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5镜头与富士胶片GFX机身转接
之前有一篇富士胶片G卡口镜头列表,其中一个段落说到了135镜头的转接与覆盖。
本篇专门把目前已有的135镜头转接到富士GFX上的覆盖情况做一个汇总。
135镜头转接到GFX上有几个可能:
最后更新日期
2023-06-07
Sigma适马公司近年来的ART产品线代表了相当有品质的135镜头,甚至成为了新时期的消费级画质标杆,客观上也带动了新的一波升级。
这里指称的ART镜头,均是基于单反设计的ART镜头,其测试在EF卡口转接状态下完成。
关于Sigma ART类镜头,由『中性灰』在2019年初进行的
《当SIGMA ART系列定焦遭遇富士GFX-50R中画幅》
已经阐述的相当明确了,这里整理表格如下:
此外还有如BI1CBA发表的《关于GFX系统转接的一些心得》。
佳能公司的EF镜头自1987年诞生,采用全电子信号卡口,无机械传递结构;
在以往是转接控制的难点,现在的电子化大潮下反而简单,所以EF镜头的转接受到追捧。
自1987年EOS系统推出以来,佳能EF卡口的原厂移轴镜头:
问题就在于,最好是已有的情况,不然以这些镜头不菲的售价,
仅仅为了用于GFX,有点舍本逐末。
其中的亮点镜头还是 TS-E 17mm F4 这枚,在建筑、风光、室内摄影等领域都有不俗的表现,堪称是硬通货,素质也是可圈可点,用于GFX,是一款原厂都未有的超广视角。
尼康留下了不少值得称道的镜头,特别是其漫长历史的F卡口系列。
用于镜头有一个专门的品牌 尼克尔 Nikkor,但爱好者一般不会特意区别。
其中多经迭代,后期的F镜头往往带有镜头对焦马达。
尼康F的转接有数款产品……
等待更新
个别镜头的情况暂时整理于此
镜头卡口为 Minolta AF;
随着SONY公司于2005年接手了这一系统,也推出了索尼厂牌的复刻版。
关于这枚镜头的详情,可以参考我翻译编辑的维基百科中文条目。
STF 135镜头在GFX上的使用情况,主要由Jim Kasson在2020年10月进行了一系列测试,
结果如下:
对于该镜头转接感兴趣的话,非常推荐阅读原文。
135STF本身就是一枚手动对焦镜头,所以虽然没有自动转接环,但也并没有太多功能上的损失。
Minolta 另外一枚传奇的焦外设计镜头,
在其光学生涯接近末期的2002年,推出的限量版镜头,
Minolta AF 85mm F1.4 G D Limited
作为限定生产,只有700枚。
a
其与当时量产版本的85GD不同,采用了对于球面像差 Spherical Aberration 以不足矫正 Under Correction 的方式进行修正,这种方式带来了在背景虚化方面的优势。
85GDL可以说与系统内的135STF,是针对虚化问题的两个巅峰实践品。
来自中国的_______老师,正好是85GDL的镜主,在2023年2月间进行了一番测试。
在GFX上大概是68mm等效焦距,像场覆盖44x33看起来很不错。
另外一枚新时代设计,135mm F1.8 ZA 镜头,
在filckr上的用户 True Color 2019年9月上传了测试照片。
其使用了Kipon MAF-GF接环,并实际进行了拍摄。
进行测试的是RAYQUAL,一家来自日本的转接环制造企业,所以这一测试也非常合理(用于自己产品说明)。
参与测试的有:
The Map Times 也做了一期关于这系列镜头的测试,虽然整体看下来没有完全覆盖,但裁剪还是可用的。
其实他们做了整个系列的测试,以标签#付けたらどうなる?GFX标注,在2020年7月~8月间进行。
(实际为 43.8 x 32.9 mm 规格,1441mm2);
其对角线为55mm,在图像传感器目录里有称作 Type 3.4 。
相比135规格的 36 x 24 mm ,面积864mm2
面积是其1.68倍。
对角线54.8mm,相比135对角线的43.1mm,约为1.27倍。
所以对于全覆盖的135镜头,将其焦距除以1.27,如85mm除以1.27,得到约67mm的等效焦距。
或计作焦距折换率0.78x。
而到2021年12月止,富士胶片在GFX系列上推出了5款机身:
虽然没有严格说明,
50MP,猜测可能与 Pentax 645Z 采用同源索尼半导体的传感器,单像素5.3µm
100MP的图像传感器,符合索尼半导体目录IMX461的大致规格,单像素尺寸3.76µm。
特别要说明的一点,100系的传感器,具有内嵌的相位对焦点,所以在转接的使用体验上,可能比50mp的系列,在自动对焦项目上更好 —— 或者说更加接近先进的135无反上的体验。
这可能是转接时要取舍的一点。
或者这样说,作为互换系统的一部分,要求的成像圈是设计指标。
而在满足成像圈内的成像画质的基础上,可能设计上会有冗余部分,这使得可以将,例如本文说的,135镜头转接到更大的44x33幅面上成为可能。
一些类比中喜欢用“透支”或者“超频”来描述。
在画质以外的部分,也是本文最关心的,暗角,或者叫做边缘失光 Vignetting 情况,是因为光学镜头的边角相比中心,本身光线强度呈余弦4次方的衰减关系,一般称作「Cos4法则」(Cosine Fourth Law);除此之外,还有如机械设计(如镜身的遮挡)、光学器件(后组选择性拾取前组部分图像)也会造成失光情况。
在 Sidney Ray 的《应用摄影光学》 Applied photographic optics 中还归纳了一种数码传感器造成的失光情况,针对像素井式的结构,更接近垂直入射的光线会有更好的抵御失光的表现。这也印证了如奥林巴斯提倡的垂直入射设计,以及如中性灰在评述适马ART镜头时的表述。
反过来说,为了提升在135上的表现,近年来镜头有越做越大的趋势,反而使得扩展了实际成像圈,也造就了转接可用情况的多见。
现在的转接环,除了完成物理层面的转接,还要实现“翻译”机身与镜头的通讯,实现如光圈控制、自动对焦等功能。
在GFX上有一些较为有名的自动对焦(Autofocus)接环:
2021年10月,Fringer也推出了支持EF镜头转接,
并实现自动对焦、自动光圈和镜头防抖等功能的转接环。
之乎
于2021-12-05
本篇专门把目前已有的135镜头转接到富士GFX上的覆盖情况做一个汇总。
135镜头转接到GFX上有几个可能:
- 没钱,以135系统镜头作为构建支持使用
- 现有镜头复用
- 特殊用途,例如135镜头的高分辨率配合如像素位移
- 好玩
最后更新日期
2023-06-07
目录
- 适马 Sigma
- 佳能 Canon
- 尼康 Nikon
- 其他
- Minolta / SONY
- Contax / Yashica
- Voigtlander M Nokton
- 技术说明
- GFX,画幅,传感器
- 暗角与成像圈
- 转接环
适马 Sigma
Sigma适马公司近年来的ART产品线代表了相当有品质的135镜头,甚至成为了新时期的消费级画质标杆,客观上也带动了新的一波升级。
这里指称的ART镜头,均是基于单反设计的ART镜头,其测试在EF卡口转接状态下完成。
关于Sigma ART类镜头,由『中性灰』在2019年初进行的
《当SIGMA ART系列定焦遭遇富士GFX-50R中画幅》
已经阐述的相当明确了,这里整理表格如下:
Sigma镜头 | 实用等效焦距 使用备注 |
---|---|
ART 14mm F1.8 | 13mm |
推荐小于F2.8使用 需要裁切 | |
ART 20mm F1.4 | 16mm |
全光圈 黑角 边缘彗差 | |
ART 24mm F1.4 | ~21mm |
全光圈, 存在黑角 F5.6最大覆盖 | |
ART 35mm F1.4 | 27mm |
F2改善彗差 F4消除暗角 | |
ART 40mm F1.4 | 32mm |
F2消除暗角 | |
ART 50mm F1.4 | 40mm |
全开于边缘 有像散与场曲 | |
70mm F2.8 Marco | 55mm |
全段高可用性 | |
ART 85mm F1.4 | 66mm |
全段高可用性 | |
ART 105mm F1.4 | 82mm |
高可用性 | |
ART 135mm F1.8 | 105mm |
边缘轻微色散 |
佳能 Canon
佳能公司的EF镜头自1987年诞生,采用全电子信号卡口,无机械传递结构;
在以往是转接控制的难点,现在的电子化大潮下反而简单,所以EF镜头的转接受到追捧。
移轴镜头
比较突出的如其TS-E的移轴(含摇摆功能,Tilt-Shift)镜头,本身设计像场就远大于135,用于覆盖GFX也是绰绰有余。自1987年EOS系统推出以来,佳能EF卡口的原厂移轴镜头:
- TS-E 17mm F4 L (2009)
- TS-E 24mm F3.5 L (1991)
- TS-E 24mm F3.5 L II (2009)
- TS-E 45mm F2.8 (1991)
- TS-E 50mm F2.8 L Macro (2017)
- TS-E 90mm F2.8 (1991)
- TS-E 90mm F2.8 L Macro (2017)
- TS-E 135mm F4 L Macro (2017)
问题就在于,最好是已有的情况,不然以这些镜头不菲的售价,
仅仅为了用于GFX,有点舍本逐末。
TS-E 17mm F4 |
其中的亮点镜头还是 TS-E 17mm F4 这枚,在建筑、风光、室内摄影等领域都有不俗的表现,堪称是硬通货,素质也是可圈可点,用于GFX,是一款原厂都未有的超广视角。
其他EF镜头
相对比较好的覆盖的佳能EF镜头:Canon镜头 | 实用等效焦距 使用备注 |
---|---|
EF 40mm F2.8 | 31mm |
稍有暗角 | |
EF 50mm F1.8 | 39mm |
稍有暗角 |
尼康 Nikon
尼康留下了不少值得称道的镜头,特别是其漫长历史的F卡口系列。
用于镜头有一个专门的品牌 尼克尔 Nikkor,但爱好者一般不会特意区别。
其中多经迭代,后期的F镜头往往带有镜头对焦马达。
尼康F的转接有数款产品……
等待更新
其他
个别镜头的情况暂时整理于此
Minolta / SONY
美能达 Minolta 公司于1998年推出了一枚强调虚化效果(Bokeh)的镜头,镜头卡口为 Minolta AF;
随着SONY公司于2005年接手了这一系统,也推出了索尼厂牌的复刻版。
关于这枚镜头的详情,可以参考我翻译编辑的维基百科中文条目。
STF 135镜头在GFX上的使用情况,主要由Jim Kasson在2020年10月进行了一系列测试,
结果如下:
- Sony 135 mm STF on GFX 50R [2020-10-10]
- Sony 135 SF on GFX-50R, sharpness [2020-10-14]
- Sony 135 STF on GFX-50R, bokeh [2020-10-15]
- Sony 135 STF on GFX-50R, bokeh visuals [2020-10-15]
对于该镜头转接感兴趣的话,非常推荐阅读原文。
135 STF 在GFX 50R机身上 |
135STF本身就是一枚手动对焦镜头,所以虽然没有自动转接环,但也并没有太多功能上的损失。
Minolta 另外一枚传奇的焦外设计镜头,
在其光学生涯接近末期的2002年,推出的限量版镜头,
Minolta AF 85mm F1.4 G D Limited
作为限定生产,只有700枚。
a
其与当时量产版本的85GD不同,采用了对于球面像差 Spherical Aberration 以不足矫正 Under Correction 的方式进行修正,这种方式带来了在背景虚化方面的优势。
85GDL可以说与系统内的135STF,是针对虚化问题的两个巅峰实践品。
来自中国的_______老师,正好是85GDL的镜主,在2023年2月间进行了一番测试。
85GDL在富士胶片GFX机身上,不过这次还是50MP的机型 |
在GFX上大概是68mm等效焦距,像场覆盖44x33看起来很不错。
另外一枚新时代设计,135mm F1.8 ZA 镜头,
在filckr上的用户 True Color 2019年9月上传了测试照片。
其使用了Kipon MAF-GF接环,并实际进行了拍摄。
Yashica Contax
Yashica Contax,雅西卡与康泰时是两家相机制造企业,当他们一起出现时,指的大多是曾经一同倾注心血的YC卡口或系统。进行测试的是RAYQUAL,一家来自日本的转接环制造企业,所以这一测试也非常合理(用于自己产品说明)。
YC的蔡司标,也让爱好者为之心动 |
参与测试的有:
- Distagon 18mm F4
- Distagon 28mm F2.8
- Distagon 35mm F1.4
- Tessar 45mm F2.8
- Planar 50mm F1.4
- Makro-Planar 60mm F2.8 C
- Planar 85mm F1.4
- Sonnar 135mm F2.8
- Tele-Tessar 200mm F4
- Tele-Tessar 300mm F4
VM NOKTON
福伦达 Voigtlander 的M镜头,在M卡口机型中,也是原厂Leica之外受到好评的平替类型,其中的NOKTON一般都具有大光圈,也是其中的素质翘楚。The Map Times 也做了一期关于这系列镜头的测试,虽然整体看下来没有完全覆盖,但裁剪还是可用的。
- 具体测试专栏 (日语)
其实他们做了整个系列的测试,以标签#付けたらどうなる?GFX标注,在2020年7月~8月间进行。
技术说明
GFX,画幅,传感器
富士G卡口系统,或者称作GFX,采用的是 44 x 33 mm规格的传感器,1452mm2(实际为 43.8 x 32.9 mm 规格,1441mm2);
其对角线为55mm,在图像传感器目录里有称作 Type 3.4 。
相比135规格的 36 x 24 mm ,面积864mm2
面积是其1.68倍。
对角线54.8mm,相比135对角线的43.1mm,约为1.27倍。
所以对于全覆盖的135镜头,将其焦距除以1.27,如85mm除以1.27,得到约67mm的等效焦距。
或计作焦距折换率0.78x。
而到2021年12月止,富士胶片在GFX系列上推出了5款机身:
机身 Camera | 年份 Release 传感器 Sensor |
---|---|
GFX 50S | 2016-09 |
44x33 mm 51MP 8256x6192 对比度对焦 | |
GFX 50R | 2018-09 |
44x33 mm 51MP 8256x6192 对比度对焦 | |
GFX 50S II | 2021-09 |
44x33 mm 51MP 8256x6192 对比度对焦 | |
GFX 100 | 2019-05 |
44x33 mm 102MP 11648x8736 支持相位对焦 | |
GFX 100S | 2021-01 |
44x33 mm 102MP 11648x8736 支持相位对焦 |
50MP,猜测可能与 Pentax 645Z 采用同源索尼半导体的传感器,单像素5.3µm
100MP的图像传感器,符合索尼半导体目录IMX461的大致规格,单像素尺寸3.76µm。
特别要说明的一点,100系的传感器,具有内嵌的相位对焦点,所以在转接的使用体验上,可能比50mp的系列,在自动对焦项目上更好 —— 或者说更加接近先进的135无反上的体验。
这可能是转接时要取舍的一点。
暗角与成像圈
现代来说,每一枚镜头设计的时候,就确定好了对应的成像圈;或者这样说,作为互换系统的一部分,要求的成像圈是设计指标。
而在满足成像圈内的成像画质的基础上,可能设计上会有冗余部分,这使得可以将,例如本文说的,135镜头转接到更大的44x33幅面上成为可能。
一些类比中喜欢用“透支”或者“超频”来描述。
在画质以外的部分,也是本文最关心的,暗角,或者叫做边缘失光 Vignetting 情况,是因为光学镜头的边角相比中心,本身光线强度呈余弦4次方的衰减关系,一般称作「Cos4法则」(Cosine Fourth Law);除此之外,还有如机械设计(如镜身的遮挡)、光学器件(后组选择性拾取前组部分图像)也会造成失光情况。
在 Sidney Ray 的《应用摄影光学》 Applied photographic optics 中还归纳了一种数码传感器造成的失光情况,针对像素井式的结构,更接近垂直入射的光线会有更好的抵御失光的表现。这也印证了如奥林巴斯提倡的垂直入射设计,以及如中性灰在评述适马ART镜头时的表述。
反过来说,为了提升在135上的表现,近年来镜头有越做越大的趋势,反而使得扩展了实际成像圈,也造就了转接可用情况的多见。
转接环
转接环是把非原生设计的镜头卡口,与机身卡口结合到一起的附件。现在的转接环,除了完成物理层面的转接,还要实现“翻译”机身与镜头的通讯,实现如光圈控制、自动对焦等功能。
在GFX上有一些较为有名的自动对焦(Autofocus)接环:
- Techart EF-GFX / EFFG01+
- Fringer EF-GFX / FR-EFTG1
- Fotodiox Pro / Vizelex Cine ND Throttle Fusion Smart AF Lens Adapter
2021年10月,Fringer也推出了支持EF镜头转接,
并实现自动对焦、自动光圈和镜头防抖等功能的转接环。
Fringer的FR-EFTG1 |
参考及引用
- 《当SIGMA ART系列定焦遭遇富士GFX-50R中画幅》 - 中性灰 [2019]
- 富士中画幅转接新老135镜头汇总贴 - 麦子杨[2021]
- 【完整長文】GFX 系統的鏡頭轉接心得 千紅[2019]
之乎
于2021-12-05
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