焦点模式实现SNAP;还有对于沉默街拍党来说,更安静的电机。
一台金属色的GR10 图片来自Edward Chang |
作为一个话题点,之前的GR乃至R10机型,都是用长圆形的快门键设计,而GR10采用了大圆形的设计。
在2001年,伴随GR1v的推出,理光也石破天惊,带来一款天价机型,GR21 。
GR21在日本本土的发售价格为138,000円,相当……不正常。
在此之前,没有人把一款超广定焦安插在正经PS机上,当然,列宁格勒光学的lomo机除外。
虽然在单反,或者是旁轴上,有形形色色可供选择的超广角镜头,
但当拍摄对象是人,或者说陌生人时,只有毫无杀伤力的便携机才能实现较为自然的拍摄。
虽然森山大道老师的名字,与GR联系在了一起,
但多方消息来说,似乎他对于GR21的偏爱可能更多一些。
森山大道签名版的GR21的背面,金色字迹实在太过张扬,诉说着和普通GR的不一样。 图片来自Flickr用户Bellams,他也贡献了很多旧日相机的图片,这张并不是自由版权 |
机型 | 推出时间 机体重量 电池类型 |
---|---|
GR1 | 1996-10GR1 |
175g 不含电池 177g 日期版 | |
CR2 | |
GR1s | 1998-04GR1s |
178g 不含电池 180g 日期版 | |
CR2 | |
GR1v | 2001-09GR1v |
178g 不含电池 180g 日期版 | |
CR2 | |
GR21 | 2001-04GR21 |
200g 不含电池 | |
CR2 | |
GR10 | 1998-04 GR10 |
170g 不含电池 | |
CR123A |
这一时期,也发生了对后来,无论是营销,还是话题上都很重要的变化。
日本的摄影师森山大道 Daido Moriyama ,拿起了GR,并且爱不释手。
一般说来,器材并不主导创作,但是对于特定类型的拍摄活动,器材也确实是有影响的。
轻盈低调的器材,对于森山大道其个人风格,无异是有帮助的;
这方面的文章很多。
2013年GR的发布会上,森山大道与开发者野口智弘的对谈节目 图片来自DC Watch Impress |
这一时期,选择GR的摄影师其实不少,
沿着苏州河拍摄的上海摄影师陆元敏,英国的摄影师 Philip Jones Griffiths 均使用过GR。
向数码进发 Digital Age
GR Digital
2004年,9月份的Photokina,这是在德国举行的相机展览。理光公司预告了一款数码化的GR系列产品。
Photokina 2004时候的海报。(GR1海外发布1997年) 图片来自DC Watch Impress |
在一年后的2005年,GR Digital 问世。
在胶片时代,机身设计很多是受到了实际元件的限制。
最直接的,胶卷筒的直径。
在美能达TC-1上,机身做成了均厚,就使得机器正脸,除了镜头部分,基本没有起伏。
在GR1上,则将胶卷安置在右手位的手柄位置,这一空间被做成有厚度,而其余部分就相对较薄;这设计的优点在于兼顾了握持,和其他部分的轻薄美感。
初代的GRD,取消了观景窗和测光窗,但保留了被动式自动对焦元件。
可能是那时候的风潮,就是高端数码相机上,带有可控的ND滤镜。
这样除了方便,还有比如在强光下避免过曝、使用大光圈拍摄等目的。
这一设计,延续到后来的GR系机身设计上。
GR系列一直在意整体性,一体化的轻便和小巧,使得如镜头都成为了配角,是整场戏的一部分。
5群6枚的设计也没有太多关注,其提供了开放的F2.4光圈。
初代GRD配置了热靴,也就是允许外置的TTL闪光灯。
这是一个在胶片机时期未出现的项目,
有多少GRD用户,是使用外置闪光灯的?
我不清楚具体数字,但应该不多。
只要你愿意…… 图片来自DC Watch Impress |
热靴采用的是TTL式,属于先进型设计了。
GR Digital,为了方便,简称GRD吧,上面也配置了内闪。
与胶片GR比起来,这是一种弹出式的设计,而不是那种固定式的。
由于可以屏幕Live View取景,原先那个旁轴取景器也省了下来,整体更加集约。
在文件格式方面,除了“直出”的jpg交换格式,理光也提供RAW支持,不过没有采用自研的格式,而是使用了由Adobe推行的通用数字底片,DNG格式来进行存储。
存储和电池部分的设计,在当时来说很有意思。
电池与存储卡仓,还可以注意到镜头圈上有数据触点 图片来自DC Watch Impress |
由于是紧凑型设计,电池和存储卡为共用仓位。
又由于是紧凑口袋机型,存储卡选用了MMC/SD卡,但如果你忘记了带卡,内置有26MB的空间可以应急,这也是一个后来延续性的“传统”设计。
而电池除了标注的DB-60锂离子电池外,也支持两枚AAA电池(7号电池、四號電池、単4形電池)使用。
底部有适配挂绳的结构,所以可以实现侧挂 图片来自DC Watch Impress |
GR Digital II
初代GRD的尝试意味浓厚,但在销售上可以说获得了成功。在此之前,没有人敢于推出固定焦距的不可换镜头机型,GRD做到了。
GRD II,正面可以看到省略了主动式对焦机构。 |
在2007年,也就是两年后的升级款,GRD II 上,改动也是以升级、修补为主。
例如图像引擎(处理器)、图像传感器;
内置闪光灯的弹起逻辑和诸如侧面盖板材质的更换,只是要让体验变得更好。
左手端机身侧增加的闪光灯弹出开关 |
内置闪光灯的物理开关,延续到2015年的GR II,在2019年伴随GR III取消了内闪而消失。
如果GR系列内闪回归,大概这个开关也会回来吧~
颇有意思的一点,在日本本土的销售统计中,
大约30%的用户会选配额外的OVF取景器。
虽然作为数码相机,装配Live View功能已经超过10年,但是用户习惯还是以一个凑近取景的方式存在,这也是这一时期的用户画像之一。
GR Digital III
两代数码GR开了不错的头,但也带来了问题,即数字化的GR系列接下来向何处发展。在2009的时间点上,其实就有了可能的分歧。
一种是延续前两代机型的步伐继续保持紧凑但较小的传感器元件,
一种则是响应适马的APS-C规格便携机的需求,而尝试更大的传感器组件。
其实还有一种,即理光在80年代未曾赶上的AF可换镜头相机系统的浪潮。
理光大概是选择了三种可能的路径,后两种我已在后续章节叙述,请记住2009的时间的。
这里还是以第一种,即延续前两代机型的方针的GRD III机型。
GRD III,不过按照DC Watch的说法,乍一看和前两代没啥区别 图片来自DC Watch Impress |
GRD的初代和二代,在镜头设计上有取巧的部分,
即都使用来自2005年初代的设计,6枚5组,开放光圈F2.4。
要推出三代,自然是要有一些新意,于是理光在GRD II的两年之后,采用了8枚6组的设计,提供了最大F1.9的光圈,以此为核心,打造了GRD3。
虽然最大光圈扩大了将近2/3档,但因为整体使用的传感器还是属于小尺寸,散景Bokeh的部分影响倒不是那么大,更多地影响在通光量上,配合新的传感器和处理器性能,便是GRD III可以在一些光线更加恶劣的条件下进行发挥。
由于镜头进行了更新,所以在诸如转换镜头方面,几乎都进行了更新,比如照顾到等效21mm的广角附加镜,进化到了GW-2等;要使用GW-2,也需要新的GH-2适配器。
在功能方面,系列用户很喜欢的一个功能首次在GRD3上登场,
即快速直接按下快门钮,相机将跳过合焦检测,直接以设定的对焦距离拍摄;对于抓拍类用户是非常方便的功能,也因为受到用户好评,这一功能也在后续得到保留,并成为系列传统。
其他的一些细节,即热靴定义进行了更换,主要是匹配稍迟推出的小灯,GF-1而进行的改动。
GR Digital IV
GRD IV,在2011年登场,之前GXR勾勒了美好的APS-C梦想;相比之下,依然保持1/1.7就显得不尽如人意。
这种心态其实很好理解。
图像传感器的升级,是压倒性的画质差异。
相对地,GRD IV的功能,就很少顾及。
差不多上市同期的白色限定GRD IV,镜筒为黑色外,可以明显看到回归的对焦检测机构。 |
4代GRD,
在自动对焦方面,把在 1 --> 2 代际时候取消的被动式AF检测器又加了上去。
较为实用的功能上,添加了基于传感器位移的光学防抖功能。
虽然标注的VC,可能与腾龙公司的VC类型镜片防抖混淆,但确实是传感器位移方式。
在成像端上一个相对激进的变化,在于CCD前的低通滤镜,或者统称作 Sensor Stack Thickness 的透明材质层变薄了,这影响了关于高频侧分辨率展现的差别;但在日常应用中可能并不显著。
而在一些拍摄上,添加了当时时兴的场景拍摄,例如间隔合成、移轴模拟。
支持了当时的Wi-Fi方案,Eye-fi存储卡。
世代小结
GRD世代从胶片到数码进行了过渡,这也是在当时的条件下,绝大多数厂商面临的挑战。RICOH公司这一时期,对于CMOS的态度还很保守,
CMOS传感器仅在2003年 RR211,然后就是2009年的 CX1 产品上出现;
全系GRD均为CCD传感器。
在GRD IV的研发中,据说是讨论过当时刚出现的BSI CMOS的应用,但最终是没有采纳。
而在面对像素日新月异的浪潮中,GRD系倒是起伏不大,
初代GRD为8MP,之后2、3、4保持了10MP规格。
这一时期的电池,有高密度的锂电池,也可以选择在大街小巷相对常见的7号电池,这方面便利性还是不错的。
GR DIGITAL IV : What type of batteries can I use with the camera ?
DB-65电池也延续到了之后的大底机型上。
内置存储可能在当时是一个看起来标新立异的功能,
但从这些年的数码实践来说,特别是SNS如Twitter普及世代,出门发现忘记带卡的惨案时有发生。
GRD这时候这种兼容AAA镜头,给个几十MB空间的设定,多少也是有救急救难的考量。
数码GRD系列的外观、握持上,起伏轻微。
镜头构成 传感器 内置存储 | 推出时间 重量 电池类型 |
---|---|
GR Digital | |
5.9mm F2.4~11 6枚5组 | 2005-09 |
1/1.8英寸 8MPGRD 3264 x 2448 | 170g (本体) 200g (估算带电池重) |
内置26MB | DB-60 替换7号/AAA |
GR Digital II | |
5.9mm F2.4~11 6枚5组 | 2007-10 |
1/1.75英寸 10MPGRD2 3648 x 2736 | 168g (本体) 198g (估算带电池重) |
内置54MB | DB-60 替换7号/AAA |
GR Digital III | |
6mm F1.9~9 8枚6组 | 2009-07 |
1/1.7英寸 10MPGRD3 3648 x 2736 | 188g (本体) 218g (估算带电池重) |
内置88MB | DB-65,兼容DB-60 |
GR Digital IV | |
6mm F1.9~9 8枚6组 | 2011-09 |
1/1.7英寸 10MPGRD4 3648 x 2736 | 190g (本体) 219g 包括电池存储卡 |
内置40MB | DB-65,兼容DB-60 |
- 这一时期因为可以替换AAA/7号电池,所以总重计算可能存在出入;
官方页面通常会给出单机重。
值得一提,GRD IV上,增加了机内处理的功能,日文名称为「比較明合成」,可以保留序列照片之间,差异为明亮的部分。
这一功能延续到后来APS-C世代的GR机型上,使得GR机型也意外地,在诸如星轨、闪电和萤火虫题材的拍摄中,有了一种便利的“独门秘技”。
关于「比較明合成」功能的应用介绍,将另文叙述。
至GRD IV,理光在小尺寸便携机型上的历程告一段落,另外开启的旅程,便是向大尺寸的感光元件进发。
APS-C梦,GXR The Dream
2006年披露的APS-C机,等效28mm焦距的适马DP1在2008年时,推出。
在更早的时候,2005年,索尼公司也出产了R1,配置略小于APS-C传感器,但整体因为使用了变焦镜头,相对巨大。
DP1的体积和成像颇为惊艳,抛开孱弱的对焦性能,真是随身机的不二之选;
但也正是在反应速度上,输了一手。
SIGMA DP1,强大的偏科,错过了绝杀的机会 |
会不会有APS-C的数码GR?
2011年,GRD 4 问世。
依然在1/1.7的范畴内徘徊。
同样也是2008年,奥林巴斯拉上松下,推出了进取型的新系统,M43。
这意味着可换镜头无反这一类别的诞生。
将M43的小型机身,配合一枚14/2.5的饼干镜头,28mm视角,画质更好。
时间推进到2010年,三星和索尼在这一年,将无反系统升级到了APS-C幅面。
情况颇为紧张。
但是理光这时候,想到的对策却不太一样。
GXR在2009年推出,这是一套新的系统。
理光虽然不曾有过自动对焦可换镜头系统的开发经验,这次倒是扬长避短,走了一条新路。
取景--成像 是拍摄的两个功能分支,以此作为基础,将不同功能部件进行区隔,就是所谓模块化相机。
详见 模块化相机发展梳理
理光为此勾勒了一个遥远的图景,甚至无线传输取景,也就是后来称作图传的单元,都已经在其内。
GXR发表会上的可能模块 |
其中就包含了一个模块,
「A12 28mm F2.5」
从后来的发布来看,A代表了采用幅面为APS-C,28/2.5是等效焦距及开放光圈。
GXR本体在2009年发售,但是配置了等效28mm的模块,在2010年3月的CP+才露面。
配置了A12 28模块的GXR,装配了遮光罩及EVF 「VF2」 图片来自DC Watch Impress |
与主序列的长圆形快门钮不同,GXR使用圆形快门钮 |
GXR系统在2009年发布,至2013年年中没落,一共有6款市面贩售的拍摄模块可供选择:
模块 | 镜头规格 传感器尺寸 等效焦距 |
---|---|
A12 50mm F2.5 Macro | 33mm F2.5 |
APS-C | |
50 | |
A12 28mm F2.5 | 18.3mm F2.5 |
APS-C | |
28 | |
mount A12 | N/A |
APS-C | |
N/A | |
A16 24-85mm | - |
APS-C | |
24-85 | |
S10 24-72mm | 5.1mm-15.3mm |
1/1.7 | |
24-72 | |
P10 28-300mm | - |
1/2.3 | |
28-300 |
仔细观察还可以发现,两款定焦镜头模块被标称为『GR Lens』,其他则为『RICOH Lens』。
假设你在这一时期,想利用GXR基底,来为自己配置一款28mm机型,
它大概具有这些参数:
参数 | GXR+A12 28mm |
---|---|
传感器 | APS-C CMOS 23.6 x 15.7mm |
像素/分辨率 | 12.3MP 4288 x 2848 |
镜头 | 18.3mm F2.5~22 9枚6组 |
尺寸 | 113.9 x 70.2 x 55.6mm CIPA测量标准 |
重量 | 160g + 66g + 210g (机身+电池手带+镜头部) 410g (机身镜头及电池存储卡) |
电池 | DB-90 |
存储 | 内置86MB SD/SDHC |
GXR是一个大型的构想,但可惜市场并不热衷,关于其开发,可以参考:
这次出走,偏离了一条完美的、安全的航线 off the road,但不可否认又有其意义。
如果一个厂商总是选择最安全的方案 ———— 当然,指的是在相机这么有个性化的个人产品上,它就会逐渐变得无趣。
好在,把X去掉,原生GR即将回归。
梦想成真,GR重启 Reboot
GXR的市场表现,很明确,就是商业上不行。
那既然如此,只要愿意检讨,一切都还来得及。
虽然APS-C便携机已经初现端倪,前文所述的三星NX、索尼NEX;
而固定镜头的徕卡推出了X1,富士交上了X100,已然赚得盆满钵满。
那似乎再无犹疑~好在固定镜头式机器不是可换镜头系统,没有庞杂的路线图,只要把那唯一的一枚伺候好,就够了。
GR (2013)
2013年,GR登场,浪子回头金不换。配置了APS-C规格的16MP图像传感器,据信来自业界风头正盛的索尼半导体;
以及一枚对应APS-C幅面设计的5组7枚的等效28mm镜头设计,最大光圈F2.8,
更重要的,是其可以在关机时完全收纳进GR的身体内。
图片来自DC Watch Impress 这一期的副标题也是亢奋 APS-C Compact在此 |
这样的配置下,重量被精准控制在250g以内,
虽然还是增加了重量,但感觉上,仿佛依然是那个胶片时代让你轻快拍摄的PS机。
走过了不少弯路,也有不离不弃的拥趸。
铅华洗净,重又归来。
命名上也舍弃了多余的部分,Digital的名号也不要了,重归子品牌本身
简简单单的「GR」足矣。
回归纯粹「GR」 图片来自DC Watch Impress |
许多系列延续的传统都得以保留,
标志性的一项如Snap Focus,允许用户预设对焦距离段落,用于抓拍有非常好的效果。
对于在自动对焦技术上没有完全、绝对竞争力的理光,这其实是一个用户足够满意的方便功能。
衍生的 Full Press Snap ,与其他厂商可能有所不同,
但时刻来临时,用户可以完全快速按下双程快门键,机器将以预设对焦距离拍摄,而不进行对焦检查。
这对于抓拍极为有利,但可能会让画面有轻微失焦——也造成了一种成像风格。
作为与传统有别的一点,侧面加入了一个Effect的独立按钮,就在闪光灯键的下方,
可以作为光圈/景深预览,以及效果模式(数字滤镜)的使用。
在焦距上,镜头本身提供的是等效28mm的视角,但得益于像素的升级,
也支持以裁切方式 Crop Mode 获得等效35mm视角,这时像素大概为10MP;
在用户的呼声下,在固件2.03版本时,追加了等效47mm视角47mm。
而更广的,对于理光有传承意义的等效21mm视角,
由附加镜GW-3完成 —— 这一附加镜延续到GR II。
GW-3装载于GR上。 图片来自DPReview的评测 |
在一些使用细节上,GR在2013年也做出了一些提升,
比如机身侧面留出的USB口(非标)可以用于充电,这样在旅行时就可以不带额外的充电器。
实际上符合标准的USB充电器都可以,甚至PC |
延续了GRD世代的传统,GR继续内置闪存,规格为54MB,突出一个应急之用~
GR II (2015)
作为重新出发的作品,2013年款GR的意义,甚至大于之后的更新款。“如果没有问题的,那就不要改变”
这让2015年更新的GR II,似乎有些乏善可陈,因为这款迭代机型,看上去几乎一样,像极了当年 GRD -> GRD2 的变化。
在镜头设计保持7枚5组不变,传感器也沿用的16MP,GR II 都是萧规曹随的意味。
最大的不同,就是增加了Wi-Fi与智能手机连接功能,以及针对此的NFC模组。
最快快门速度从1/2000s提升到1/2500s则不太有感觉,
还有就是伴随功能提升,而在机顶增加的起伏;以及一些关于固件方面的微调。
前面的为GR II,可以看到顶部有一个较为明显的凸起, 有说法是1.8mm,应该是天线相关 图片来自DC Watch Impress |
并且配置了NFC,方便快速建立连接。
Wi-Fi 功能被集成到 Effect 按钮中(长按),这一按钮又多兼了一份差。
CTE(色温增强 Color Temperature Enhancement)原本是宾得 Pentax 特色的功能,也在GR II引入了;
相比于完全还原到“中间档”的自动白平衡,CTE会稍加保留现场的色温。
虽然可能是乏善可陈的一代,但GR II发布在2015年(2015年7月),刚好是初代数字化GRD发布的10周年(2005年10月),所以颇有纪念意义。
DC Watch Impress还专门做了两台机器的对比。
左初代GRD,右GR II 来自DC Watch Impress |
似乎是理光宾得初入Wi-Fi领域,所以还有一些波折。
一开始设定的对应智能手机app为「Image Sync」,但是还未正式推送,就遭遇叫停;
理由是,当其中mode6时所使用的相关频段,违反了日本当地的电波管理法,于是紧急叫停,到了上市的7月才恢复下载。
这一时期还别出心裁地,制作了一个称作「GR Remote」的web端,可以在智能手机上实现部分app功能。
2016年,索尼半导体表示停止16MP的APS-C的图像传感器的生产,
也就为下一代的GR产品推了一手,于是新产品的开发必须要进行了。
GR III (2019)
3代的推出,则间隔地遥远了一些;2018年下半,才迎来了GR3的开发消息,发售又是隔了小半年。
2019年初上市的GR III,改动就有些多:
- 传感器更换,像素从16MP改换为24MP,具有相位对焦
- 镜头重新设计
- 联动性质的三轴防抖
- 触摸屏
- 闪光部分,取消内闪,更换TTL热靴
- 电池替换
GR3 图片来自官方站点 |
很可能是出于16MP到24MP的跨越,或者说对未来传感器像素进一步提升保留的潜力,
GR III启用了全新的镜头设计,但仅看构成,则是从GR的7枚5组,变成了6枚4组。
担负了防抖和满足新传感器的使命,新的镜头设计反而变简单了。 |
防抖机构方面,
GR在 GRD IV (2011) 时已经尝试过了,但时过境迁,业界以奥林巴斯为代表的技术先锋崛起,也让这一领域日新月异。
PENTAX方面一直致力于传感器防抖,也在其单反相机上配置了五轴机构,最为先进的即为「SR II」。
GR III 的传感器-防抖总成 图片来自DC Watch Impress |
防抖机构的性能是一回事,现在实现得不错;
而小型化与轻量化,其实一直都是难题,奥林巴斯将五轴防抖塞进了 E-P5 (2013) 与 PEN-F (2016),但是重量不容小觑。
GR III 因为镜头固定,焦距明确,所以不需要有更多的假设,也在绝对性能上进行了权衡,采用的是三轴防抖机构,使得 GR III 的整体重量依然保持在约250g附近。
GR III 取消了内闪 之乎摄 |
上市高昂的定价也一反系列的亲民形象,美国市场$899,中国大陆超过¥6000,很有力地……推动了二手市场GR II、乃至初代GR的上涨。
而关于内闪变动的话题,在一些资深拥趸里已经有了争议,
无数爱好者给出了自己的看法,
来自香港 LightPix Lab 生产的Flash Q20在一众产品里脱颖而出,虽然没有TTL,但需要闪光灯的玩家只能妥协。
另一个可以参考的设计,来自奥林巴斯FL-LM3。
甚至出现了官方合作 |
热靴变动的事,我将系列演变,放在了拾遗章节。
电池方面,虽然新的DB-110能量上升(1350mAh@3.6V,4.9Wh),但是由于防抖和电机,反而续航还有所下降。
DB-110,4.9Wh |
这枚DB-110,之前也在 THETA全景相机内部使用;
有人指出,其与DB-100相同,以及奥林巴斯 LI-50B、Pentax D-Li92以及松下VW-VBX090有替换性,不晓得实际情况。
在实际使用中,如果是热衷扫街的伙伴,通常是多备电池,
或者甚至是有一个充电宝,专供侧面C口。
此外在一些参数上,也与前代有一定差别,
如无线连接,相比前代的Wi-Fi,增加了额外的蓝牙LE模式;
一贯不太注重的视频拍摄,从1080p30,提升到了……1080p60;
伴随图像传感器的升级,也由原本的对比度对焦变成了混合式(相位对比度)。
此外,屏幕明显变大了一些,但参数从1.23M点变成1.04M点。
如果是3:2的RGB计算,GR III应该是720x480的分辨率屏幕。
GR IIIx (2021)
2021年9月,理光推出了 GR IIIx 机型,基本上就是在GR III 的基础上,镜头更换,其他部分不变。镜头选用的是26.1mm的新设计,在APS-C等效视角约40mm,这在GR系列上尚属首次;
构成为5群7枚,比GR III的镜头多了一组单枚镜片,也同样含有两枚非球镜片。
我个人比较在意的是新设计镜头选择的26mm焦段,太过可疑,
不得不联想到全画幅镜头上的28mm设计。这点有待未来产品证实。
RICOH 理光 GR III x 机身,搭载26.1mm镜头。 曹原摄 |
世代小结
伴随工艺的成熟,和成本的下降,这一世代将APS-C规格塞进了GR的机身,同时保持了整体的小体积。
镜头构成 传感器 内置存储 | 推出时间 重量 电池类型 |
---|---|
GR | |
18.3mm F2.8~16 7枚5组 | 2013-04 |
APS-C 16MPGR 4928 x 3264 | 245g 含电池存储卡 215g 单机 |
内置54MB | DB-65 |
GR II | |
18.3mm F2.8~16 7枚5组 | 2015-06 |
APS-C 16MPGR2 4928 x 3264 | 251g 含电池存储卡 221g 单机 |
内置54MB | DB-65 |
GR III | |
18.3mm F2.8~16 6枚4组 | 2018-09 |
APS-C 24MPGR3 6000 x 4000 | 257g 含电池存储卡 227g 单机 |
内置2GB | DB-110 |
GR IIIx | |
26.1mm F2.8~16 7枚5组 | 2021-09 |
APS-C 24MPGR3 6000 x 4000 | 262g 含电池存储卡 232g 单机 |
内置2GB | DB-110 |
16MP、APS-C尺寸的传感器,据信为索尼半导体的IMX071。
Exmor的16MP 1.8英寸 (APS-C)型,有好几版,例如 IMX080 为带有相位对焦点;
其他还有如 IMX095,早期16MP款式。
这一世代中,这片IMX071及衍生产品,在大量中高阶产品中应用,如单反的D7000,微单的NEX-5N,甚至天文用的QHY168C;甚至与2013GR 同期,构成竞争关系的尼康Coolpix A (2013)、富士X70 (2016) 亦选择了同款/衍生传感器。2016年下半,索尼决定停产16MP产线,除了造成富士胶片X70不到一年停产的窘境,也为如GR的后续做了推动;
这一时期,索尼自己E卡口 APS-C 机型纷纷来到了24MP位置,GR III 如此也毫不意外。
从小尺寸传感器的10MP升级到本世代的APS-C,像素的飞跃不可小视;
理光带来了数码变焦功能,但在实际应用上,更贴近摄影师习惯,即提供了直接等效35mm的裁切 Crop Mode。
理光官方示例图 |
这一功能也被Leica Q系列吸收,在Q3世代提供28、35、50、75及90mm。
但GR受限于APS-C规格,在第三世代的GR III也只能支持到35mm与50mm的裁切。
GR IIIx 提供的是等效40mm起跳的焦距,
可能是引擎算法上偷懒,所以提供的是与GR III相同的裁剪倍率,第一档裁切为正好的等效50mm,第二档就是看起来有点奇怪(上下不沾)的等效71mm。
GR IIIx 的裁剪示意图 |
APS-C世代GR裁切 | ||
GR /GR II | GR III | GR IIIx |
---|---|---|
等效28mm | 等效40mm | |
4928x3264 | 6000x4000 | |
16MP | 24MP | |
等效35mm | 等效50mm | |
3936x2608 | 4800x3200 | |
10.3MP | 15.3MP | |
等效47mm | 等效50mm | 等效71mm |
2912x1936 | 3360x2240 | |
5.6MP | 7.5MP |
GR可能不太会考虑进军40MP,也就使得进一步的应用不会像Leica Q一样有发展潜力。
同时,伴随传感器技术的进步,特别是同时代无反光镜系统的开发,基于单一传感器本身的对焦也实现了高度可用。
在GRD世代还在外部的主动式对焦机构上摇摆,APS-C世代则是以完全依赖传感器为方针;
在第三代的GR III,首次实现了内嵌相位对焦点与反差对焦的结合应用。
内置ND的功能,从官方参数表看,应该是在GRD世代就已经配置;
但是因为这一世代有了APS-C规格的传感器(与开放2.8光圈),使得除了曝光控制外,也额外有了景深控制的效用。
相机内置ND这一设计,目前除了高端的视频应用机身,一般只在固定不可换镜头的机身上实现;
因为在镜头已经确定的情况下,配置一个具有机械作动的ND更换机构更加可靠(和相对较低的成本)。
GR内置的ND为2档位减弱,或称作ND4的等级,是一个相对中庸的选择。
2024年,理光将ND替换为HDF滤镜,从而推出了GR III和GR IIIx的HDF版本,也算是一个特别的小改型。
拾遗
一些拾遗的内容
黎明之前
理光历史上也出过单反相机,例如 XR500 (1982)或是标杆款 XR-2 (1977)。差不多1994年的时候,理光内部都有声音,想要退出相机市场。
那时候,自动对焦+可换镜头的单反系统,有4家在做:
- 美能达
- 宾得
- 尼康
- 佳能
成系统的相机意味着用户黏性,理光不在其中,你认为是出局也行。
除非游戏框架有变化。
不成系统的相机,比如一台简简单单的PS机,有市场前景吗?
前一年诞生的R1无疑坚定了这种信念,这一如前文所述,理光对这台机器可能期望不大,甚至没有发行海外版本,可能原本定位只是在日本境内卖卖,贴牌款的意外成功在意料之外,从而推动了打造一款定焦PS的信念。
在大的时代看来,理光GR系的诞生太过……随机,或说偶然。
GR Lens
除了GR本身,一些随带的部分也成为了品牌。例如那枚28mm镜头,甚至还有M口的单独制品:
安装在Leica CL上的GR Lens,日厂+日厂 图片来自Simon Johnson |
当时的产品宣传页。 |
一共有两种规格,
一枚是与GR1系上相同的28mm F2.8镜头,出产于1997~1998年,大约生产了3000枚;
另外一枚,是与GR21上相同的21mm F3.5镜头,则在1999年推出。
Ricoh GR Lens 21mm F3.5 M口 图片来自 Lens-DB |
GR21装载于α7S上:
来自DC Watch Impress的企划 |
也有朋友,从GR系的尸体机(失去了完整功能的损坏机型)上,取下镜头,自行改组为M卡口。
例如使用GR10的这个例子。
2009,「GR Lens」也伴随GXR系统出现,不过仅在发力的两款模块上出现,即
A12 50mm F2.5 Macro
A12 28mm F2.5
右边的S10模块只标注 RICOH LENS 图片来自DC Watch Impress |
即便是装配了A16(APS-C幅面,16mp)的模块,也没能享受这一标识,看来还是颇为严格的。
除了联动,凡是GR本体,也带有 GR Lens 标识,也算是一种传承。
GR (2013)的镜头标识 图片来自DC Watch Impress |
2014年,GR作为镜头的一个子品牌,也开启了一种跨界认证的时尚,前辈 Carl Zeiss、Leica 都是个中好手。
「GR certified」诞生
据介绍,背后还有一套关于 「GR Quality Regulation For Mobile」 的认证体系
http://news.ricoh-imaging.co.jp/rim_info/2014/20140930_005885.html
热靴与闪光灯
GR系列的热靴定义变化了数次,也是颇有意思,这里将数码时代机型的变化介绍一二。GRD世代 | |||||
|
| ||||
初代GRD GRD II | GRD III GRD IV | ||||
适配闪光灯: | 适配自动闪光灯: GF-1 | ||||
GR重启世代 | |||||
|
| ||||
GR (2013) GR II | GR III GR IIIx | ||||
适配自动闪光灯: GF-1 | 适配自动闪光灯: 220AF |
到了包括GR(2013)与GR II的系列上,都采用的是理光Ricoh自己的TTL定义。
这里要插入介绍一下,理光的TTL热靴定义,其实是与适马 Sigma 共享的,非常有意思。
适马在之前介绍里也进军了APS-C的口袋机,多少也有点抢先一步的意思。
在GR III,则迁移到Pentax的TTL定义上。
继续借用DPReview的GR III评测 |
但不论是哪种TTL定义,似乎都缺乏……足够现代化的小型灯设计。
Ricoh为代表的是「GF-1」,在市场上有不少存量,差不多是2009年时的设计;
Pentax为代表的是「220AF」,最新的应该是2代产品。
特别版本
特别版本实在繁多,未能一一列举,另辟专文。理光GR的特别版本
数码时代的“大脑”
在从胶片时代,转入了数码机型,GR上配置的处理芯片,也有了名称GR ENGINE
乍一听,可能和丰田的引擎混淆。
自2009年,伴随索尼的处理器的大跃进,ARM基底的相机处理器面貌上有了很大不同,
小机器也有了不俗的处理能力。
到2019年的GR III,配套的GR Engine已经到了6代。
当然,具体的差异很难比较;而理光公司似乎也没有将其用作其他相机产品的宣传。
- GR Digital --> GR ENGINE
- GR Digital II --> GR ENGINE II
- GR Digital III --> GR ENGINE III
- GR Digital IV --> GR ENGINE IV
- GR --> GR ENGINE V
- GR II --> GR ENGINE V
- GR III --> GR ENGINE 6
用户社区
GR具有号召力,这一点也被理光公司成功运作了起来,线下活动的「GR Party」「GReeting」都俨然成为机友聚会。2018年12月的 GR Night |
线上的「GR Blog」也声势浩大,但可惜,在2015年停止运营。
在后来,又应运呼声而重新设立。
在Youtube世代,也举办了如GR TV的节目活动。
交错开发
在GRD时期,除了GR本体的开发,也存在了并行的计划,也就是GX系列。
初代 Caplio GX 在2004年5月面世,配置了5MP传感器,等效28-85mm。
RICOH Caplio GX8配置28-85mm等效焦距,2005年4月上市,与当时GRD一样,也是1/1.8英寸 8MP。
RICOH Caplio GX100在2007年3月登场,配置了一个标准变焦的等效24-72mm的焦距段。
Caplio GX100 图片来自DC Watch Impress |
特别值得一提的GX100,其在2007年,掀起了一轮外置可替换EVF的浪潮;
相比前作GX8,整体规格提升,并且配置了基于传感器的防抖机构,在很多方面都描绘了理光追求的理想机型轮廓。
在同时代竞争中,趋近于松下当时的LX系列。
最后的 GX200 在2008年6月推出,丢掉了Caplio的系列前缀,依然是这个焦距段,但像素倒是升级到12MP。
稍后诞生的GXR系统,名字上借鉴了这两组,称呼为GXR,多少也有一些关系。
传感器更小的,如另外一线关于高倍率变焦的机型,CX,在诸如自动对焦上也有所借鉴;
其更接近于之前的Caplio R系列演变,但其几乎保持半年一款的迭代,却没有足够惊艳的功能更新,在6款后停止该系列。
名称 发布时间 | 规格 |
---|---|
GX机型 | |
Caplio GX | 5MP CCD 等效28-85mm |
2004-05 | |
Caplio GX8 | 1/1.8 CCD 8MP 等效28-85mm |
2005-04 | |
Caplio GX100 | 1/1.75 CCD 10MP 等效24-72mm 111.6×25×58mm 220g |
2007-03 | |
GX200 | 12MP 等效24-72mm |
2008-06 | |
CX机型 | |
CX1 | 1/2.3 CMOS 9MP 等效28-200mm |
2009-02 | |
CX2 | 1/2.3 CMOS 9MP 等效28-300mm 101.5×29.4×58.3mm 185g |
2009-08 | |
CX3 | 1/2.3 BSI CMOS 10MP 等效28-300mm |
2010-02 | |
CX4 | 1/2.3 BSI CMOS 10MP 等效28-300mm |
2010-09 | |
CX5 | 1/2.3 BSI CMOS 10MP 等效28-300mm 主动式对焦机构 197g |
2011-01 | |
CX6 | 1/2.3 BSI CMOS 10MP 等效28-300mm 主动式对焦机构 201g |
2011-11 |
21mm执念
历史上只出现一次的GR21机型,似乎成为了理光开发者绕不过去的一个迷思。在数码时代的GRD、GR机型上,都会配置特别开发的附加镜,来凑成等效21mm的焦距。
这种附加镜 Secondary Lens 的命名,以GW打头,之后以数字进行编号。
由于理光差不多是两代共用镜头设计,所以通常也会两代一换。
在2020年时点,出到了GW-4,用于GR III上的4组6枚的新设计。
为了在使用附加镜时,有一个相应合理的EXIF信息标注,所以从GRD初代开始,就留有触点,以交换信息。
初代GRD,装饰环取下露出接点 图片来自DC Watch Impress |
也就是那时起,GR系配置装饰环也成了一记传统项目。
计有如下这些:
附加镜 | 构成 | 倍率 | 初始搭配机型 | 接口 | 重量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GW-1 | 3片3组GW1 | 0.75x | GRD GRD II | Φ37mm | 72g |
GW-2 | 3片3组GW2 | 0.75x | GRD III GRD IV | Φ43mm | 124g |
GW-3 | ? | 0.75x | GR (2013) GR II | Φ49mm | 188g |
GW-4 | ? | 0.75x | GR III | Φ49mm | ? g |
2021年,理光推出了 GR IIIx 机型,那会不会未来也会有等效21mm的衍生机型?
在vlog概念风行的当下,只能拭目以待。
其他
评价
其实一个成系列的相机品牌,可以经久不衰,本身就有多方面原因。来自非开发者的评价,多少有一些虚妄。
但有一点又还蛮确定的,GR系的产品,在哪一个时期里,都不是主流,或者说大众选择;
换句话说,只是服务于人群里不那么普遍的,相对少的一个群体。
新的世代,除了势不可挡的智能手机的分流,也有来自其他厂商的竞争。
尼康与富士胶片,先后也都推出了等效28mm的机型,都不约而同落在了APS-C这个传感器平衡点上。
徕卡在2015年以Q入局,则是少见的全画幅传感器规格。
一枝独放不是春,计这一时期还有这些定焦等效28mm的数码机型:
机型 | 推出时间 重量 |
---|---|
适马 DP1 MerrillDP1M | 2012-02 |
330g 含电池与卡 | |
尼康 Coolpix ACA | 2013-03 |
299g | |
适马 DP1 QuattroDP1Q | 2014-02 |
425g 裸机 161.4×67(H)×87.1mm | |
徕卡 Q Typ 116 | 2015-06 |
640g 含电池与卡 | |
富士胶片 X70X70 | 2016-01 |
340g 含电池与卡 302g 裸机 | |
富士胶片 XF10 | 2018-07-19 |
279g 含电池与卡 | |
徕卡 Q2 | 2019-03 |
734g 含电池与卡 |
即便是最新的 GR III (2019) 加入了防抖机构,重量浮动也控制在10g附近,整体更是不足300g。
本文也热衷于把机型的重量列出,在这个点上,推敲这个参数,多少也可以让屏幕另一头的读者了解这种“上手即知”的差异。
关于本文
之前整理奥林巴斯PEN系列条目,大量的机型只能以一两句话带过,实在可惜;但是维基百科的行文多半如此。
理光GR系列年代更近,故事更多,
我能不能单独列出,这样更随心一些。
于是就有了这样的一篇。
在个别机型的把玩和品鉴上,其实不少好的作品;
很多前辈也是在技术或者艺术上挖掘了机器本身的实力。
但是以「相机系列」来作为主题,那么单独机型的参数和细节,似乎就不是绝对的重点;
相机,特别是2010年以前的消费级产品,显然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设计思路,所有的部分都是以操作者为中心而设计;
那么,在关于系列相机的时候,重要的是当时受到的人们的影响(例如创作思路和观念),以及它反过来对人们的影响(比如PEN系嫌弃的小机器风潮)。
所以这一篇,我尽量以“那个时候的这一台”为切入,而放弃了细致的描绘~
例如GR10如何开启SNAP,这个操作很Tricky,很老餮,但本文不提。
就自己而言,
2013年的时候,我以为自己会成为GR用户,
曹老师当时率先上手,颇为心动。
不过我当时购入NEX-6一年,而初代GR没有诸如Wi-Fi功能,也踌躇了一会。
再回首,我已经是Q用户,同为28mm,倒是很难再降级。
选择就是这么谜。
参考与引用
本文撰写参考了一些采访与报道,对于认识GR系列帮助很大,除了文中链接,以下这些也都值得一读。之乎
于2020-05-28 发布
于2021-12 整理特别版本
本文使用的图片,来自厂商图片,个人博客或评测机构的图片,以及来自对版权向左持有热情的朋友们的贡献;图片下方尽量标注出处,如果有疏漏,还请留言提醒。
本文使用的图片,来自厂商图片,个人博客或评测机构的图片,以及来自对版权向左持有热情的朋友们的贡献;图片下方尽量标注出处,如果有疏漏,还请留言提醒。
总结的很全面,对于 GR fans 很有帮助。
回复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