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卡口发展及机身
L卡口自2014年诞生,到现在已历多年,本文进行一个简略的回顾。
关于L卡口的镜头请参考
L卡口镜头列表
本文最后更新日期
2024-08-09
阴差阳错之下,手动对焦的M机与M镜头,居然独树一帜成为了一种文艺逆流。
但是在徕卡的心里,大概总有这么一种新兴炉灶做新卡口的念头。
在43时代,徕卡曾经推出一台自动对焦机型,Leica Digilux 3,
不过总体是借鉴于松下的 Lumix L1,而取景光路其实又来自奥林巴斯 E-330 。
松下公司与徕卡合作推出了不少数码相机作品,一些是双品牌发售,一些则是松下操持幕后的工作。
2009~2013,徕卡通过一些配置了 APS-C 规格传感器的固定镜头相机进行了试探。
在M43、三星NX、索尼E 这些无反相机先锋推出的势头下,一派欣欣向荣;
伴随诸如佳能EF-M、尼康1以及宾得Q的短暂遇冷后,冒然而上的热潮也有所降温。
反而是在2013年,索尼率先迈上了135规格无反的新浪潮后,徕卡公司在2014年初出手,推出了代表了新卡口的 Leica T 。
Leica T 在2014年4月宣布,这期间最接近的发布其实是北京举行的 P&E,当时我也有幸参加,见识了真机。
接下来的2015年,徕卡发布了其SL机型,使用与前一年的T上,一致的物理及电气定义的卡口。
这一卡口在2015~2018年的时间点中,可能被称作T、TL或SL卡口,但其实都是一个东西。
简单来说,它具有20mm的法兰距,采用的是全电子触点设计,没有额外的机械传动结构,
也是现时今日绝大多数无反卡口的共同样貌。
作为第二款进军135规格的卡口,其参数中规中矩,相比后发的如佳能、尼康的135无反卡口,显得小了一些。
在Photokina上,宣布成立了 L卡口联盟 L-Mount Alliance 。
这一举动具有多方面的意义,例如在这个节点,市面上关于135规格的电子取景无反相机,基本以索尼的FE卡口独大,那么集结了具有镜头研发及电子化集成优势的适马与松下,就有了对抗的资本。
而这一多家合作开发的局面,也颇为相似于2003年启动的 4/3联盟 ,多方介入、合作开发的模式具有一定程度的优势,也利于市场的繁荣。
在同一天,松下公开了关于其全画幅机型,S1与S1R的研发计划;
而适马公司一直保有的相机产品线,也宣称要进行基于Foveon传感器的全画幅规格机型研制。
L卡口里程碑:
在宣布之前,徕卡持有的L卡口是一个什么态势?
SL在2015年推出,北美地区的上市价格在 $7450 ;这一年索尼也推出了自己的二代全画幅机身,在相当一段时间成为了画质标杆的 A7R2,北美价格 $2899 。
这种价格差距背后,并不是悬殊的机器性能差异,特别是,A7R2的传感器表现还更胜一筹。
徕卡若是还抱持着之前关于制作 Leica M 机型的经验,这场卡口的争斗可能走势已定。
也是在2015年,松下也加入了关于 Leica Q 的合作研发中;
Q 这台机器登场之后,广受好评,精准的定位和优异的表现,叫好又叫座。
松下在徕卡幕内操刀已久,是否可以将这一富有市场经验的伙伴说动,共图大计?
这一等就是多年。
◇Panasonic Lumix 松下
松下和奥林巴斯是43联盟的顶梁柱,而且在M43做得有声有色。
其实就算现时回看,松下的入门级产品路线,做的也是颇为精湛细腻。
但作为一个有志于在影像方面全能发展的公司,
目前43格式传感器的20MP软上限,算是一道透明天花板。
这里展开一下,4:3规格的20MP,5184 x 3888,其宽边在影视里,以5.4K称呼。
在未来,松下一定会向着如6K、8K等清晰度规格迈进,
这时候4/3规格传感器会成为一个阻碍。
松下自己就有 Varicam 的专业级产品线,传感器已经达到了S35规格,但因为没有自己主导的卡口,一直以PL或授权的EF介面出现。
在这样的考量下,寻觅一个可以承载135规格传感器的无反接口,是松下的动力。
◇Sigma 适马
就消费级市场表现而言,适马的路径可能有点像蔡司,
即在为各个系统、卡口开发成熟可靠镜头上有突出表现,但自身卡口、机身的发展不尽如人意。
SA卡口从胶片时代的SA机身走到了SD机身,还在数码时代做出了dp这样具有特定拥趸的产品;
但在机身性能和用户体验上似乎又与主流产品有不小差距。
适马在43及M43世代虽然加入了联盟,但都没有出手,所以L卡口是一个不错的机会。
在fp发布后可以发现,很多相应的功能适马并没有选择建造自己的技术壁垒,而是交由通用标准;
例如相机的RAW格式,采用了通行的DNG,而高规格视频录制,也没有开发自己的log而是使用CinemaDNG等,甚至率先开放USB Type-C口直接的外部存储录制。
一个可能性是无力在这方面投入太多信息,又或者就像其镜头的多种卡口一般,适马更倾向于一个扁平、共享、互惠的相机生态。
◇DJI 大疆
迈入影像行业的大疆公司,
有主推自己的DL卡口 (2017),以及作为转接基础的DX卡口 (2021)。
在2022年,大疆也加入L联盟。
从既成事实上来说稍微晚了一些,因为2021年伴随Ronin 4D登场的禅思Zenmuse X9机型,其可以通过DX卡口套上L接环,实现诸多自动功能——从实际效用上看,就是一台L卡口机身。
参见DJI 大疆镜头卡口回顾
◇BlackMagic Design
来自澳大利亚的Blackmagic Design更多以其达芬奇软件闻名,并相伴而推行了其自有的raw编码视频格式,blackmagic raw,有时简称braw。
其在视频专长的机型上也有探索,并尝试使用如MFT、EF等卡口为其主力。
L卡口为其提供了新的可能性,Cinema Camera 6K 采用L卡口进行配置,很可能会成为其公司未来的第一选择。
至2023年7月,L卡口目前一共有15台量产型机身。
其中有4台为APS-C规格,但已经成为事实停产机型;
其余为135规格,BS1H为S1H的一种方块变体机型。
此外还有一台大疆的Ronin 4D上搭载的Zenmuse X9机型,
其采用的是自有DX接口,但有配置专门的自动接环实现L卡口的自动功能。
以APS-C幅面的可换镜头相机进行切入,可以说是一个不错的尝试。
初期配置了18-56mm的镜头之外,
还打造了23/2的镜头,很让人怀疑就是X时期的设计储备。
不过镜头的事,有机会另篇再说。
2015年,徕卡推出了基于L卡口的初代的135机型,
L和T上的卡口,本质上没有区别,只是内里安装的传感器幅面有差距;
某些方面也坐实了 Leica T 的先锋探路性质。
之后是L卡口整个的冷却期,直到2016年,可能徕卡突然想起这么一茬,不紧不慢在12个月里出了3台机器:TL、TL2、CL。
这一时期,也把原本叫做T的卡口,改称TL,本质还是L下的一个子集。
末代的CL,更是尝试了塞入EVF于机身内,可惜还是没有什么太大波澜;
反而是随附一起发售的18mm F2.8镜头,真是的设计制造相当精准的饼干镜头,也只能有机会另文再叙。
APS-C的L口机,也许是暂告一段落了。
我个人判断徕卡其实意图也不大,毕竟如CL套机发售价,可能接近了市场上Leica Q的售价,消费区段实在混乱。
未来还会是135的,APS-C留给理光这样的厂商打造紧凑机型便是极好的。
S1R,与S1一同发布,被认为是一台高像素机器,具备47MP,8368x5584;
作为对比,同时期索尼的A7R3,具备42MP的像素,7952x5304。
对于影视功能感兴趣的,马上注意到关于8K分辨率的可能性。
S1H则是姗姗来迟,在S1与S1R后几个月发布。
同样也是24MP,但是具备了拍摄6K分辨率视频的可能性;
其本身的“技能点”也都放在了视频能力上,例如加装了风扇机构,确保长时间工作状态的热量均衡。
稍迟,S1H还获得了Netflix的拍摄设备认证。
再来说说S1
S1具有一个功能,同样出现在GH5上,称作 6K Photo,
指的是,调用视频模组拍摄保存的序列帧,其中每一帧有6K规格分辨率。
这里所谓的6K,原本指的是宽度5760px,长宽比16:9的画面,大约18MP。
但 6K Photo 功能中,保存的是3:2比例的画面,在同分辨率前提下,
实际拍摄分辨率为 5184x3456 ,差不多保持18MP (3:2),裁剪率不明。
如果假定点对点拍摄,以宽度来计算的话,差不多裁剪率在 1.15x。
5184px宽度,以4K的那种换算率,正好5.4K。
为了更贴近家用市场,简化的S1变成了S5发售;
2023年,反而是S5推出了续作,配置了让人意外的相位对焦PDAF;
却还是强调视频能力。
这使得S1系列,特别是基础S1款多少有一些尴尬,定位上更显重叠。
事实上适马很可能早有135规格的X3传感器,这一传感器用于他们生产线上的镜头质量检查,
被命名为A1。
所以实际来说,缺乏的是一个稳定坚实的卡口系统支持,以及在“现代”相机设计方面的经验支撑。
稍迟于S1,fp问世了。
虽然没有携带X3的传感器,但是一举拿下了“最小的可换镜头135传感器机身”的记录。
fp上,「若无必要,勿增实体」得到了贯彻,一切对于基本功能不必要的,都可以摄取。
包括诸如手柄、闪光灯用热靴等,都需要依靠扩展 —— 机身留存好的扩展口来延伸使用。
可以精简,也可以复杂。
所以除了追求小巧,也吸引了需要自定义机身的用户。
在原本预料的如无人机拍摄之外,fp反而收获了一些入门级照片用户的喜爱,理由也很简单,更轻巧的机器,可以走得更远。
适马在fp发布时,一举推出了一枚 45mm F2.8 DN 镜头。标注DN即意味着为无反设计,而其轻小的设计风格,也一改“健身马”的形象,一时间,包括索尼FE用户也在推测,是不是又要刷一波轻便高素质镜头了?
[更新]
适马确实带来了一大波小镜头,如35mm F2等。
在2021年春,Sigma推出了升级款的 fp L 机型,最大变化使用135规格的61mp传感器,外界猜测高度相像于索尼的A7R IV上的规格。
这也是L系统上首次出现具备内嵌相位点的机型。
此外的变化则是在附件上,推出了一款可拆卸EVF。
虽然不具备机械快门,而缓慢的读取速度限制了电子快门的表现,但这台fp L的画质可算是有惊喜,至少DPReview的评测甚至显现了一些略高于A7R IV的表现。
Ronin本来是其用于稳定器的子品牌,而4D型号将其整合为一体式多功能机型;
其拍摄部分为云台相机,禅思 Zenmuse X9。
Zemuse X9原生配置的一个大疆自有的DX卡口,这一卡口没有镜头实例,
而是给其他短法兰距卡口做适配用。
在2022年,卡口适配方面,囊括了L卡口。
也就是说,X9也可以认为是一套具备L卡口自动相机基本功能的实现。
徕卡本身不涉足图像传感器的设计与制造;
适马仅保留有关于X3构造的传感器的少量制造;
松下涉足实际设计与制造,其在2014年与TowerJazz(现称:Tower)在日本设立了合作公司。
初代的SL机型的开发,可能沿用了在Q上出现的24MP规格传感器,来自TowerJazz。
图像传感器的一大来源,据信是来自索尼半导体的公开目录。
适马,关于L卡口的X3机型的遐想依然存在,这可能是L卡口独立于其他系统的一大特色机型(虽然还没有出现)。
虽然已经有了 APS-C 乃至 APS-H 类型的量产,但适马目前没有打造L卡口机型的动向。
从底片格式上来说,未来可能想推进普通Bayer型传感器以135为主要发展,
小规格的如APS-C可能仅保留给特殊传感器或特殊用途(如视频S35)。
作为参考,M43在2008年成立,到了大约2011年,大约是E-P3的世代,松下与奥林巴斯主导推出了可互换的一套自动对焦协议,大概是让图像传感器输出120fps的数据,以此为基准,进行高效率低延迟的对比度对焦。这一技术在奥林巴斯会以FAST简写称呼。
L联盟在2018年推出,到了大约2023年,依然没有行之有效的统一的迹象(多少也有COVID19流行的因素);
这一时间,在2021-03的fp L推出之前,L卡口所有机型都在使用对比度对焦;其中徕卡和松下共享进一步的DFD对焦类型,即包含深度预测推理的一套系统 —— 松下从M43中建立了该方式,基于120fps或者后期的240fps速率,其工作得相当不错。
但问题出在视频拍摄活动,但以24fps的规格记录视频,采样速率大幅度下降,使得自动对焦也会出现迷糊的情况,相当恼人。
fp L采用了61mp图像传感器,其上带有内嵌相位对焦点,使得相位对焦来到 了L卡口系统,在2023年初,松下终于松口,在S5 II(及稍后的S5 IIx)上配置了内嵌相位对焦。
相位对焦点与其他像素,处于异步工作状态,即便在视频拍摄中也可以牢牢锁定对象。
个人推测,Quad Pixel类型传感器普及可能会推动全L联盟的自动对焦协议迈向统一进程。
双原生感光度是一种相对年轻的技术,其可以在基础ISO外提供一个新阶层,
在高感区段,(几乎)重回基础感光度的噪声水平。
请参阅应用双原生ISO的相机
在之后,S1、S5等机型通过固件升级或原生方式,提供了双原生感光度支持;
适马FP、徕卡SL2-S等机型亦后来居上,使得L卡口有一种双原生感光度普及化的趋势。
与其他厂牌的Dual Gain传感器应用相比,双原生感光度具有相机-用户可控的选项,可以针对场景进行微调,且依然是RAW可用、视频/图像可用的状态。
较为严谨且通用的说法是 Sensor Stack,中文里似乎还没有较为统一的翻译,所以这一节姑且称之为传感器玻璃。
在2000~2010世代,初期技术还不足以做薄的同时还保证其足够坚固稳定,所以其实是在发展中不断降低其厚度,Sensor-Stack Thickness。
关于厚度,它多少会影响成像,特别是当光线并不是以垂直方向入射的情况 —— 当年也是基于这一点,奥林巴斯在4/3系统上特别强调了数码摄影的「垂直入射」特性。
相关的讨论可以参考如Brian Caldwell、Roger Cicala的讨论及测试文章。
说回L联盟,徕卡差不多有着最薄的玻璃厚度,据其所述,是需要考虑如M卡口镜头的转接,而想尽量薄化;
在松下Lumix和适马的实际应用中,则又取了不同标准。
所以L联盟内部在玻璃厚度上,也是有各自为政的状态。
不过在现代镜头设计下,倒是影响有限。
厂商自己一般不会公布这一具体数据,而第三方要评估也是也存在困难,特别是要在非破坏条件下测量,几乎是不可能的。
但一些从业者,如红外滤镜相关的Kolarvision,或者天文类改机群体,需要这一数据。
2018,以松下为代表的成员,开始转向机内设置传感器位移方式的IBIS机构,配合以镜片防抖结合的方式。
Sensor Shift 的一个副产品,就是相机的 Pixel Shift 像素位移的合成功能。
松下为S1系列在首发时配置,
徕卡SL2在2020年6月,以固件2.0版本更新方式追加该功能。
但松下与奥林巴斯基于便利考量,自己互换统一了热靴定义。
而L卡口联盟同样仅限于镜头卡口,难办的是,御三家刚好又都有自己的热靴样式。
松下沿用了自4/3时代以来的热靴定义,与奥林巴斯公司互换,在2013~2014年期间增补了新的定义。
徕卡则是使用自己一直以来,逐步开发,应用在后期M机上TTL定义,在初代的Leica T机型上也进行了实践。
适马作为一家相机制造企业,其声名不如其作为镜头制造商更大。
其沿袭的热靴标准,则是来自其单反世代,SD系机型的标准。
L卡口联盟的实际3家企业,使用的是互不相同的3种热靴标准,所以选购的时候还请注意。
2022年,新增的L卡口联盟成员 大疆 DJI ,其实际实例为 Ronin 4D,更多的是一款摄像用途机型,冷靴为主。
仅以固定式电子取景器分辨率来看,可以参考这个表格:
在初代SL(2015)世代,440万点是业界独步的存在。
据采访表示,其也是有考虑为徕卡镜头的手动对焦转接而尝试,徕卡将这一高分辨率型号EVF称作「EyeRes®Viewfinder」。
可拆卸EVF一度是各厂牌的流行设计,
2014~2017时期,徕卡的TL系列也推崇这类可拆卸收纳设计。
不过在2017年往后,整体热度渐渐消退。
但是徕卡和适马反而依然对这类设计情有独钟,前者是M系列机型高分辨迭代下,黄斑对焦无法保证精度而催生的需求;后者则是fp系列模组化设计产生的需要。
屏幕翻转体现了取景自由度,L联盟在应用的大概有三种类型。
另外一个开始流行的标准,是来自CFA的CFexpress规格,由电脑上的NVM标准而来。
关于CFexpress标准,可以参看
CFexpress 标准与相机支持
在机身随附的存储卡接口上,对于有高码率视频记录需求的机型,L卡口机身通常考虑选择CFe接口。
与此同时,以松下和适马厂牌,也开始探索利用机身接口与外部通用型存储设备协同的记录方式。
即以C口,与便携式SSD配合写入,在文件的编码等内容由机身完成;
从分类上更接近“内录”。
抛开未有后续的APS-C机型,徕卡将自动对焦机型的电池单独取出,即Q和SL是有互换的,前期为SCL4,在Q2及前3台SL上使用;
在Q3和SL3上换用SCL6。
松下一开始设计了粗壮的BLJ31,只在S1的三台出现,轻便机型则是升级版的BLK22。
适马使用相对古旧的BP-51,便宜实惠。
这一世代也开始流行配置USB Type C,同时提供数据链路和外部的电源供应。
其中细分作两个功能,第一种是相机机身关机状态下,利用USB口为电池充电;另一种是使用USB口作为能源供应,持续性供电支持相机工作。
作为一个趣闻,其实早在L卡口联盟成立之前,徕卡、松下、适马三家就有过电池互换,同款电池出过三个厂牌型号。
正好就是沿用到fp上的BP51。
徕卡的机器不好说,还是说说松下和适马的机器。
S1H在推出后不久,就得到了 Netflix 的认证,这也许在未来数年都是可以为人津津乐道的事,甚至潜移默化中会订立一种标杆 …… 虽然说相机过分追求视频功能好像有些奇怪。
S1H用户里的大多数应该说,没有什么不满意,在这个价位上,S1H提供的比准专业用户需要的可能还略多,比如那个高规格的EVF。
反而是特殊需求,诸如一骑摄之类的,自动对焦性能欠缺,也给了竞争对手不至于溃败的理由。
松下还将S1H作为了一条长期更新的战线,在2020年依旧带来了关于 ProRes RAW 的支持。
S1R是高像素机器,而SL2可以看作是它的超频版,也许是用户量相比如A7R4较少,倒是很少听到用户的声音。
不过可以在Photohito看看用户投稿。
而 Lumix DC-S1,以及 Sigma fp ,接触的是最广大,或者说倾向于入门的用户。
在本文撰写时,fp在中国大陆的成交价大约在9000元+,而S1大约在11000元+,其实都在A7M3附近。
相比起来,这两款据说用 IMX410 的相机,也刚好和隔壁那位M3一般,不务正业地为一些个人或者起步阶段的工作室,提供刚够用的服务。
伴随S1H的上市,松下也为S1推出了支持拍摄V-Log的固件升级,
松下将这一升级定了一个商品名「DMW-SFU2」,在多数地区以相当于$200美元的价位解锁,但也提供了用户相当的优惠。
伴随着升级,S1的用户发现,松下可能是有了一个「无心之失」 —— 在V-Log模式下,ISO由3200到4000的时候,噪声减少,这几乎就是双原生的确凿证据。
在2020年6月底,适马为fp提供了2.0固件,其中开启了Dual Base ISO,
在中文里,也和松下一样,称作双原生ISO。
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,
适马fp就像刚到工作岗位的崽,然后很诚恳地和你说,
“这个我不会,但是我尽量看看我能推进到哪一步”。
于是我们在USB Type-C 的外接口获得CinemaDNG序列。
带上 Dual Base ISO 的可用性,加上考虑一下不到一万元的售价,
你虽然知道 CinemaDNG 的导入,但很难有什么抱怨。
作为对比的另外一边……
“我能拍8K”
是这个市面上你经常能遇到的宣传。
无反世代的系统卡口都在整理,可以参考以下文章:
之乎
于2020-08-27
关于L卡口的镜头请参考
L卡口镜头列表
本文最后更新日期
2024-08-09
目录
- 从诞生到共建
- 诞生
- 共同开发
- 厂商的计较
- 机身列表 [跳转]
- 技术应用,分歧或共享 [跳转]
- 图像传感器
- 自动对焦
- 双原生感光度普及化
- 玻璃
- 热靴,互不开放的热靴
- EVF与屏幕
- 存储规范
- 能源系统
- 反响
从诞生到共建
诞生
根据披露的消息,徕卡公司在20世纪70年代即有了关于自动对焦的梦,但是种种机缘巧合,总之是错过了浪潮;阴差阳错之下,手动对焦的M机与M镜头,居然独树一帜成为了一种文艺逆流。
但是在徕卡的心里,大概总有这么一种新兴炉灶做新卡口的念头。
在43时代,徕卡曾经推出一台自动对焦机型,Leica Digilux 3,
不过总体是借鉴于松下的 Lumix L1,而取景光路其实又来自奥林巴斯 E-330 。
徕卡 Digilux 3,看着像旁轴,本质是单反。 图片来自Rama |
松下公司与徕卡合作推出了不少数码相机作品,一些是双品牌发售,一些则是松下操持幕后的工作。
2009~2013,徕卡通过一些配置了 APS-C 规格传感器的固定镜头相机进行了试探。
在M43、三星NX、索尼E 这些无反相机先锋推出的势头下,一派欣欣向荣;
伴随诸如佳能EF-M、尼康1以及宾得Q的短暂遇冷后,冒然而上的热潮也有所降温。
反而是在2013年,索尼率先迈上了135规格无反的新浪潮后,徕卡公司在2014年初出手,推出了代表了新卡口的 Leica T 。
Leica T 在2014年4月宣布,这期间最接近的发布其实是北京举行的 P&E,当时我也有幸参加,见识了真机。
有一些抖动,但是可以看出,23mm镜头配了一个硕大的遮光罩,机身也配置了外部EVF 自己拍摄 |
接下来的2015年,徕卡发布了其SL机型,使用与前一年的T上,一致的物理及电气定义的卡口。
这一卡口在2015~2018年的时间点中,可能被称作T、TL或SL卡口,但其实都是一个东西。
简单来说,它具有20mm的法兰距,采用的是全电子触点设计,没有额外的机械传动结构,
也是现时今日绝大多数无反卡口的共同样貌。
作为第二款进军135规格的卡口,其参数中规中矩,相比后发的如佳能、尼康的135无反卡口,显得小了一些。
135无反卡口比较 | |||
Canon R | Nikon Z | SONY E/FE | L |
---|---|---|---|
法兰距 Flange distance | |||
20mm | 16mm | 18mm | 20mm |
内径 Inner Diameter | |||
54mm | 55mm | 46mm | 51.6mm |
共同开发
在2018年9月25日,徕卡联合了日本的松下与适马公司,在Photokina上,宣布成立了 L卡口联盟 L-Mount Alliance 。
当日的三家联合发布。 图片来自Bautsch |
这一举动具有多方面的意义,例如在这个节点,市面上关于135规格的电子取景无反相机,基本以索尼的FE卡口独大,那么集结了具有镜头研发及电子化集成优势的适马与松下,就有了对抗的资本。
而这一多家合作开发的局面,也颇为相似于2003年启动的 4/3联盟 ,多方介入、合作开发的模式具有一定程度的优势,也利于市场的繁荣。
在同一天,松下公开了关于其全画幅机型,S1与S1R的研发计划;
而适马公司一直保有的相机产品线,也宣称要进行基于Foveon传感器的全画幅规格机型研制。
L卡口里程碑:
厂商 | 时间 事项 |
---|---|
诞生阶段 | |
徕卡 | 2014-04 |
Leica T发布, 首款L卡口作品 | |
徕卡 | 2015-10 |
Leica SL发布, 为首款L卡口全画幅 | |
开放合作 | |
徕卡、 适马、 松下 | 2018-09 |
厂商共同宣言[L Alliance], 提出L-Mount Alliance标识 | |
徕兹 Ernst Leitz Wetzlar | 2021-10 |
徕兹成为L联盟成员[Leitz] | |
大疆 DJI | 2022-06 |
大疆成为L联盟成员[DJI] | |
三阳 Samyang、 Astrodesign | 2023-07 |
两家厂商吸纳成为L联盟成员 | |
Blackmagic Design | 2023-09 |
推出 Blackmagic Cinema Camera 6K |
厂商的计较
◇Leica 徕卡在宣布之前,徕卡持有的L卡口是一个什么态势?
SL在2015年推出,北美地区的上市价格在 $7450 ;这一年索尼也推出了自己的二代全画幅机身,在相当一段时间成为了画质标杆的 A7R2,北美价格 $2899 。
这种价格差距背后,并不是悬殊的机器性能差异,特别是,A7R2的传感器表现还更胜一筹。
徕卡若是还抱持着之前关于制作 Leica M 机型的经验,这场卡口的争斗可能走势已定。
也是在2015年,松下也加入了关于 Leica Q 的合作研发中;
Q 这台机器登场之后,广受好评,精准的定位和优异的表现,叫好又叫座。
松下在徕卡幕内操刀已久,是否可以将这一富有市场经验的伙伴说动,共图大计?
这一等就是多年。
◇Panasonic Lumix 松下
松下和奥林巴斯是43联盟的顶梁柱,而且在M43做得有声有色。
其实就算现时回看,松下的入门级产品路线,做的也是颇为精湛细腻。
但作为一个有志于在影像方面全能发展的公司,
目前43格式传感器的20MP软上限,算是一道透明天花板。
这里展开一下,4:3规格的20MP,5184 x 3888,其宽边在影视里,以5.4K称呼。
在未来,松下一定会向着如6K、8K等清晰度规格迈进,
这时候4/3规格传感器会成为一个阻碍。
松下自己就有 Varicam 的专业级产品线,传感器已经达到了S35规格,但因为没有自己主导的卡口,一直以PL或授权的EF介面出现。
在这样的考量下,寻觅一个可以承载135规格传感器的无反接口,是松下的动力。
◇Sigma 适马
就消费级市场表现而言,适马的路径可能有点像蔡司,
即在为各个系统、卡口开发成熟可靠镜头上有突出表现,但自身卡口、机身的发展不尽如人意。
SA卡口从胶片时代的SA机身走到了SD机身,还在数码时代做出了dp这样具有特定拥趸的产品;
但在机身性能和用户体验上似乎又与主流产品有不小差距。
适马在43及M43世代虽然加入了联盟,但都没有出手,所以L卡口是一个不错的机会。
在fp发布后可以发现,很多相应的功能适马并没有选择建造自己的技术壁垒,而是交由通用标准;
例如相机的RAW格式,采用了通行的DNG,而高规格视频录制,也没有开发自己的log而是使用CinemaDNG等,甚至率先开放USB Type-C口直接的外部存储录制。
一个可能性是无力在这方面投入太多信息,又或者就像其镜头的多种卡口一般,适马更倾向于一个扁平、共享、互惠的相机生态。
◇DJI 大疆
迈入影像行业的大疆公司,
有主推自己的DL卡口 (2017),以及作为转接基础的DX卡口 (2021)。
在2022年,大疆也加入L联盟。
从既成事实上来说稍微晚了一些,因为2021年伴随Ronin 4D登场的禅思Zenmuse X9机型,其可以通过DX卡口套上L接环,实现诸多自动功能——从实际效用上看,就是一台L卡口机身。
参见DJI 大疆镜头卡口回顾
◇BlackMagic Design
来自澳大利亚的Blackmagic Design更多以其达芬奇软件闻名,并相伴而推行了其自有的raw编码视频格式,blackmagic raw,有时简称braw。
其在视频专长的机型上也有探索,并尝试使用如MFT、EF等卡口为其主力。
L卡口为其提供了新的可能性,Cinema Camera 6K 采用L卡口进行配置,很可能会成为其公司未来的第一选择。
机身列表 Model List
Sigma fp,紧凑型机身内是135传感器,图中搭载45/2.8镜头 图片来自昼落ち |
至2023年7月,L卡口目前一共有15台量产型机身。
其中有4台为APS-C规格,但已经成为事实停产机型;
其余为135规格,BS1H为S1H的一种方块变体机型。
此外还有一台大疆的Ronin 4D上搭载的Zenmuse X9机型,
其采用的是自有DX接口,但有配置专门的自动接环实现L卡口的自动功能。
机型 | 推出时间 传感器规格 |
---|---|
徕卡 Leica | |
APS-C规格 | |
Leica T Typ701 | 2014-04 |
16MP | |
Leica TL | 2016-11 |
16MP | |
Leica TL2 | 2017-07 |
24MP | |
Leica CL Typ7323 | 2017-11 |
24MP | |
135规格 | |
Leica SL Typ601 | 2015-10 |
24MP | |
Leica SL2 | 2019-11 |
47.3MP | |
Leica SL2-S | 2020-12 |
24MP BSI | |
Leica SL3 | 2024-03 |
60MP BSI 带PDAF | |
松下 Panasonic Lumix | |
Lumix DC-S1 | 2019-02 |
24MP | |
Lumix DC-S1R | 2019-02 |
47MP | |
Lumix DC-S1H | 2019-05 |
24MP | |
Lumix DC-S5 | 2020-09 |
24MP BSI | |
Lumix BS1H | 2021-10 |
24MP | |
Lumix DC-S5 II DC-S5 II x | 2023-01 |
24MP BSI 带PDAF | |
Lumix DC-S9 | 2024-05 |
24MP BSI 带PDAF | |
适马 Sigma | |
Sigma fp | 2019-07 |
24MP BSI | |
Sigma fp L | 2021-03 |
61MP BSI 带PDAF | |
Blackmagic Design | |
Cinema Camera 6K | 2023-09 |
24MP |
Leica T 与APS-C
延续了徕卡自己研发,或者说合作开发X系列机型的经验,以APS-C幅面的可换镜头相机进行切入,可以说是一个不错的尝试。
初代的Leica T |
初期配置了18-56mm的镜头之外,
还打造了23/2的镜头,很让人怀疑就是X时期的设计储备。
不过镜头的事,有机会另篇再说。
2015年,徕卡推出了基于L卡口的初代的135机型,
L和T上的卡口,本质上没有区别,只是内里安装的传感器幅面有差距;
某些方面也坐实了 Leica T 的先锋探路性质。
之后是L卡口整个的冷却期,直到2016年,可能徕卡突然想起这么一茬,不紧不慢在12个月里出了3台机器:TL、TL2、CL。
这一时期,也把原本叫做T的卡口,改称TL,本质还是L下的一个子集。
末代的CL,更是尝试了塞入EVF于机身内,可惜还是没有什么太大波澜;
反而是随附一起发售的18mm F2.8镜头,真是的设计制造相当精准的饼干镜头,也只能有机会另文再叙。
APS-C的L口机,也许是暂告一段落了。
- 对于松下来说,其从M43升级而来,而且未来还会在M43的机身和镜头群上有挖掘与运营,那么APS-C其差距不明显,反而多一块的负担。这一考量在2020年1月的采访中也得到了证实。
- 对于适马,可能看起来相对无所谓,但是其实严厉一点说,适马的相机设计并不理想,之前的SD单反系列与DP的不可换镜头系列,至少在机身层面应该说乏善可陈。所以与其在一个APS-C场地上做道场,直接选择全画幅可能也是不错的选择。
我个人判断徕卡其实意图也不大,毕竟如CL套机发售价,可能接近了市场上Leica Q的售价,消费区段实在混乱。
未来还会是135的,APS-C留给理光这样的厂商打造紧凑机型便是极好的。
S1系
S1是一台被低估的机器,倒是放在最后说。S1系的前三作,长得差不多,都是类单反的造型 图片来自昼落ち |
S1R,与S1一同发布,被认为是一台高像素机器,具备47MP,8368x5584;
作为对比,同时期索尼的A7R3,具备42MP的像素,7952x5304。
对于影视功能感兴趣的,马上注意到关于8K分辨率的可能性。
S1H则是姗姗来迟,在S1与S1R后几个月发布。
同样也是24MP,但是具备了拍摄6K分辨率视频的可能性;
其本身的“技能点”也都放在了视频能力上,例如加装了风扇机构,确保长时间工作状态的热量均衡。
稍迟,S1H还获得了Netflix的拍摄设备认证。
再来说说S1
S1具有一个功能,同样出现在GH5上,称作 6K Photo,
指的是,调用视频模组拍摄保存的序列帧,其中每一帧有6K规格分辨率。
这里所谓的6K,原本指的是宽度5760px,长宽比16:9的画面,大约18MP。
但 6K Photo 功能中,保存的是3:2比例的画面,在同分辨率前提下,
实际拍摄分辨率为 5184x3456 ,差不多保持18MP (3:2),裁剪率不明。
如果假定点对点拍摄,以宽度来计算的话,差不多裁剪率在 1.15x。
5184px宽度,以4K的那种换算率,正好5.4K。
为了更贴近家用市场,简化的S1变成了S5发售;
2023年,反而是S5推出了续作,配置了让人意外的相位对焦PDAF;
却还是强调视频能力。
这使得S1系列,特别是基础S1款多少有一些尴尬,定位上更显重叠。
Sigma fp
由于适马之前说会将X3全幅化,这一点使得X3拥趸群体的胃口一下子被吊起。事实上适马很可能早有135规格的X3传感器,这一传感器用于他们生产线上的镜头质量检查,
被命名为A1。
所以实际来说,缺乏的是一个稳定坚实的卡口系统支持,以及在“现代”相机设计方面的经验支撑。
手掌尺寸的fp单机。 图片来自DPReview |
虽然没有携带X3的传感器,但是一举拿下了“最小的可换镜头135传感器机身”的记录。
fp上,「若无必要,勿增实体」得到了贯彻,一切对于基本功能不必要的,都可以摄取。
包括诸如手柄、闪光灯用热靴等,都需要依靠扩展 —— 机身留存好的扩展口来延伸使用。
可以精简,也可以复杂。
所以除了追求小巧,也吸引了需要自定义机身的用户。
适马的这台「fortissimo pianissimo」是目前最小的可换镜头135幅面无反 图片来自DC Watch Impress |
在原本预料的如无人机拍摄之外,fp反而收获了一些入门级照片用户的喜爱,理由也很简单,更轻巧的机器,可以走得更远。
适马在fp发布时,一举推出了一枚 45mm F2.8 DN 镜头。标注DN即意味着为无反设计,而其轻小的设计风格,也一改“健身马”的形象,一时间,包括索尼FE用户也在推测,是不是又要刷一波轻便高素质镜头了?
[更新]
适马确实带来了一大波小镜头,如35mm F2等。
在2021年春,Sigma推出了升级款的 fp L 机型,最大变化使用135规格的61mp传感器,外界猜测高度相像于索尼的A7R IV上的规格。
这也是L系统上首次出现具备内嵌相位点的机型。
此外的变化则是在附件上,推出了一款可拆卸EVF。
虽然不具备机械快门,而缓慢的读取速度限制了电子快门的表现,但这台fp L的画质可算是有惊喜,至少DPReview的评测甚至显现了一些略高于A7R IV的表现。
Sigma fp L,具备61mp传感器,fp的进阶款 图片来自金琛玮 |
大疆 DJI
大疆公司在2022年才加入L卡口联盟,但其实在2021年,就已经发布了Ronin 4D机型。Ronin本来是其用于稳定器的子品牌,而4D型号将其整合为一体式多功能机型;
其拍摄部分为云台相机,禅思 Zenmuse X9。
Zemuse X9原生配置的一个大疆自有的DX卡口,这一卡口没有镜头实例,
而是给其他短法兰距卡口做适配用。
在2022年,卡口适配方面,囊括了L卡口。
也就是说,X9也可以认为是一套具备L卡口自动相机基本功能的实现。
DJI Ronin 4D 页面展示 可以看到其本底是一个巨大开放裸露的“卡口” |
技术应用,分歧或共享 Technology Practice, Divergence, Share
图像传感器
以2018年L联盟的三位创始成员来说,徕卡本身不涉足图像传感器的设计与制造;
适马仅保留有关于X3构造的传感器的少量制造;
松下涉足实际设计与制造,其在2014年与TowerJazz(现称:Tower)在日本设立了合作公司。
初代的SL机型的开发,可能沿用了在Q上出现的24MP规格传感器,来自TowerJazz。
图像传感器的一大来源,据信是来自索尼半导体的公开目录。
适马,关于L卡口的X3机型的遐想依然存在,这可能是L卡口独立于其他系统的一大特色机型(虽然还没有出现)。
虽然已经有了 APS-C 乃至 APS-H 类型的量产,但适马目前没有打造L卡口机型的动向。
从底片格式上来说,未来可能想推进普通Bayer型传感器以135为主要发展,
小规格的如APS-C可能仅保留给特殊传感器或特殊用途(如视频S35)。
自动对焦
人们往往将L卡口联盟与M43做对比,其都有开放互换的特性,但在自动对焦上,L卡口联盟的发展并不如M43顺利。作为参考,M43在2008年成立,到了大约2011年,大约是E-P3的世代,松下与奥林巴斯主导推出了可互换的一套自动对焦协议,大概是让图像传感器输出120fps的数据,以此为基准,进行高效率低延迟的对比度对焦。这一技术在奥林巴斯会以FAST简写称呼。
L联盟在2018年推出,到了大约2023年,依然没有行之有效的统一的迹象(多少也有COVID19流行的因素);
这一时间,在2021-03的fp L推出之前,L卡口所有机型都在使用对比度对焦;其中徕卡和松下共享进一步的DFD对焦类型,即包含深度预测推理的一套系统 —— 松下从M43中建立了该方式,基于120fps或者后期的240fps速率,其工作得相当不错。
但问题出在视频拍摄活动,但以24fps的规格记录视频,采样速率大幅度下降,使得自动对焦也会出现迷糊的情况,相当恼人。
fp L采用了61mp图像传感器,其上带有内嵌相位对焦点,使得相位对焦来到 了L卡口系统,在2023年初,松下终于松口,在S5 II(及稍后的S5 IIx)上配置了内嵌相位对焦。
相位对焦点与其他像素,处于异步工作状态,即便在视频拍摄中也可以牢牢锁定对象。
个人推测,Quad Pixel类型传感器普及可能会推动全L联盟的自动对焦协议迈向统一进程。
双原生感光度普及化
S1H是L卡口中第一款确实安装双原生感光度的机型。双原生感光度是一种相对年轻的技术,其可以在基础ISO外提供一个新阶层,
在高感区段,(几乎)重回基础感光度的噪声水平。
请参阅应用双原生ISO的相机
在之后,S1、S5等机型通过固件升级或原生方式,提供了双原生感光度支持;
S1菜单内的双原生ISO选项 |
适马FP、徕卡SL2-S等机型亦后来居上,使得L卡口有一种双原生感光度普及化的趋势。
与其他厂牌的Dual Gain传感器应用相比,双原生感光度具有相机-用户可控的选项,可以针对场景进行微调,且依然是RAW可用、视频/图像可用的状态。
玻璃
在图像传感器之前的空间里,覆盖着一层玻璃,它通常起到了多项功能,比如红外截止又或者是单纯的保护作用。较为严谨且通用的说法是 Sensor Stack,中文里似乎还没有较为统一的翻译,所以这一节姑且称之为传感器玻璃。
在2000~2010世代,初期技术还不足以做薄的同时还保证其足够坚固稳定,所以其实是在发展中不断降低其厚度,Sensor-Stack Thickness。
关于厚度,它多少会影响成像,特别是当光线并不是以垂直方向入射的情况 —— 当年也是基于这一点,奥林巴斯在4/3系统上特别强调了数码摄影的「垂直入射」特性。
相关的讨论可以参考如Brian Caldwell、Roger Cicala的讨论及测试文章。
说回L联盟,徕卡差不多有着最薄的玻璃厚度,据其所述,是需要考虑如M卡口镜头的转接,而想尽量薄化;
在松下Lumix和适马的实际应用中,则又取了不同标准。
所以L联盟内部在玻璃厚度上,也是有各自为政的状态。
不过在现代镜头设计下,倒是影响有限。
厂商自己一般不会公布这一具体数据,而第三方要评估也是也存在困难,特别是要在非破坏条件下测量,几乎是不可能的。
但一些从业者,如红外滤镜相关的Kolarvision,或者天文类改机群体,需要这一数据。
L卡口 | E卡口 (FE) | Z卡口 |
---|---|---|
S1 1.45mm Kolarvision | 1.85mm | 1.1mm |
SL | ||
fp |
一台转接Hologon镜头,导致后组压裂传感器玻璃的fp |
防抖
2015~2018的徕卡独占时期,还是以镜头中镜片补偿移动为基础的光学防抖。2018,以松下为代表的成员,开始转向机内设置传感器位移方式的IBIS机构,配合以镜片防抖结合的方式。
Sensor Shift 的一个副产品,就是相机的 Pixel Shift 像素位移的合成功能。
松下为S1系列在首发时配置,
徕卡SL2在2020年6月,以固件2.0版本更新方式追加该功能。
热靴,互不开放的热靴
作为对比,M43是一个镜头卡口定义规范,并不定义热靴。但松下与奥林巴斯基于便利考量,自己互换统一了热靴定义。
而L卡口联盟同样仅限于镜头卡口,难办的是,御三家刚好又都有自己的热靴样式。
松下沿用了自4/3时代以来的热靴定义,与奥林巴斯公司互换,在2013~2014年期间增补了新的定义。
BS1H上的热靴 |
徕卡则是使用自己一直以来,逐步开发,应用在后期M机上TTL定义,在初代的Leica T机型上也进行了实践。
适马作为一家相机制造企业,其声名不如其作为镜头制造商更大。
其沿袭的热靴标准,则是来自其单反世代,SD系机型的标准。
L卡口联盟的实际3家企业,使用的是互不相同的3种热靴标准,所以选购的时候还请注意。
2022年,新增的L卡口联盟成员 大疆 DJI ,其实际实例为 Ronin 4D,更多的是一款摄像用途机型,冷靴为主。
EVF与屏幕
作为电子式取景的无反世代,L卡口联盟自然也重视取景的EVF和屏幕相关配置。仅以固定式电子取景器分辨率来看,可以参考这个表格:
L联盟机型EVF分辨率 | |||
576万点 UXGA | 368万点 QuadVGA | 440万点 | 236万点 XGA |
---|---|---|---|
徕卡 Leica | |||
SL2 SL2-S SL3 | - | SL | CL |
松下 Lumix | |||
S1 S1R S1H | S5 II S5 IIx | - | S5 |
据采访表示,其也是有考虑为徕卡镜头的手动对焦转接而尝试,徕卡将这一高分辨率型号EVF称作「EyeRes®Viewfinder」。
可拆卸EVF一度是各厂牌的流行设计,
2014~2017时期,徕卡的TL系列也推崇这类可拆卸收纳设计。
不过在2017年往后,整体热度渐渐消退。
但是徕卡和适马反而依然对这类设计情有独钟,前者是M系列机型高分辨迭代下,黄斑对焦无法保证精度而催生的需求;后者则是fp系列模组化设计产生的需要。
可以看到EVF-11侧面硬邦邦的接口 图片来自DC Watch Impress |
装载EVF-11的fp L |
屏幕翻转体现了取景自由度,L联盟在应用的大概有三种类型。
L联盟屏幕翻转方案选择 | ||
两段式 | 侧翻全向 | 复合框体 |
---|---|---|
SL3 | S5 S5 II S9 | S1 S1R S1H |
- 严格说来,S1与S1H的复合框体并不相同;S1H可以视作改进型,有更高的自由度
存储标准
首先是广受欢迎的SD卡,伴随新世代的速度需求,来到了 UHS-II 规格支持,绝大多数的带视频的相机都开始支持 UHS-II 标准。另外一个开始流行的标准,是来自CFA的CFexpress规格,由电脑上的NVM标准而来。
关于CFexpress标准,可以参看
CFexpress 标准与相机支持
在机身随附的存储卡接口上,对于有高码率视频记录需求的机型,L卡口机身通常考虑选择CFe接口。
SL3上支持CFeB与SD卡 图片来自DC Watch Impress |
即以C口,与便携式SSD配合写入,在文件的编码等内容由机身完成;
从分类上更接近“内录”。
能源系统
L卡口的机身目前分属多家,电池系统也就更加分散。抛开未有后续的APS-C机型,徕卡将自动对焦机型的电池单独取出,即Q和SL是有互换的,前期为SCL4,在Q2及前3台SL上使用;
在Q3和SL3上换用SCL6。
松下一开始设计了粗壮的BLJ31,只在S1的三台出现,轻便机型则是升级版的BLK22。
适马使用相对古旧的BP-51,便宜实惠。
L卡口机身电池 | |||||
徕卡 Leica | |||||
BP-SCL 4 | BP-SCL 6 | 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SL Typ601 SL2 SL2-S | SL3 | ||||
松下 Panasonic Lumix | |||||
DMW-BLJ31 | DMW-BLK22 | ||||
S1 S1R S1H | S5 S5 Mark II S9 | ||||
适马 Sigma | |||||
BP-51 | |||||
fp fpL |
这一世代也开始流行配置USB Type C,同时提供数据链路和外部的电源供应。
其中细分作两个功能,第一种是相机机身关机状态下,利用USB口为电池充电;另一种是使用USB口作为能源供应,持续性供电支持相机工作。
作为一个趣闻,其实早在L卡口联盟成立之前,徕卡、松下、适马三家就有过电池互换,同款电池出过三个厂牌型号。
正好就是沿用到fp上的BP51。
在2018联盟成立之前就发生过 |
反响
徕卡的机器不好说,还是说说松下和适马的机器。
S1H在推出后不久,就得到了 Netflix 的认证,这也许在未来数年都是可以为人津津乐道的事,甚至潜移默化中会订立一种标杆 …… 虽然说相机过分追求视频功能好像有些奇怪。
S1H用户里的大多数应该说,没有什么不满意,在这个价位上,S1H提供的比准专业用户需要的可能还略多,比如那个高规格的EVF。
反而是特殊需求,诸如一骑摄之类的,自动对焦性能欠缺,也给了竞争对手不至于溃败的理由。
松下还将S1H作为了一条长期更新的战线,在2020年依旧带来了关于 ProRes RAW 的支持。
S1R是高像素机器,而SL2可以看作是它的超频版,也许是用户量相比如A7R4较少,倒是很少听到用户的声音。
不过可以在Photohito看看用户投稿。
而 Lumix DC-S1,以及 Sigma fp ,接触的是最广大,或者说倾向于入门的用户。
在本文撰写时,fp在中国大陆的成交价大约在9000元+,而S1大约在11000元+,其实都在A7M3附近。
相比起来,这两款据说用 IMX410 的相机,也刚好和隔壁那位M3一般,不务正业地为一些个人或者起步阶段的工作室,提供刚够用的服务。
伴随S1H的上市,松下也为S1推出了支持拍摄V-Log的固件升级,
松下将这一升级定了一个商品名「DMW-SFU2」,在多数地区以相当于$200美元的价位解锁,但也提供了用户相当的优惠。
伴随着升级,S1的用户发现,松下可能是有了一个「无心之失」 —— 在V-Log模式下,ISO由3200到4000的时候,噪声减少,这几乎就是双原生的确凿证据。
在2020年6月底,适马为fp提供了2.0固件,其中开启了Dual Base ISO,
在中文里,也和松下一样,称作双原生ISO。
DC-S1 | fp |
---|---|
传感器
| |
6000x4000 24MP | 6000x4000 24MP |
基础功能
| |
五轴6档 联动为6.5档 | 无 |
提供像素位移, 输出96MP | 无 |
视频能力
| |
4K 30fps 10bit 4:2:2 使用外部录机 可提升至4K 60fps | 4K 30fps 12bit CinemaDNG |
机身参数
| |
3.2英寸触摸 3:2 210万点 约1024x682 | 3.2英寸触摸 3:2 210万点 约1024x682 |
576万点 1600x1200 | 无EVF |
USB-C HDMI 3.5mm耳机输出 时间码 | USB-C MicroHDMI 无 需附件 |
1021g | 422g |
148.9 x110 x96.7mm | 112.6 x69.9 x45.3mm |
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,
适马fp就像刚到工作岗位的崽,然后很诚恳地和你说,
“这个我不会,但是我尽量看看我能推进到哪一步”。
于是我们在USB Type-C 的外接口获得CinemaDNG序列。
带上 Dual Base ISO 的可用性,加上考虑一下不到一万元的售价,
你虽然知道 CinemaDNG 的导入,但很难有什么抱怨。
作为对比的另外一边……
“我能拍8K”
是这个市面上你经常能遇到的宣传。
无反世代的系统卡口都在整理,可以参考以下文章:
之乎
于2020-08-27
评论
发表评论